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西方蜘蛛

首页 >> 刺刀1937 >> 刺刀193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黑铁之堡 超能进化 暴君闺女五岁半 
刺刀1937 西方蜘蛛 - 刺刀1937全文阅读 - 刺刀1937txt下载 - 刺刀193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零八章 磨拳霍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八章 磨拳霍霍

《双十协定》的签署其实只不过是一张双方演戏的道具而已。

重庆-南京的国共谈判与全国的军事冲突同时进行,两者互相影响。双方的战斗主要在谈判争议不下的地区,如东北,苏北和中原等进行,而双方认定的“固有”地区如延安等地则几乎未发生战斗。

反之若一方进入对方的固有地区,如中共进入长春,国军进入张家口,则会引起另一方谈判代表的强烈抗议。

中共仍然在国统区公开活动,并在重庆发行《新华日报》。因此,此时的内战仍未以国共公开决裂的方式爆发。

自一月停战令之后,双方为抢夺苏联撤退留下的真空地带又重新开战。

1946年3月,随着苏联军队撤离东北,国共两党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4月到5月在四平街,长春均爆发了激烈战斗。

5月,随着精锐111师等部投放,国军在四平重创林彪部队,从辽北全线追击到松花江畔逼近哈尔滨。

此时111师师长杜鹏,在四平长春等地与中共部队前后交战三次,两胜一平,依旧保持111师不败神话。

当林彪败北的消息传来之后,毛泽东紧皱着眉头只说了一句:“郑永虽然不在,但其部队仍然骁勇善战,111师一日不除,则东北局势一日难定。”

此时,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压迫下,国民政府6月6日下达了第二次停战令,但停战期间国共双方代表仍未就改组政府和江苏北部政权问题达成协议。

而就在此时中原战局又起变化。

抗日战争期间李先念长期率领新四军在河南、湖北地区从事敌后抗战。1944年抗日战争末期,中共领导的八路军王震部359旅主力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湖南、广东等交界地区,试图开辟华南根据地。

1945年王震部返回湖北,和李先念部汇合。

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王树声部南下河南和李先念、王震部汇合,三部分组成了中原军区,辖野战部队2个纵队、3个军区独立旅及地方团队共约6万之众。军区首长李先念和郑位三二人。军区控制的地区被中共称为“中原解放区”,是中共的6大解放区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第18军、第66军、第75军诸部在蒋中正的指挥下形成钳形包围。

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任总指挥,南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程潜部,西北方有胡宗南部,在1945年11月将中共中原部队主力4万人包围在宣化店周围方圆不足100公里的狭窄地区。

从1946年1月,一直到6月为止,双方发生上千次大小冲突,中共军队的地域逐渐缩小。

共产党方面试图将中原部队安全转移。1946年4月29日,毛泽东致电在南京的周恩来与国民党及美国谈判代表,争取中原部队合法转移。

4月30日,毛致电中原部队“应依原计争取合法转移为上策。”

5月1日,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交涉,要求国民政府解除包围以阻止将要发生的内战。5月5日周恩来飞抵武汉交涉。

5月6日和国民党及美国代表前往中原部队所在地区。8日抵达宣化店。10日周恩来同国民党和美方代表签订了停止中原战事的《汉口协议》。然而包围并未因此得到解除。

6月初在马歇尔将军调停下国民党下达六月停战令,停战到6月26日结束。

1946年5月2日,毛泽东复电中原部队:“顽进攻时,在原地打几仗,不轻走,以免中敌挑拨之计和自取困难,万不得已向西突围方针甚好。”

5月29日毛以中央军委名义指示各军区要“充分准备对付国民党大举进攻”。

6月1日,毛泽东电告中原部队:“美蒋态度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及突围作战。”6月19日毛电告中原部队准备向北突围。

6月22日毛要求太行山和山东地区的中共军队南进配合中原部队突围。6月23日,毛泽东命令中原部队“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中共中原军区在此期间进行了突围多项准备,包括复员1万人,转移伤病员近千人,化装转移一大批干部到华北等地。

1946年6月10日,蒋介石从南京发出密令:要刘峙“严密监视共军活动,待命进攻”。

6月14日,蒋介石电令程潜“(一)出动豫鄂皖边区外围所有部队,对共军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将中原地区共军全部歼灭;(二)为避免共产党的指责和美方调停人为难,着令武汉行营所属部队,均归郑州绥靖公署指挥出击。”

6月20日,刘峙向蒋介石上报围剿方案,将平汉路划分为3个“围剿区”。

蒋中正命令国军准备于7月1日发起总攻,务必在24小时内围歼中原共军。

1946年7月1日,南京。

杯觥交错,一对对红男绿女完全感受不到战场上的杀戮气氛。

抗战胜利以后,像这样的酒会舞会几乎每天都有。

为了庆祝抗战胜利,为了弥补上这八年来的提心吊胆,这些酒会舞会,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

显然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位端着一杯红酒,穿着合身的洋服,正和几位国民党军政要员在那侃侃而谈的年轻人。

三十多岁的大好年华,合身的衣服衬配着他英俊的脸庞,像足一个久经风月场所的少爷,而绝对无法相信这个人曾经统帅百万大军征战于血腥疆场。

郑永,国民政府一级上将郑永!

当然,郑永现在的正式头衔也仅仅只有那么一个人,不过像什么“妇女运动”名誉主席之类,这样的头衔郑永倒是挂了一堆。

从位置上退下来之后,郑永好像完全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在黄雨欣的陪伴下日子过的倒是相当的逍遥自在,那些社会团体的邀请也都是一概应允。

“妇女运动”,“民生民权联合会”.......凡是只要向他发出邀请,无论是参加活动,还是在其中担任一个什么虚衔,郑永从来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自己和之前的那个郑大将军相比,已经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多谢郑将军能够捧场,这次慈善晚会因为郑将军的到来明天一定能够上报纸头条的。”上来说话的是国民政府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一位处长的妻子,着名的交际花陆茔。

“对抗战退伍伤残军人募捐,那是天大的善事,就算唐夫人不请我来,我也一定会不请自到。”

郑永打着哈哈,说道。

“请不要叫我唐夫人,叫我的英文名字曼莎。”陆茔连连抛着美艳,笑意盈盈地说道。

身为组织者和这里的女主人,倒真没有想到郑永会来。

之前向他发出邀请,只不过抱着试试的态度,自己和郑永可从来都不认识,不过郑永在接到邀请之后真的那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诸位,安静一下,现在继续拍卖,拍卖的是曼莎小姐捐献出来的一条项链,所得款项,依旧在扣除掉必须费用之后全部捐献给伤残军人管理委员会!”

主持人的话让大家暂时安静了下来。

显然仰慕陆茔的男士不少,拍卖气氛十分热烈,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一直到了六千左右才暂时停了下来。

“我出一万!”

这时候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

众人的目光纷纷向发声处投了过去。

郑永,那位传奇将军郑永。

“一万,郑永将军出了一万,还有没有再出的,有没有再出更高的了?”

郑永价格出的又高,再加上他特殊的身份,即便有心再抬价的人,也都纷纷落下了自己的手。

“我宣布这条项链,现在归郑永将军所有!”

接过了那条精致的项链,郑永走到陆茔面前,出人意料的微微欠了欠腰,说道:

“曼莎小姐,请允许我将这条项链物归原主。”

现场愣了一会,接着爆发出了一阵阵的喝彩。

“将军,如果有幸的话请您能亲手帮我带上这条您为我买来的项链。”

陆茔笑靥如花地说道。

郑永没有拒绝,亲手为陆茔戴了上去。整个现场男人的目光里流露出来的艳羡,女人目光里流露出来的却是妒嫉。

“哎,好好的一个百战将军啊,自从被上面那位解职之后,整个人都好像变了一样,酒会,追女人,哎,这可怎么说呢?”

在酒宴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商人连声叹息:

“眼看着大战就要爆发了,政府放着这样的将军不用,在那想什么呢?郑将军也是的,怎么就这么自甘堕落了呢?”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他的同伴连声说道,眼光不断的在周围游走:

“那些都是国家的事情,咱们这些无权无势的人,只求能够太太平平的过日子也就是了,何苦去招惹这些无妄之灾?”

正在那里小声交谈着门外忽然响起了唱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将军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斗罗之金鳄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保护我方族长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背剑之人 猎艳谱群芳 霸天武魂 陛下不可以! 超维术士 超凡大航海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穿越之铁血捕快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十三皇子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刺刀1937 西方蜘蛛 - 刺刀1937txt下载 - 刺刀1937最新章节 - 刺刀193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