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长风

首页 >> 明帝 >> 明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霸天武魂 铁骨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天下枭雄 1949我来自未来 金牌帝婿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中华第四帝国 
明帝 长风 - 明帝全文阅读 - 明帝txt下载 - 明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章 扶桑行省(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十章 扶桑行省(八)

经济方面,不用说就是万历、天启朝朝廷吏治腐败到了极致的时候,大明的经济总量也都是世界第一的位置,虽然没有人去统计这个准确的数字,但是也没有人去否认,而现在,随着大明国力复苏,经济繁荣,加上朝廷对内政策的宽松,自然刺激国内工商业飞速发展,不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对外贸易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纺织业,这是大明目前最大的盈利产业,除了供应国内的需求,每年出口日本、南洋、欧洲等数十个国家,仅仅丝绸一项每年就为朝廷带来上千万银龙元的收入,这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象的,也造就了数十个织布大王。

钢铁冶炼,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支柱重工业,是战略资源,朝廷将矿山收归国有之后,除一些小矿之外,全部都由朝廷集中开采和冶炼,这样一来不但节约人力和成本,还节约了资源,冶炼出更好的钢铁来,钢铁产量逐年增长,除用于军工的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特殊钢材之外,剩下的不但满足国内需要,还大量的出口一些友好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当然这些个外汇自然都是硬通货,金子和银子了。

基础设施方面,虽然跟后世那是不能相比,但在朝廷每年那么大的投入下,尤其是东部地区,掀起了修路筑桥的浪潮,在朝廷的号召下,闲时的百姓们十分积极参与进去,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百姓再愚昧也明白,这路修好了,桥通了,对他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而修这些都是朝廷掏腰包,不需要百姓一分钱,修路筑桥的百姓朝廷还管饭,还有工钱,这等好事,那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自然是积极性高涨,几年下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路况是大大的改善,交通运输也比以前顺畅的多了,以前四五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一半,对做生意行商和出门远行的人来说那是个巨大的欣喜!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邮政,邮政自从改革之后,不但很快扭亏为盈,而且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如今普通百姓也都能通过邮政系统给远方的亲人带去自己问候,老百姓们不用再担心得不到远方亲人的讯息了,只需要购买一张“邮票”的东西,贴在专门发售的信封上,然后写上远方亲人的地址,装上写好的信件,封上封口,投到那个绿色长缝隙小口的箱子里,几天之后,最多不会超过一月,信件就会出现在亲人的手里,方便快捷,可以想象,当远方的丈夫接到家中妻子或者父母儿女的亲笔信件,那承载着思念的一片薄纸对他来说是如何的沉重,如何的催人泪下!

“邮票”的出现带动了许多票据的出现,什么“米票”“面票”“油票”等等,这些个大多是自制的,没有官方色彩,但生意做大了之后,自然也就寻求品牌的文化,从粗糙到精美,反倒是推动了“商标”的发展,朝廷自然不失时期的颁布了《商标法》,对注册的商标进行保护,这样也是为了健全规范经济发展,保护好一些优势产业,使得经济又好又快健康良性发展。

对于邮票的发明,有人说这是邮政司司长,后世有邮政之父的刘懋发明的,刘懋对此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其究竟是谁发明的,直到刘懋逝世后,才被他的后人从刘懋所写的回忆录中找到,虽然没有详细描叙,但从字面上看,发明者指向一个人,刘懋的后人发现之后并没有敢公布出来,而是将这本回忆录继续收藏起来,直到朱影龙百年之后,这本回忆录才出版刊印,为大家解开了隐藏几十年的谜团,发明者正是大明崇祯皇帝!

由于开了海禁之后,大明的船运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造船厂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各式各样的船只也被陆续的建造出来,也带动了捕捞渔业的发展,出海捕鱼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热门的行业,只要掌握了海上气候变化,每一次出海都能有满载而归,新鲜的海鱼一部分直接卖掉,一部分腌制起来,还可以制成干货,拿到内地去买,渔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滋润起来,而以后宫集团为首搞的那个建设银行在沿海渔业开发和帮助农民创收上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良贷款率几乎小到不计,银行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了除大明帝国中央银行之外最大的一家私有资质银行,拥有存款超五千万银龙元,贷款将近四千万,剩下用于投资,几乎每年给银行带来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回报率,虽然不是后宫商业集团中最赚钱的一块,但确是最稳定的一块。

其实不知不觉间,朱影龙他自己的都不知道自己就算不做皇帝,也能成为站在这个世界最顶峰的人,因为他拥有的财富恐怕就是欧洲那些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家族也比不上,如果算上紫禁城,那可正算的上整个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了。

这样算的上是典型的官商勾结了,不过这官大到没人管,而这商呢是大到可以管任何人,这样的组合如果是不赚钱那才怪呢!

当然有钱到这个地步,完全就是一堆数字了,只不过朱影龙的爱好又多了一项,那就是收罗别的国家的稀奇珍宝,尤其是对方的国宝,朱影龙打算也是不是等有钱没地方化的时候建造一个类似于圆明园的建筑,包罗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建筑文化,然后将从其他国家的珍宝都摆放进去,供后世之人观赏?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好了,不过朱影龙知道没有千年不朽的王朝,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将真品摆进去,这些真品自然要留下来,摆进去的自然是赝品了,这么一来,就算日后这些国家强大了,抢回去的也只是赝品,而真品却永远属于中国,虽然将来的事情谁都不知道,但未雨绸缪一些未必就是坏事!

当然全球一统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但是以现实现状的地球,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地球虽然很小,但是到个人来说,它就非常大了,交通不发达,通讯也落后,能控制住现在大明朝的疆域已经是极限了,当年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四分五裂,不为什么,就是地方太大,没办法控制,还不如让自家兄弟个个做皇帝来的好,一团和气。

朱影龙自己很清楚,自己最多也就牢牢的将亚洲抓在手里,而且处于边缘的那些个国家还只能控制,不能直接的统治,朱影龙可不想大明每天都在打仗,当然仗是一定要打了,如果长久的安逸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为了实战练兵,那自然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了,局部的制造一些摩擦的手段那可就多了去了。

教育业是朱影龙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一个国家要发展,民族长盛不衰,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那不仅仅是国家的衰败,甚至是民族的灭亡了,所以教育是朱影龙改革大明的重点,重逐步废除老旧的科举到建立新式的大学,规范从从低到高的层次教育,还有一些列劝学和助学的措施,朝廷对教育的重视可谓是千百年来所未有的,教育就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素质上去了,社会才会整体进步,没有社会的整体进步,想要拔苗助长那只能是自寻死路。

虽然没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但朱影龙下旨规定,凡是适龄的学童不论男女,一律必须到乡学学习直到毕业,没有能力交付学费的,将由朝廷和地方政府衙门垫付,凡是不让子女就学或者有能力交付学费的,一旦查出,不管是经商还是务农,将会处以赋税增加一倍的处罚。当然法令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只是这个法令颁布之后,大明的教育开始从精英化从大众化转变,这是一个好的现象,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旦学习了知识,或者掌握了一门技术,哪怕是一点点,都可能改变他一身的命运,尤其是女孩子,这是个了不起的法令,后世历史学家评价道,正是这道法令明确要求女子入学,加上崇祯时开明的社会氛围,为女子走出“男尊女卑”历史束缚,从此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最终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道法令,不仅仅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女性,让她们获得平等和自由,也改变了世界上所有的女性,让大明成为当时世界上所有女性最向往的圣地。

这是五百年后一位女历史学家——艾琳(中国)的原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重回1982小渔村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重生过去震八方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明帝 长风 - 明帝txt下载 - 明帝最新章节 - 明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