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

灰熊猫

首页 >> 伐清 >> 伐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从山贼开始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特工之回到清朝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伐清 灰熊猫 - 伐清全文阅读 - 伐清txt下载 - 伐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八章 奔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离开巴东邓名就直奔奉节,中途虽然没有耽搁,但也花了数日,抵达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进城之后,邓名马上去拜见文安之,后者立刻与他见面。

“朝廷下落不明?”见到文安之后,邓名立刻问道。

三个月前他刚到明末时,对明军的胜败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但是渐渐就变得与自己休戚相关了;前一段时间,邓名总担忧将来如何对大明文武官员解释自己的出身,万一永历皇帝派人来详细询问,邓名可想不出继续拒绝的理由;但这次一看到文安之的信,邓名又立刻为明廷的安危牵肠挂肚起来,如果南明垮了,以邓名现在的名声肯定会受到清廷的通缉。

“可能去了滇南。”文安之脸上满是忧色。眼下各种说法都有,不过大部分都说李定国保护永历天子继续向西南转移,距离奉节越来越远,越来越难以取得联系。

最近两个月来,四川明军中也是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军心,文安之一直宣传永历天子会不日入川——朝廷原本也给过预备接驾的命令。不过随后就不断有消息传来,说朝廷在离开昆明后改变主意,没有北上反而南下了。对这种消息文安之一概斥之为谣言,不过他心里也是隐隐有些相信的。当今天子的性情文安之不是毫无了解,滇西南道路恶劣、山高路远、人烟稀少,绝对不适合领导各地还在抵抗的将士,但却不太容易受到清军的追击。

“庆阳(冯双礼被封庆阳王)已经抵达建昌,这是他派人送来给我的急件。”文安之把一封信交给邓名。

他本人还没有察觉,自从与邓名见过面后,他对邓名变得越来越是倚重。文安之已经年近八十,四川不但军事形势严峻,而且派系复杂、勋镇林立,经营起来让文安之感到非常疲惫,可之前并没有一个既能信任、又可以帮他分担重任的助手——直到邓名出现。这个年轻人精力充沛,做事勤奋,而且还是大明宗室,走路走得十分辛苦的老人抓到了一根拐杖,自然就越握越紧不肯松手了。

邓名飞快地看了起来,信很长,其中一些人名他也不知道,于是邓名一边看一边问,文安之在边上随时解释。冯双礼告诉文安之他们苦等朝廷不来,却不停得知朝廷和晋王大军越逃越远,从二月中旬开始建昌的逃兵就层出不穷,冯双礼虽然用尽一切办法弹压部队也无济于事。这封信是二月二十日写的,就在写这封的两天前,和冯双礼一起奉命到建昌预备接驾事宜的艾继业突然失踪,和几个亲卫一起趁夜离开了军营,等白天发现后冯双礼派人去追但也一无所获。

“艾继业是艾能奇的儿子……”文安之给邓名解释道,艾能奇也是张献忠的义子,和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并列为大西朝的四位王子,永历招安西营后也给艾继业封了王,虽然岁数不大也没有太多部下,但在西营中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邓名点点头继续往下看,冯双礼诉苦说军中顿时大哗,艾继业的部下见王爷都弃军逃走了,顿时也一哄而散,现在建昌已经是一日三惊,士兵们成天流传吴三桂向建昌攻来的谣言,任他如何辟谣都无法压制住这些谣言的流传,就是把一些传谣的士兵斩首也不管事。

冯双礼最后写到的事情更让人担忧,那就是吴三桂已经三次派人来劝降,冯双礼想杀使者以稳固军心,但是好多部下都坚决反对,搬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说法阻止他这么做。而且有的部下还在明说暗劝他答应吴三桂的劝降,现在军中的主降派已经和主战派旗鼓相当。冯双礼要求文安之无论如何都要设法给他派一队可靠的士兵去,帮助他稳定建昌的局势,而且要尽可能地快。

“建昌很危机啊。”看完信后邓名也明白那里的形势非常险恶,可是建昌是朝廷和晋王李定国撤向四川的退路,如果建昌落入吴三桂之手,那么永历和李定国北上的道路就会被堵死。

“冯双礼这个人老夫也见过,是个心志坚定,与鞑虏不共戴天的忠臣,轻易不会求人,既然他写了这封信来,那他一定是感到束手无策了。”文安之之前就告诉过邓名,刘文秀经营四川时以建昌为基地,那里不但有刘文秀储存的粮食,还有他从云南运来准备开垦四川的大批壮丁和农具器械:“建昌现在大概还有四万男丁,比成都的人口还要多。”

“督师招我回来,是要我去建昌一趟么?”邓名看出文安之舍不得放弃建昌,想助冯双礼一臂之力,如果此事用不到自己,那文安之也不会发急信去巴东。

邓名猜得不错,文安之虽然想帮助冯双礼,但是他手头根本派不出军队,顶多派去一、两百人还未必济事,苦思再三也没有想出什么良策,一开始都想回信直言他爱莫能助了。后来文安之灵机一动,觉得邓名是个宗室,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所以就写信给建昌让冯双礼尽量坚持,同时急忙让邓名赶回奉节。

“此去建昌非常之险,老夫顶多只能给邓先生一百人,多了也无法避开重庆的耳目,而且行动也快不起来。”让邓名去一趟建昌对文安之来说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还有其他办法也不愿意让邓名去冒险,毕竟身在夔州军中邓名安如泰山,文安之实话实说道:“若是还有其他办法,绝不会麻烦到邓先生。”

“督师言重了,去建昌稳定军心我责无旁贷,”邓名刚和刘体纯谈过,知道他的战略核心就在重庆,而攻打重庆必须要靠西营的力量,如果建昌丢失那刘体纯的战略就宣告破产,明军也就会被困在三峡一隅:“事不宜迟,我这就准备出发。”

文安之一愣,他没想到邓名这么好说话,本来他担心邓名不肯冒险,还预备了一套唇亡齿寒的说辞——当然若是邓名坚决不去他也没办法:“辛苦邓先生了,我就挑选一百精兵陪先生一起去。”

夔州还有一些军马,虽然不多但是一百匹肯定有,文安之打算同时派一队船只运送邓名和他的护卫到重庆附近,等到达目的地后,邓名和护卫下船离去——比如在长寿一带,船队则折返奉节:“水手和船只两天内就可以准备好,邓先生绕过重庆后直奔成都,成都那里应该也还有一些马匹,几十匹肯定是有的,邓先生到那里可以换一些马,然后再去建昌。”

邓名先是说好,但想了想后又摇头道:“不用这么多人,我现在有十二名护卫,督师再挑十个壮士给我就好,这样准备起来应该能快些吧。马匹给六十多匹就好,我们一人三马,轮流骑乘速度会快得多,而且到成都也好换马。”

若是只去二十几个人,又少带三十多匹马,文安之倒是能在明天就准备好船只和水手,不过他有些担心:“人是不是太少了点。”

“关键不是我要到建昌嘛,一百人和二十人有什么区别?”邓名又想了下,直接跟文安之要人:“上次陪我从重庆回来的李千总勇猛过人,督师把他借给我用用,此外再给我六个人就好了,凑齐二十人,六十匹马。”

虽然明军中不少人还在观望局面,对未来抱有不切合实际的美好希望,认为机会总会出现,但邓名却知道南明即将覆灭,永历是他知道的最后一位南明天子,如果他不能改变历史,那永历就会逃去缅甸,随后清廷就会一统天下。现在邓名急迫地想做点什么,尽最大的努力去闯出一条不同的历史道路,因此比文安之还要争分夺秒。

虽然不知道邓名为什么这么急切,但文安之还是感到,邓名身上有一种很多年不见的朝气,努力去争取胜利的姿态也很能鼓舞人心,让文安之顿时感到事情大有可为,多日来心中的阴郁也清除了大半——前几天,文安之又像得知万县大捷前那样愁得吃不下饭,现在则是露出笑容,感慨了一声:“就是辛苦邓先生了,如此勤于王事。”

“督师啊,”邓名哈哈一笑,道:“这世上还能有比我更勤于王事的人吗?若是战事不利,我不是受害最大的吗?若是王师能够驱逐鞑虏,光复中原,还能有比我收益更大的吗?”

文安之也笑着点了点头,尽管他觉得邓名说的有道理,但依旧暗暗佩服。

两人更不多话,分头各自准备。

离开文安之的房间后,邓名被冷风一吹头脑忽然清醒过来:“什么叫没有比我收益更大的人?我明明不是宗室啊,大明中兴干我什么事?到时候我肯定装不下去了。唉,我这是装宗室都快装成真的了,骗人骗到都快把自己骗进去了。”

又走了两步,邓名心中又是一惊,停下了脚步:“我不是和文督师说过我不是宗室么?还向他反复说明我和烈皇绝无瓜葛,出使三峡也是和他搞的那个假韩王一样是为了安抚军心。怎么看他那表情好像还很赞同我的话?难道是他根本没信?依旧认定我是宗室。”

此时文安之在书房里回味邓名刚才的话,忍不住赞叹道:“要是天家子弟个个都像少唐王这样明白事理,大明又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大明若是没有了,宗室也不会再有任何地位,这么浅显的道理居然只有少唐王一个人看得清。”

“嗯……”文安之感慨了一通后,突然又有一阵疑云从心头升起:“少唐王刚才说,若是官兵驱逐鞑虏光复全国后,他是收益最大的?不对啊,明明应该是当今天子才对啊。”

不过这疑云在片刻后也就烟消云散,想起邓名那雄赳赳的样子,文安之脸上又浮起笑容:“我都七十七了,能不能看到官兵光复两京一十三省还不知道呢。三年前出仕的时候就想着不能辜负了先帝的恩典,只要大明中兴,我在九泉之下也就能心安了,到时候谁是天子和我又有什么相干?唉,真想亲眼看到王师光复神京的那一天啊,那样到了地下我也能去见悊皇帝了。”

……

当天文安之就把李星汉叫来,听说要把这样一个危险的任务交给邓名,李星汉立刻出言反对,劝文安之收回成命,但听文安之说邓名决心已定后,李星汉就慨然表示他愿意跟着一起出发。

在文安之和李星汉仔细斟酌其余六个人选时,邓名也把任务告诉了他的卫士们,周开荒还有九个和他一起在万县战斗过的同伴都表示愿随他奔赴建昌,而刘晋戈和袁象则同声反对,他们认为这不是身份尊贵的邓名应该去冒的险。

“先生身负重任,岂能自处险地?”刘晋戈和袁象的说辞都基本相同,总之就是邓名太重要了,如果非要建昌和邓名两者选一个,那他们肯定选邓名的安全第一。而且他们也不认为邓名不去建昌就一定有危险,用袁象的话说就是冯双礼都被朝廷封为庆阳王了,那他怎么也得有点本事,一定能够稳住建昌的形势。见袁象反对得如此激烈,支持邓名的周开荒也变得态度暧昧起来,不再出声支持邓名的决定,而是躲到旁边一声不吭。

“如果国家不存在了,我还重要么?”邓名知道这几个人都视自己为宗室,就摆出一副皇家的派头来——不得不承认,邓名觉得装皇家子弟确实能让人的虚荣心得到不小的满足:“袁将军和刘将军都是忠贞之士,为国无暇谋身,对我来说则是为国就是为自己,更应该不落人后才对。”

见袁象和刘晋戈还有再劝的意思,邓名便道:“我已经下定决心,若是你们还是不同意,那我就让督师把你们留在奉节,这次出行可能会遇到危险,我需要与我同心同意的兄弟伙伴,如果你们觉得不妥我也不勉强,总比路上再闹分歧好。我会再向督师要两个人,”说着邓名扫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周开荒:“若是周千总也不赞同的话,我就要三个。”

刘晋戈闻言大怒:“邓先生把我们的一番好意当成什么了?”

话才出口刘晋戈就发觉自己的态度好像有问题,他刚才苦劝邓名不要冒险是听从父亲和师爷的交待,可现在突然又想起师爷说过要“事君唯忠”,凡事不要和邓名争辩,更不要当出头鸟去反对邓名的决定——这交待明明是自相矛盾了嘛。

陷入困惑的刘晋戈话才说了一半就变成了哑巴,边上的袁象替他补上了后半句:“既然邓先生已经有此决心,卑职誓死跟随。”

周开荒没有说话,只是向着邓名重重一抱拳。

“好吧,都去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就要出发。”

……

当晚文安之就做好了预备工作,给邓名一行的干粮、武器也都再三检查,最后文安之还把邓名找来做最后的交待:“庆阳是蜀王的旧部。”

“哦?”邓名对这话有些不解。

文安之早就料到邓名不懂,后者在这方面闹出过不少笑话,第一次说到蜀王的时候邓名还以为蜀王是明宗室——其实蜀王被西营杀得绝嗣,永历把这个王爵封给了曾经的西营王子刘文秀,这还导致很多川军心中不满。

“蜀王和晋王有些不和……”既然文安之已经了解邓名是个派系一窍不通的人,现在就不会再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给他讲解起来。由于李定国软禁刘文秀到死,还把刘文秀的很多部下都归为“旧秦兵”——指他们是孙可望派,所以刘文秀的部将暗地里对晋王有意见。文安之的意思就是邓名到了建昌后,要多对冯双礼强调建昌对朝廷的重要意义,话中最好少提晋王李定国,免得惹冯双礼不快:“庆阳公忠体国,但……”

文安之说的话让邓名心里顿时又是一个疙瘩: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在意这个?

之前文安之就给邓名讲过很多类似的注意事项,他知道文安之在四川这个派系众多的地方做督师必须要注意这些,也很清楚文安之不厌其烦地给自己讲这些完全处于爱护好意,是为了明军的团结,但邓名还是不能不感到荒谬——不是觉得文安之荒谬,而是觉得这个时代还有南明实在太荒谬了,都已经被满清打得快要无立足之地,但门户之见却依然这么重。军队要分闯营、西营、嫡系;西营里又要分晋王系、蜀王系、秦王系;不仅仅是西营,闯营和嫡系里面也是乱七八糟的派系。

“督师放心吧。”邓名向文安之保证:“我一定不会在庆阳面前说晋王什么好话,也不会说要他坚守建昌保证晋王退路,免得他一赌气撤去成都了。”

文安之听出了邓名话中的嘲讽之意,不过他也知道这并非针对自己,他轻轻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重生之武道复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都市极乐后后宫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我有一剑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明末小平民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之铁血捕快 三国之现代魂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伐清 灰熊猫 - 伐清txt下载 - 伐清最新章节 - 伐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