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

灰熊猫

首页 >> 伐清 >> 伐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我岳父是李世民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特工之回到清朝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伐清 灰熊猫 - 伐清全文阅读 - 伐清txt下载 - 伐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章 转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周培公离开武昌时带着几十个幕僚与卫兵,再加上水手、仆役,共计百余人,一行人顺风顺水,很快就达到江西重镇九江。在这里周培公得到了江西布政使董卫国的高调欢迎,宾主尽欢之余,董卫国还盛情邀请周培公可以去南昌与张朝会晤。不过周培公却不敢耽搁太多的工夫,他这次前来两江的名义还是征讨南京附近的邓名部,若是不立刻前往南京而是转向南昌的话,恐怕不好向朝廷、武昌和南京交代。

“巡抚大人久闻周老弟少年俊秀,若是见不到老弟肯定会遗憾不已,既然周老弟不肯去南昌,那愚兄也只好给南昌去信说明,估计巡抚大人会来九江一趟,就是不知道周老弟肯不肯在九江多停留几天。”虽然是初次见面,而且董卫国的资格要比周培公高很多,但现在江西布政使和周培公说话时已经是称兄道弟了。

“怎敢,怎敢?”周培公吓得从座位上跳起来,新任的武昌知府,因为军情紧急所以抽不出时间去南昌拜见江西巡抚尚可说得过去,要是托大呆在九江等江西巡抚这种封疆大吏来拜见那就太疯狂了。这种事周培公根本想都不敢想,而且若是他发疯做出这种事来,那他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就连恩主张长庚都会看不过去。

“既然巡抚大人吩咐,下官这便动身去南昌。”周培公离开我武昌前,张长庚嘱咐他一定要南昌、南京都搞好关系,也不要在两者中有所偏袒,除非周培公想和张朝撕破脸,否则他绝对不敢再次拒绝,不顾董卫国的邀请而自行离去。只是这样怎么也要耽误几天,周培公有些担忧如何向朝廷解释,而且他还担心这样节外生枝会给南京留下武昌支持南昌的印象。

“虽说兵贵神速,但三万大军怎么也要休息几天嘛。”董卫国猜到了周培公的一些担忧,笑着安慰道:“大军在九江停留三、四天不不会说不过去吧?从九江到南昌有水路,来回很方便的。”

这次南昌还为了援兵一事向武昌支付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周培公听对方提起大军,知道此事再不容推辞。第二天,董卫国就和周培公一起出发返回南昌。在南昌的欢迎宴会上,除了张朝外,南昌的文武也尽数出来迎接,称赞周培公公忠体国、唯贼是讨,迟早会成为大清的柱石。

在张朝、董卫国开始通邓后,南昌很快就因为怀疑张长庚而偷偷向武昌派去了大批人手,寻找各种通邓的蛛丝马迹。据探子称,邓名从江西低价购入的货物大都卖给了武昌,大批明军商船把旗子一换,就大模大样地在武昌周围的码头开始卸货,络绎不绝的搬运工身边不远就是全副武装的楚军绿营,负责的武将乃是武昌的马、步两位提督。

虽然没有真凭实据,负责货物的也不是湖广总督的标营,但武昌马军、步军提督同样是显职,张长庚绝不可能坐视他们二人私下通邓,否则很可能明军进了武昌城他还一无所知地睡大觉呢。邓名切断航运后,江西的盐价也开始节节上升,现在反倒需要向武昌的商人购买一些盐,虽然武昌方面声称这都是他的存货,但南昌怀疑这都是邓名缴获的淮盐。为了证实这中怀疑,南昌也指示探子进行侦察,证实明军在武昌卸下的货物中确实有不少盐。邓名缴获的淮盐确实要先运回武昌——这是因为邓名要在武昌记账,然后让成都的五大盐商按比例代售,以扶持四川盐商——但南昌当然不清楚这点,在他们看来这更是邓名和张长庚关系过硬的证据。

下面的官员或许还不清楚,但张朝和董卫国二人心里可明白得很,武昌绝对是现在通邓的冠军。本该首当其冲,承担邓名主要压力的武昌,现在不但什么事没有,把祸水东引到两江,并从邓名的掠夺中获得大量的好处,这种损人利己、合纵连横的手腕让南昌又是恨又是嫉妒。和蒋国柱一样,张朝和董卫国在私下一通分析后,同样把目光投在了青云直上的周培公身上,得出的结论也和蒋国柱差不多,那就是周培公并非特别善战,而是特别善于通邓。

南昌也不想邓名在自己的地盘上闹事,也想获得给邓名销赃的巨大收益,因此张朝和董卫国定下了拉拢周培公的策略。不过这理由不能明说,对外当然还是要宣传周培公的赫赫武功,周培公来南昌的时候,董卫国就写了一篇奏章去北京,大大地吹嘘了一番湘军的军容,把“三万湖南大军”形容得和天兵天将差不多;就是对江西内部,除了少量心腹外,张朝也依旧把周培公形容成公正不阿、和邓名势不两立的忠臣良将——反正这些人也不清楚到底武昌是怎么回事。

晚宴过后,张朝请周培公喝茶,董卫国作陪。名义上当然是探讨讨邓的良策,但实际上谈得都是从武昌进口食盐这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周培公大包大揽,从数量到定价都能拍胸脯、拿主意,这个更让张朝和董卫国确认了之前的判断——那就是邓名和武昌的关系确实不一般,他们甚至有点怀疑,觉得邓名莫不是张长庚的打手?至少武昌也是准同盟关系,而不是南昌这样被迫通邓。

“周老弟在江西讨贼,若没有江西的官身,恐怕有些麻烦啊。”董卫国低头沉思片刻,装出一副灵机一动的模样,把早就和张朝商量的方案拿出来,装模作样地向江西巡抚建议道:“以下官之见,可以授予周知府一个江西布政使衔,这样下面的府县绝对不敢怠慢周知府交代的事情了。”

“唔。”张朝假惺惺地捻须长考,片刻后竟然点头称是:“董布政所言极是,若是周知府在江西巡抚衙门这里没有个一官半职,确实非常不方便。”

“此事万万不可!”刚才周培公被董卫国的提议吓呆了,现在听张朝竟然有答应之意,惊得大叫起来:“此举不合朝廷法度,下官也不敢如此狂妄。”

“难道通邓就合朝廷法度了吗?难道引贼东犯江西就合朝廷法度了吗?年纪轻轻的却忒无耻!”张朝心中大骂,满面春风地说道:“这事自然会报请朝廷许可,本官去替周知府请一个江西布政使的衔,若是朝廷同意了那就是朝廷的恩典,怎么会是周知府狂妄呢?就是人言可畏,但周知府公忠体国,难道会为虚名就拒绝朝廷恩典吗?”

“这个……终归还是不妥啊。”周培公不敢肆意反驳一省的巡抚,就求助地望向董卫国。

但这个提议是董卫国率先说出来的,他又怎么会帮周培公呢?

“周老弟不必担心,就算朝廷给了衔,本官当然还是愚兄的嘛,难道周老弟会想抢愚兄的本职不成?”董卫国打了个哈哈:“这也是为了周老弟在江西更好地给皇上当差嘛。”

“下官当然不敢有此狼子野心,”周培公苦笑着说道:“可就算下官在江西当差,有布政使大人看护,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话不当。”董卫国摇摇头,又继续说道:“有了这个官衔确实会方便很多,以后周老弟在江西行走时,愚兄总不能时刻陪在周老弟身边,军情千钧一发,若是地方官不能全力配合说不定就误了大事,周老弟如果有一个官衔,就不必先通知愚兄,然后再由愚兄下令给府县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周老弟不必多说。”

见事情无法推辞,周培公也认了下来,虽然还没有给朝廷上奏章,但他还是起身重新用下官拜见直属上司的礼节再次向张朝行礼。

“哈哈。”等周培公再次坐下后,董卫国又打趣道:“巡抚大人德高望重,现在两江总督位置空悬,所以愚兄对巡抚大人现在的这个位置也是垂涎三尺啊,到时候周老弟也就不是一个衔了,到时候可要好好帮愚兄啊。”

“不敢想……”周培公快被接二连三从天下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又要开始逊谢。

“董布政此言不当。”果然,董卫国的话让张朝也听不下去了。

周培公用带着感激的目光看着江西巡抚,却听到张朝说道:“这里也没有外人,本官志在两江总督,也不用和你们隐瞒,但到那时,江宁巡抚非董布政莫属,你又怎么能赖在江西不走?周知府少年俊秀,文武双全,本官觉得完全可以在江西独当一面!”

周培公晕乎乎地从江西巡抚衙门告辞离开,董卫国又问起他起居可有人照料,得知周培公只在老家有一个妻子,并无妾侍所以也没有带人出来后,董卫国轻叹一声:“周老弟果然清贫,不过若是没有人伺候,有个头疼脑热,岂不是耽误了皇上的大事?”

说着董卫国就要做个月老,帮周培公挑个不错的江西缙绅家的女儿。

“拙荆贤惠,膝下有子,此次奉命领军出征,寸功未立就纳妾实在说不过去,布政使大人恕罪。”但这次周培公确实说什么也不同意,他父母早亡,读书时一直是妻子持家、照顾丈夫和幼子。所以周培公很感激妻子,后来虽然当上了武昌知府,还从邓名手里拿回扣买了荆州半城的地,但却始终没有纳妾。

“清贫、太清贫了。”董卫国赞不绝口:“周老弟果然是安贫乐道。”

既然周培公坚持那董卫国也不勉强,送周培公去客邸后,董卫国就吩咐左右去挑两个能歌善舞的艺女,为了万无一失,董卫国还让手下再找两个眉清目秀的书童一同给周培公送去。

转天周培公就告辞返回九江,到了九江之后也没有多耽搁,匆匆上路继续赶往南京。

张长庚给周培公的指示是尽力协助蒋国柱解决麻烦,以便在两江留下善缘,对张朝也要小心讨好,在这场两江总督的竞争中做到不偏不倚,这样将来无论谁得胜都是湖广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而周培公也确实没有想太多,打算在蒋国柱和张朝之间保持中立,但去过南昌后他的这个决心有所动摇,虽然张朝只是给他一张画饼,但江西巡抚的诱惑力实在不小,周培公也无法完全不动心。

在周培公怀着复杂的心情乘船东进时,南昌给周培公讨请布政使衔的加急奏章也向北京发出,这封奏章当然途径南京。

“太无耻了!张朝、董卫国,我太低估你们寡廉鲜耻的程度了!”这封奏章让江宁巡抚出离愤怒了,如果蒋国柱有办法扣留这封奏章不让它送到北京的话,那他说不定还不会这么生气,偏偏他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若是动小动作阻挠的话,那他和周培公也就结仇了。

“张朝、董卫国!你们还有没有国家法度?难道国家的官职名x器就是你们用来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成?周培公明明是个通邓的贼子,你们居然替他求官,真是罪该万死啊。”蒋国柱怒不可遏,因为根据他的官场经验,这个奏章还有很高的成功率,在江南糜烂、漕运受到威胁,而达素又无法回援的情况下,北京多半不会在乎一个虚衔。张朝更把湘军吹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北京看到周培公手握这么一支强军,同时被湖广总督和江西巡抚倚重,更不会吝惜赏赐——特殊的形势下当然要用破格的恩宠。

但周培公抵达南京时,发现总督衙门中门大开,江宁巡抚笑吟吟地亲自站在大门前迎接他,南京的文武百官侧立于两旁,这迎接规格就是南昌也远不能相比。

见到这番阵势,换个胆小一点儿的人,说不定当场就吓得小便失禁了;这一年来周培公与邓名斗志斗勇,抄家灭族的事情做了没有上百件也有几十桩,胆色早已非一般人能比,但也不禁胆战心惊,远远地躲开那道中门。江宁巡抚走下来迎接时,周培公先是跪地行礼,然后连连谢罪:“朝廷大x法,中门只为钦差大臣、传旨天使、上任总督而开,下官不敢僭越。”

“周老弟奉旨来援两江,虽然没有一个钦差的名分,但和钦差又有何分别?”虽然还没有喝过酒、吃过饭,但蒋国柱自来熟的本事显然比董卫国还要胜一筹,已经对周培公用上了和江西布政使一样的称呼。

蒋国柱亲切地把周培公扶起来,当着周围南京文武的面高声笑道:“现在邓逆流窜江南,生灵涂炭,父老盼望王师如久旱之盼甘霖、幼子之望慈母,周老弟帅三万湘军健儿星夜赶来,在江南父老心中,可比再世父母,本官也是铭感五内,为周老弟开一次中门又有什么不可呢?”

蒋国柱问话一出,跟在他身后的江宁官员马上就凑趣似地大喊起来:

“太合适不过了。”

“周大人不必过谦。”

“全望周大人讨平邓逆,还江南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呵呵,公道自在人心啊。”蒋国柱笑容满面,不顾周培公的抗议,扯着他的手带他从中门走进两江总督衙门,还不忘对面露苦笑的周培公开玩笑道:“若是周老弟不能讨平邓逆,让江南父老失望了,那下次来就没有中门大开的待遇了啊。”

僭越的罪名虽然不小,但比起周培公身上数不胜数的抄家灭族大罪,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因此过了一会儿他就放平心思,不再局促不安。

“就是,通邓都做过了,还怕走中门么?”见状蒋国柱暗暗点头,内心里对周培公的评价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邓贼盘踞镇江不去,不知道周老弟有何良策教我?”分宾主坐定后,蒋国柱身边只剩下两个心腹,示意周培公但说无妨,不过在周培公回答前,江宁巡抚又一拍脑门抢先说道:“啊,本官差点忘记了。”

说完蒋国柱就站起身,双手从桌面上捧起一个红绸包,缓缓走下位置,郑重其事地递到周培公面前:“这是江南布政使大印,周老弟不妨先收下。”

“这……这……”周培公口干舌燥,手足无措地看着那方大印,位高权重的江宁巡抚就这样站在身前,双手捧着布政使的大印,让周培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朱国治辜负圣恩,已经下狱戴罪。”

本来邓名俘虏了朱国治后,还曾考虑过利用他去与蒋国柱竞争,但朱国治却是满清铁杆,而且江南地方官吏对他把江南机动兵力丧尽一事也是口诛笔伐,显然朱国治既然回到南京也难逃一死,这让他失去了所有的利用价值。除此以外,朱国治在浙江任上也对抗清志士极为残忍,即使是缙绅阶层他也本着有杀错、无放过的精神严厉排查,任堂和其他舟山军对朱国治都极为痛恨,根本不愿意看到邓名与他合作。最后一点,朱国治还贪婪无比,极尽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虽然清廷因为他的忠诚而不闻不问,但这也让他彻底失去了名声,邓名很快就发现与他合作有害无益。

因此在拿到蒋国柱偿付的一百万两银子后,邓名很快就和江宁巡抚达成协议,写了一封劝降信塞在朱国治怀里,然后把他送到蒋国柱的制定地点。明军在清军营地前不远给朱国治松绑,在他掏出怀中的信看清楚到底是什么之前,如狼似虎的两江总督标营官兵就扑上来将朱国治捉住,现在他除了丧师以外,还多了一条替邓名当说客的罪名。本来蒋国柱还表示愿意为邓名这封信付几万两银子,但邓名慷慨的表示,看在两次合作愉快的情面上,这次就是给江宁巡抚的免费效劳了,还对蒋国柱称这是举手之劳、让他不必客气——事实上也是,提笔写一封劝降信确实是举手之劳。

蒋国柱又对周培公说了一番和董卫国相同的说辞,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是张朝写在奏章里的,蒋国柱不客气地抄袭过来,接着又对周培公说道:“江南布政使位置空悬,本官已经为周老弟向朝廷请旨,在剿邓期间就由周老弟代为掌管此印,若是朝廷不许可,周老弟到时候再还给本官好了。”

见周培公还有些迟疑,蒋国柱就诚恳地进一步劝说道:“能者多劳,当仁不让,此乃正理,周老弟若是一日不接此印,本官就一日不返身落座。”

“巡抚大人抬爱,下官愧领了。”周培公终于伸手将江南布政使的大印接下。

“等朝廷明旨下达,周老弟就是江南代布政使,以后除了愚兄之外,这总督衙门的文武就都是周老弟的下属了,”周培公接了印之后,蒋国柱的口气更加亲热:“愚兄素知周老弟仁厚,但事关朝廷体统,周老弟不可失却了上官的威仪。”

先是大开中门迎接,然后就成为了这江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饶是周培公才思敏捷,也有些不知该回答是好了。

“愚兄现在是代理两江总督,如果不是邓……嗯,邓名来镇江。”既然周围只有周培公和两个心腹,蒋国柱对邓名的称呼也稍稍改了一些,对周培公也变得更加亲热:“愚兄这个代字多半早已经去掉了,若是邓名迟迟不肯离开镇江,愚兄莫说荣升总督,恐怕连这个巡抚的位置也保不住。唉,愚兄的身家性命、前程富贵,就都要依仗贤弟了。”

“巡抚大人言重了,下官敢不尽心尽力?”周培公笼统地答了一声,觉得蒋国柱似乎话里有话。

果然。

“那就全靠贤弟了,若是愚兄一朝得意,绝对不会忘记贤弟的功劳,那时江宁巡抚一职自然是贤弟囊中物。”蒋国柱说完又轻叹一声:“贤弟如此年轻,等愚兄告老还乡后,这两江总督一职,难道还能逃出贤弟的手掌心么?”

蒋国柱生怕周培公会为南昌的事而与自己有隔阂,还大度地表示自己根本不在乎,反正张朝给的只是一个衔,而不是蒋国柱这样的实缺,蒋国柱根本不怕竞争,胜券在握让他心情大好,还风趣地说了个玩笑:“古有苏秦佩戴六国相印,今有贤弟身兼两省布政,这也是一段佳话嘛,说不定将来贤弟兼的布政使还不至两省呢,反正愚兄是很盼着看到贤弟功勋不让古人的。”

返回给自己安排的住宅后,周培公抚摸着刚刚到手的布政使大印,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般。

“我家有些积蓄,可以供我读书,考上秀才后有了一份禀粮,后来又考上了举人,在湖广总督衙门有了一个幕客的差事,拿到了一份例银。到那时一起都没有什么稀奇,可这一年来我好像每天都在做梦,一口气买下了家乡万顷良田,成为湖广总督的心腹,出任武昌知府,这次又一下子身兼两省布政……所有的改变都是从通邓开始的,自从我被邓提督俘虏了两次,搭上了关系后,我一下子就转运了啊。”——

笔者按:应编辑要求,以后可能会改为每节三千,每日两更。

又按:天津《今晚报》本周六有一个天津作者的活动,好像有提问、签名活动,明天笔者去仔细问下地址然后发出来,热切盼望天津的读者来给笔者捧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黑铁之堡 猎妖高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日本高校生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无限群芳谱 逍遥四公子 超维术士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1625冰封帝国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平民乱闯三国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大明狗腿子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伐清 灰熊猫 - 伐清txt下载 - 伐清最新章节 - 伐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