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首页 >> 大宋私生子 >> 大宋私生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寒门宰相 前方高能 混在洪武当咸鱼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武道凌天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 大宋私生子全文阅读 - 大宋私生子txt下载 - 大宋私生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9章 苏东坡请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

这场浩大的宋辽夏三国大战,从一开始,辽国就怀着投机的心里,辽国是想通过自己“抛砖引玉”的行动,带动西夏全力攻宋,辽国便可从中撷取最大的好处。

后来攻破三关,让萧特末看到了更大的希望,辽军的士气大为高涨,可以说已经看到了灭亡大宋的希望,因此安肃等城还没荡平,他就迅速向南推进,陷瀛、莫二州,直逼河间府。

从纯军事角度来说,萧特末快速推进的战术是非常成功的,越往南,宋军的防御越薄弱,推进得越快,能掠夺着的物资越多,引起的恐慌也越大。

大宋的军队大部分压在了边境,若是萧特末能迅速逼近东京,极有可能导致河东、西北的宋军全面崩溃。

后世的蒙古军团攻打南宋,用的就是这一招,攻破襄阳后,不管后勤、不与边境的宋军多作纠缠,挥军直插都城临安,导致了南宋整体迅速瓦解。

辽军这次可以说同样有这样的机会,可惜从一开始就抱着投机心里的萧特末,没有蒙古军团那样的魄力,敢于不顾后路,不管后勤,长途奔袭大宋心脏。

还在他攻打河间府的时候,传来了西夏大败的消息,同时在西军支援后,宋军共计七万人马出雁门关,与辽军战于灰河;

士气大振的宋军不但一举取胜,还顺势攻下了武州,兵逼朔州、马邑。

这让萧特末骑虎难下的同时,也让东京大为振奋,枢密院再度下令,务必尽取武州之地,依托武州以北的长城构建新的防线。

这意思就是说,武州这回大宋是要定了,辽国不是要战争吗?辽军打赢了咱们没什么话好说,打输了总得付点利息。

在这种形势下,苗授的援军才到燕京大名府,萧特末在瀛、莫二州大掠了一翻后,就迅速撤军,潘锐起兵追击,八月初八收复三关。

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军事僵持阶段,接下来更多的应该是在谈判桌上打口水战了。

至于西夏,大宋根本不认为它有和大宋谈判的资格。

在这次巨大的危机面前,最令大宋朝臣们意外的,是刘皇后表现出来的镇定和能力;

虽然向富户借贷这样的提议没能在朝堂通过,但她处理朝政主次分明,应对江州洪灾的办法可圈可点。真正取得了朝臣对她垂帘听政的认同感,竖立起了初步的权威。

对之前朝野间的那些反对者、辱骂者,章惇这次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毕竟大宋这次面临如此大的危机,别人担心亡国这是很正常的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宋现在需要稳定,赵煦驾崩的余波尚未散去,政局稳定现在比什么都重要。

刘皇后所产之子,取名为赵捷,这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传来了西北大捷的消息,因此得名。

赵似登基时在朝堂上宣布过此子一出生,便立为储君,目前刘皇后还在坐月子,此事尚未提及。

到时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尚未可知,至少目前随着战争的阴云散去,朝堂上慢慢平静下来了。

环州。

杨逸刚刚从重建中的洪德寨回来,便接到了苏轼的一份请柬,这倒是新鲜事,俩人来环州这么久,苏轼是第一次这么正式的请他宴饮。

他梳洗一翻后,换了身常服便徒步前往常置司,常置司是通判的办公衙署,离州衙百来步,苏轼一家就住在常置司后衙。

杨逸到来时,苏轼已经在阶前等候,俩人相对一揖,杨逸呵呵笑道:“不知苏学士今曰以何待客?素闻学士最擅于烹鱼,我倒是甚为期待啊!”

苏轼也笑道:“任之请!当不让任之弹剑放歌食无鱼便是!”

俩人玩笑似的寒暄几句,便往里行去。

后衙一厢房边,苏轼之子苏遂礼正于窗下读书,他今年十三岁,还带着童音;

正掩卷朗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见杨逸与苏轼从花径间行过,苏遂礼连忙收声施礼:“小侄见过杨叔叔。”

杨逸见他剑眉星目,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便笑道:“遂礼不必多礼,叔叔考考你,大学作何解?”

苏遂礼又是躬身一揖,谦逊地答道:“大学者,意为博学、大人之学。”

苏轼立即摆出一副严父之态斥道:“你这无知犬儿,你杨叔叔是状元出身,学富五车,有些机会你不好好求教,倒卖弄起来,真是愚不可及。”

“苏学士不必如此,苏学士之子,谁敢说指教?等闲人家的孩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方入大学。遂礼十三对便将《大学》倒背如流,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杨逸一边含笑说话,一边解下一块佩玉增与苏遂礼,“君子佩玉,这玉虽算不得名贵,只当杨叔叔今曰少许心意,快收下吧!”

苏遂礼连忙推辞,苏轼这时神情缓和了许多,抚须道:“长者赐,不可辞,你就收着吧,还不快谢过你杨叔叔所赐。”

苏遂礼将玉接过去后,杨逸哈哈大笑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学士啊!看来遂礼并不如你所愿愚且鲁啊!”

杨逸提起此事,苏轼倒也感慨颇多,当初他被贬到黄州,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差点掉了姓命,苏遂礼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小妾王朝云所生,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苏轼当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俩人于花园中的凉亭落坐,亭边几丛疏菊已含苞待放,还有苏轼新植的几行修竹,也长出了新笋。

君子若竹,象苏轼这种文人,宁可食无肉,也不可能容忍居无竹。

苏轼这次来环州,带了好几个年轻美貌的歌妾,这回都没出来,原因嘛,杨逸猜测是苏轼有话要对自己说。

苏轼想说些什么,杨逸也能猜到一二,可他偏偏不想谈论这些,现在他只想赶在寒冬到来前,将环州百姓全部安置好;

至于朝中之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至少在这个时候他不想过多插手。

苏轼的小妾王朝云先端上来一个小沙煲,方打开来,便觉浓香四溢,杨逸一看,这不是用环州香猪做的“东坡肉”嘛!

“这道菜我是久闻大名啊!今曰再不能客气了!”

杨逸对王朝云点点头,笑得极为爽朗,举箸便夹起一块黄澄澄油晃晃的“东坡肉”,旁若无人地品尝起来。

王朝云见这般随意,毫不拘礼,不禁抿嘴轻笑。

“好手艺!辛苦嫂子了,便坐下来一起用餐吧!”杨逸边吃边招呼,倒象他才是主人一般。

王朝云之前就从十三娘她们口中,得知了许多杨家之事,这会还是有些发怔。她只是小妾,不是正妻,如何当得起杨逸嫂子之称?

她一时又不知道如何辩解,只得说道:“杨使君慢用,厨下还有几个菜,奴家先去端上来。”

苏东坡举杯邀饮道:“不必理会她,来,任之请!”

“请!”杨逸与之对饮一杯,望着王朝云袅袅远去的身影,心中却莫名一紧。

不行!回去后一定要警告清娘,让她少往老苏这边跑才行啊!

清娘豆蔻年华十二三,婷婷玉立,满身浸润着诗香墨韵,动人无比,万一被老苏……

老苏这人可是有前科嘀!得小心!得小心才行啊!

别的不说,王朝云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女本是钱塘人,天生丽质,聪颖娴慧,能歌善舞,因家贫沦落于歌舞班。

她生于嘉佑七年(1062年),于熙宁四年(1071年)被老苏看上,从此便随了老苏。

啧啧!算算王朝云当时的年龄,老苏还真下得了手啊!

象白居易、杜牧等人也都喜欢幼女,即便如此,还是不得不佩服老苏,够狠!

还有一种说法,说苏轼疏浚西湖是因为王朝云想为家乡做点好事,不断地给苏轼吹枕边风,苏轼才下定决心为民做几件实事的。

从以前苏轼的为人看来,这个说法还是很靠谱的。

以前的苏轼士大夫气极重,享乐心态很浓。从他的许多事迹、以及奏章上都不难找到证据。苏轼之前在好几个地方做过官,象在徐州时,去给百姓求求雨,已经是他津津乐道的德政了。

唯独最后一次到了杭州,他才搞了一个西湖疏浚工程,这个工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千年后却仍抢尽风头。

可以说是苏轼成就了西湖的同时,西湖的潋滟清波也就成了苏轼。

苏轼的才气与西湖的美丽,完美地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苏轼这份政绩显得耀眼无比。

甚至直到一千以后,也没有几项工程比苏轼疏浚西湖这项工程知名度高。

其实真看实际作用,苏轼的西湖工程也就那么回事,放在一州算是大事,放在一国,就算不得什么了。

远的不说,范仲淹在江苏就修过一道三百里长的拦海大堤,工程量比苏轼疏浚西湖大,发挥的功能也大于西湖工程。

但名气嘛!相差不能以道理计!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陛下不可以!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桃花沟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非凡人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梦回西晋娶女帝 大齐之君上传奇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三国第一公侯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 大宋私生子txt下载 - 大宋私生子最新章节 - 大宋私生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