革宋

绯红之月

首页 >> 革宋 >> 革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回到明朝当王爷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抗战之红色警戒 1949我来自未来 灵剑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武道凌天 
革宋 绯红之月 - 革宋全文阅读 - 革宋txt下载 - 革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2章 开封知府文天祥的蝗灾选择(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赵嘉仁的长子赵谦看着部队里面养的大白鹅迈着优雅的步伐,伸着修长的脖颈啄食着蝗虫,心中忍不住有点理解了王羲之为啥那么喜欢鹅。

根据他老爹赵嘉仁的教育,这些美丽傲慢地盘意识强烈的家伙都是能够飞行上万里的天鹅的后裔。赵谦自己观察的结果,军队里面饲养的旱鸭子们跑的飞快,用急切的步伐与快速的行动啄食蝗虫,其效率远不如那些动作优雅的大白鹅。

高大的身材与修长的脖颈让大白鹅有远超鸭子的效率,然而赵谦装作无意识的和战友们交流的结果是,战友们觉得动作慌张的鸭子比大白鹅更有效率。

赵谦听他老爹赵嘉仁说过,这世界上只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又快又好,另外一种是又慢又糟。原本赵谦觉得快总是比慢的好,然而大白鹅随便一摆头,就有一只大蝗虫落入大白鹅的肚内。为了争抢一只小蝗虫,鸭子们都要进行争抢。

当然,此时赵谦上士并没有看着鸭子和大白鹅们吃蝗虫,他和战友们一起正在扑打蝗虫。扑打蝗虫的虫网他是战友们一起制作的,在休息时间,赵谦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那是一个四字成语‘箭如飞蝗’。

评话的说书先生经常用‘箭如飞蝗’这个词汇形容古代的残酷战争,譬如说岳里面讲述岳飞麾下的猛将杨再兴误走小商河。岳飞派儿子岳云抵挡金军,激战数十个回合,金军支撑不住。杨再兴单骑独马冲入金军之中,准备活捉完颜宗弼但没有抓到,杀死金军数百人后返回。而后杨再兴与李璋率领三百名骑兵,分为两队,靠近临颍。杨再兴在小商桥同金军遭遇,杨再兴与金军大战,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以及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一百人。但终因寡不敌众,中箭无数而死。后来金军得到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

见识了排队枪毙的威力之后,赵谦已经确定这种传说只是传说。现在的大宋军队排队枪毙,挨上三枪就足以致命,在尸体中烧出箭镞两升,杨再兴的肉体结构肯定和正常人不同。

赵谦每分钟都感觉有蝗虫撞在他脸上,或者落在他身上,如果是箭矢以这样的频率落在身上,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若是有子弹以这样的频率落在身上,赵谦确定自己在五秒钟内就会完全失去战斗力,十秒钟内就会死于非命。

蝗虫不吃肉,这是赵谦亲身体会的结果。在没有个人危险的时候,他奉指导员之命到附近的村落查看情况。到了村里,就见到村民正在地头跳大神。

带着模仿蝗虫头部的头像的面具,这帮村民在箭如飞蝗的环境下瞧着大鼓,看着跳大神的巫师在在蝗虫肆虐的田地前面舞着,绷着。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麻药,赵谦忍不住想起了老爹赵嘉仁的话。那是赵谦在十岁的候跟着老娘到了寺里上香,回来之后听老爹无奈的感叹。赵谦忍不住问老爹这是啥意思。老爹赵嘉仁带着无奈说出了这样的话。

看着正在啃食麦苗的蝗虫,看着在地头前面舞动的巫师和一脸虔诚的村民。赵谦再也忍耐不住,他对战友们喝道:“咱们把鸭子带过来。另外,咱们自己也去扑打蝗虫!”

部队里面实施的是无神论教育,水旱蝗灾在部队的教育里面被认为是自然灾害,而不是什么神明的工作。然而战友听了之后面露为难之色,“赵班长,咱们是来调查的,咱们十个人能保住一亩地么?”

赵官家登基之后,或者说收复开封之后,大宋的本初子午线终于被确定。本初子午线是通过大宋开封观天台(遗址,现在已经新建)的观天尺的那条经线。经过这条经线的,从北极到南极的海平面高度的一千分之一,为一米。

这个一米的距离以十进制,一米的十分之一为一分米,4赵氏度的温度下,一立方分米的水重量,为一公斤。而一公斤又等于两市斤。根据测量得出了一个很奇妙的结果,传统的一宋斤是600克,也就是一斤二两。市斤与宋斤的关系虽然很奇妙,但是在工业领域,宋斤正在退出度量衡。至少是在国营企业,根据地球尺寸得出的全新度量衡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度量衡。

所以最新的亩是公亩,一公亩是100平方米。相对的,一宋亩大约是666.67平方米。一个班十个人,想清除666.67平方米的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军队里面对蝗灾的归纳,蝗灾时刻,一平方米的范围里面可能出现一万只蝗虫。666.67平方米,就是666万6千7百只蝗虫,一个班十个人,一个人要解决66万6千七百只蝗虫。

赵谦脑子里旋转着这样的数据,他只感觉到一种绝望。在这样可怕的数据面前,也许求神拜服,跳着有关‘蝗虫大仙’的大神,更能够让民众感觉到某种心理上的安慰。

就在赵谦上士面对数量巨大的蝗虫之时,文天祥文知州问道:“蝗虫所到之处都是黄河故道么?”

赵官家在黄河战役中大败蒙古军,从战斗局面上,这是一场十万宋军对十万蒙古军的大血战,宋军到最后以千人伤亡,造成了数万蒙古军的伤亡,并且彻底击败了蒙古军。

然而在大宋民间,人民在意的反倒不是这场惊人的胜利。让黄河改道,是大宋民间为止惊叹的大事。黄河改道在大宋民间看来,已经是等同天意的大事。让这样的一条大河改道,意味着天意从此再归大宋。赵官家逼着小皇帝禅让并没有在民间引发任何反弹,就是因为大宋百姓觉得能够做出让黄河改道的赵嘉仁完全有了成为官家的资格。

但是赵嘉仁赵官家并不认为这和天意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赵官家认为这只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赵官家的交代里面,就有一个‘黄河故道’的问题。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文天祥本来以为赵官家不知道被谁给蛊惑了,当了这么一段时间的开封知府,文天祥就明白黄河故道的自然环境真的如同赵官家所料。

黄河故道曾经水量丰富,便是水流中断,也该是一个鱼米之乡。文天祥曾经这样认为。然而搜集的情报结果与文天祥的想象截然不同,根据军队的测量,黄河故道的河道高度普遍高过河道两边的土地,黄河干涸之后,留下的其实是一条‘高高的土墙’。没有了黄河水的浸润,这条土墙很快就变得干涸,干燥,枯萎。

黄河水带来的不仅有泥沙,更有大量矿物质。黄河故道的整体高度比较高,又富含矿物质,在没水之后就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盐碱滩。不仅没有丝毫的水分,更是没办法让植物生长。文天祥曾经骑马经过黄河故道,他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滩,灰白色的沙土绵延到目力达不到的远方。骑着马走出去上百里,看到的除了没有长出植物的沙滩,还是没有长出植物的沙滩。

连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都没办法在黄河故道上生存,只有在一洼洼积存的雨水旁边才能看到一丝丝的绿色。在那些荒滩上,看到的最多的是龟裂的大地,马匹的马蹄踏上去,沙土崩毁成一个个深深的坑洞。

对于一个江西人,文天祥觉得自己仿佛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江西,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样的局面。只要有低洼的地方都不会缺水,只要有水的地方,植物都能够自在的生长。在植物自在生长的地方,就能够开辟成农田。

江西多山,平原地区只有鄱阳湖一带。便是在这鄱阳湖平原,就出现了拥有土地百万亩的大地主,这种大地主一年能够出售百万石的稻米。如果按照江西的自然环境,平坦的河南大地上,应该到处都是能够出产百万石粮食的广阔平原,而不该是这种毫无肥力,连野草都养不活的贫瘠沙地。

有着这样的认知,文天祥知州已经知道大概答案是什么,而农业局和水利局的干部遗憾的答道:“现在蝗灾就是顺着黄河故道从南向北而来。”

“唉!看来,我们只能认了!”文天祥无奈的答道。

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在大水泛滥后,则经常发生严重的旱灾。水、旱灾害的交替发生,使在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或抛荒地,这就直接形成了适于飞蝗发生并猖獗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封以下黄河河泛蝗区以及渤海湾蝗区也都直接受黄河历代决溢改道、入海水道的改变以及河口泥沙堆积等作用形成。因此,从对黄淮平原东亚飞蝗发生基地的分布及其近300年来北宋时代蝗虫猖獗发生的记录,以及各地县(府、州)志所记载的资料,结合各河道历代变化分析中,可以认为:这一地域内飞蝗发生基地以及蝗区的形成是与黄河河道的历代变迁有较密切的关系。

这是赵官家早在河南收复之后就讲过的问题。文天祥在江南,对于蝗灾的感受并不深刻。便是松江府的那次蝗灾,经过鸭子们的努力以及百姓的扑打,蝗虫硬生生被歼灭在松江府境内。这让文知府对于蝗灾有种轻蔑。

听了文天祥的说法,农业厅的干部们都如蒙大赦,他们连忙说道:“知府,我们定然调集不到足够的人力。蝗灾只能认了。”

水利局的干部连忙补充道:“现在开封府的百姓就这么十万人,加上部队也就是十来万人。我们没办法歼灭这么多蝗虫。好在蝗虫经过的地方也没有太多农田,便是粮食收成影响也很小。”

文天祥没有立刻说话,在他的经验中松江府在遭受大规模蝗灾的时候还能保住六成以上的收成,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结果。从那抗灾之后,人民群众通过事实证明,只要他们好好执行赵嘉仁赵官家和官府的政策,水旱灾害可以靠大家的努力解决。连蝗灾这样以前除了求神拜佛之外只能束手无策的可怕灾害都能够有效抵抗。大家对于农业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很多人养鸭子完全是为了图利,所以这么辛苦的工作让不少人主动放弃了。现在再看这种套养不仅是增加了粮食产量,还有一种消灭虫子的作用。在文天祥完成任期的时候,在松江府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那就是有专门的养鸭子的专业人员。其他不养鸭子的会给这帮人出些钱,每年可以分到鸭蛋和鸭肉。

至于这种经营之后的结果如何,文天祥没机会接触到。所以他并不知道是否最终达成了百姓们的想法。

文知州知道赵官家的个性,这个人在不久前又进行了一次官员内部普查,调查内容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调查所有官员和干部们的宗教信仰。根据文天祥所知,赵官家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官员和干部是另眼相看的,那些人会被打进另册,晋升受到极大影响。赵官家自己是‘不语怪力乱神’的人,他可不接受手下有宗教信仰。

回想自己的晋升,文天祥更能理解。从成功抗击蝗灾之后,整个松江府的农业生产组织里面就有了更多信心。然而往事只是在文天祥心头萦绕,他却完全没有办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任何支持。河南这地方不是水乡,无法像江南那样大规模饲养鸭子和鹅。另外,江南那地方人口众多,田地也已经开发完毕。便是赵官家要求江南土地实施轮耕制,每一片林地和田地都能有充分的人去照顾。

现在的河南就是一片荒芜的大平原,既没有足够的人,更没有足够的饲养的家禽来应对。以这样的局面,除了祈祷上天让蝗灾的影响最小化之外,大概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在这种时候,文天祥一句‘听天由命’,是非常容易做出的决定,然而之后呢?他又该如何给赵官家交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娱乐帝国系统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护花野蛮人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1625冰封帝国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平民乱闯三国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戏说嬴政 宋终:一拳镇关西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情牵盛世恋歌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革宋 绯红之月 - 革宋txt下载 - 革宋最新章节 - 革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