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首页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前方高能 特工萌妃 国色生枭 灵剑尊 特工之回到清朝 武道凌天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 重生之宋武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宋武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五章 群星闪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六十五章 群星闪耀

“这个郭侃,真不愧是神人,在那种情况下居然还带了这么多的补给,真让人想不到。”李隽一想到郭侃又给他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头又大了,很是无奈,使劲敲着额头,额头发着砰砰的响声,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宋军和郭侃军对峙态势图,动都没动一下,好象地图是磁石似的。

廖胜功也是死死盯着地图,不无感慨地道:“郭侃用兵思维缜密,真的是滴水不漏,各个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想动他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皇上,臣还真有点狗咬乌龟,没处下嘴的感觉。”马上想到这样说不够恭敬,请罪道:“臣失言,臣失言。”

李隽挥挥手阻止他再请罪下去,道:“你说的一点没错,我也有这种感觉。按照我们的预计,郭侃匆促入伏,带的粮食顶多支撑十来天,没想到他用了这一手,就是足额配发也可以支撑一个月,要是减半配发,就是两月,再加上宰杀战马和一些特别措施,支撑三个月也没有问题。”

柳河子拄着拐杖,盯着地图,把李隽没有说出来的结论说出来:“所以,我们原本计划把他拖瘦拖垮,再聚歼的办法行不通,应该尽早解决掉郭侃,让老百姓重返家园,从事生产。”

这是境内作战,长期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大片良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极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为了对付郭侃大军,整个江南都调动了,老百姓给动员起来挖战壕不说,由于总兵力的不足,怕郭侃突围逃走,还动员了大批身体强壮的老百姓帮助宋军防守,这数目少说也有好几十万。几十万老百姓不能从事生产,对急需钱粮的南宋来说,问题真的很严重。

“柳将军,你就不要在那里说了,谁都知道我们总兵力不足,要想现在聚歼郭侃这狗汉奸,想想可以,要做起来还真没办法。”老将高达一想到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吃掉郭侃心里就不舒服,柳河子提到这事,他心里很不是味,免不了唠叨几句。

柳河子忍着心中的好笑,道:“高将军说得对,柳某不再说了。”

“你这个高将军,说也不让人家说。”李隽敲着高达的胸口,笑道:“你这是讳疾忌医。”

高达一跺脚,道:“皇上,臣一想到这事,头就大了。不是不让柳将军说,实在是不想听到。”

李隽笑笑道:“你真有得说。”

赵佥很有点兴奋地道:“郭侃狗汉奸把军队分成三种,第一参战部队,第二参战部队,第三参战部队,要第一参战部队每人带十斤粮,第二参战部队带二十斤粮,第三参战部队带四十斤粮,五十斤马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既保证了军队的正常推进,又保证了后勤补给,值得我们借鉴。”

他的话音刚落,黄汉马上表示反对,道:“这法子不对,也太苦步兵了。步兵哪里是步兵,纯粹成了脚夫,千万用不得。”他是步兵将领,维护步兵是他的天性,一想到郭侃那法子步兵最苦,自然是要反对。

郭侃的法子其实很简单,他把部队分成三类,按参战顺序叫第一第二第三参战部队。第一参战部队就是在军队推进时担负警戒,一遇到敌人能马上投入战斗的部队,一共有五万骑兵和三万步兵,骑兵要求每骑带十斤粮食,步兵每人也是十斤,这八万人就带了八十万斤粮食。十斤粮食对于作战部他来说,不算什么负担,特别是对骑兵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按:为了便于表述,也为了好理解,我就分成第一第二第三参战部队。骑:是古代的一个名字,是骑马和骑马人的合称一骑。)

第二参战部队就是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但按战斗序列来说,他们仅仅是第一参战部队的预备队,做好了准备,事实上一般不会投入战斗。一共有五万骑兵和两万步兵,每人每骑带二十斤粮,就是一百四十万斤粮食。

第三参战部队在军队推进时参加战斗的可能性为零,所以郭侃给他们的行军任务就是带足粮食,每人每骑四十斤粮食和五十斤马料,一共有四十万之多,就有一千六百万斤粮食和两千万斤马料。这批部队最是倒霉,成了脚夫。

郭侃这么做,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战斗,所有作战部队会把粮食放下参加战斗。等战斗结束,又负重开进。依他的判断,李隽的主力不会这么快就赶来,没想到给柳河子拦截了,导致他入伏。(按:对于步兵负重九十斤粮秣,加上装备一共有一百多斤,能不能正常行军的问题,以我的亲身体验,完全可以。对于这一点,朋友们不要怀疑了。具体原因我也不多说了,不然有人肯定会认为我在骗朋友们的起点币。)

在这外以,郭侃还做了一件让任何人都感到吃惊的事情,就是他居然在军中带了两万多只生蛋的母鸡。战马和人一样,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持久力,郭侃带上生蛋的母鸡是为了给战马贮备鸡蛋。(按:在我的家乡,在没有公路以前,所有的货物主要靠马匹驮运,赶马人每天除了带上一包玉米喂马外,有时还会带上一个鸡蛋。)

郭侃的军队纪律严明,不骚扰老百姓,这点在历史上有记载。当蒙古大军横扫中东时,其他军队抢劫成风,唯有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这是不想过多打扰老百姓,才自带母鸡。

经过郭侃这么一弄,在行军途中他就有接近两千万斤粮食和两千万斤马料,再加上后勤部门带的补给,粮食和马料接近三千万斤。要是每个士兵每人每天消耗两斤计的话,可以支撑差不多一个月。每人每天两斤,算得上是足额了,根本就饿不着士兵。

要是郭侃再减半配发,每人每天一斤的话,这时间就翻了一番,差不多两个月。要是采取特别措施,比如给短时间内不上战场的军队配发基本量,比如半斤,作战部队正常配发,再加上马奶,宰杀战马,支撑三个月问题不大。

郭侃这一手要部队自带粮食的作法,不仅李隽没有想到,就是对他很是了解的忽必烈也没有想到,以忽必烈想来,他仓促入伏,携的粮秣不会太多,竭尽所能也只能支撑两个月,没想到他却可以轻轻松松支撑三个月。

当郭侃入围后,宋军才发现这一情况,李隽一计算之后就知道要在短期内把郭侃拖垮再聚歼的办法行不通,想到战争拖下去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头不大都不行。

“皇上,这都是臣的错失,臣领罪。”柳河子一语道破郭侃的真实用意:“郭侃这狗汉奸是怕给臣的游击队袭扰才要粮食与军队一道走。”

确实柳河子所言,游击队在江南闹得很厉害,让伯颜吃足了苦头,要是把粮食与军队一起带走,柳河子的游击队袭扰他的后勤也就没用了。只要到了前线,建立起基地,把粮食存放起来就行了。

“柳将军言重了,游击战是我要你去开展的,哪里来的错失。再说,要不是你在敌后取得这么大的战绩,郭侃也不会轻易入伏。”李隽笑着安慰,分析着道:“郭侃这一手虽然稳重,也不能经常用,这毕竟会影响军队的推进速度。郭侃的意思是等到攻占无锡后,把无锡作为基地,粮食就存在那里,他的军队又恢复了作战能力,就可以和我们大战,只是他没有想到我们却给他设了一个套。”

廖胜功深表赞同道:“皇上所言极是。依臣看,郭侃对江南形势的把握比伯颜更准确,他很清楚,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才会带足足够的粮秣,想和我们打一场持久战。”

柳河子接着道:“郭侃这狗汉奸号称神人,对江南形势的把握确实让人不得不服。他不骄不躁,不疾不缓,整个军队推进的速度并不快,却象大海中的水一样,平稳却无坚不摧。要不是我们把他围起来了,现在的江南真不知是什么样子。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和郭侃这样的对手过招,确实比对付伯颜更吃力,臣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对于柳河子的话,没有人敢表示不同意见,和郭侃对峙以来,除了在突出部打了一个胜仗外,宋军也没有斩获,只能把战壕不停地向里挖,一点一点地压缩郭侃的阵地。他们人人都感觉到郭侃带来的威胁,一个弄不好,就会溃围而出,到那时,蒙古骑兵的优势发挥出来,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皇上,依臣说,赶快下令征召新兵入伍吧。有了更多的军队,到那时,哼。”高达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再往下说,其意思再明白不过,郭侃再也别想逃走。

李隽马上否决道:“我们可不能竭泽而渔啊。现在,我们的总兵力是不占优,不能在短时间内吃掉他。好在郑静和将军已经重新夺回了长江水道的控制权,蒙古人不可能再派来援军,江南无忧,郭侃已成一支孤军,不怕他逃上天去。”

高达心急地道:“皇上,那要等到什么时间去了。”

“你不要急,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了,郭侃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李隽笑着安慰心急的高达。

李隽这话有点玄乎,高达有点不明白了,道:“皇上,哪来的援军?”

廖胜功和柳河子对望一眼,柳河子笑着解释道:“高将军,你说郑将军往哪里去了?”

“他不是去安庆了?”高达的嘴巴一下张得老大,突然之间兴奋起来了,猛拍脑门,道:“我们的骑兵部队可以扩大啦!”想到扩大后的骑兵部队纵横驰骋的场面,都快跳起来了。

不能怪高达沉不住气,对宋人来说,骑兵是个既让他们羡慕又让他们妒忌的字眼,蒙古骑兵纵横无敌,打得宋军无还手之力,高达最想要的就是骑兵部队,最痛恨的就是蒙古人的骑兵,想到要是缴获郭侃的战马,组建起南宋自己的骑兵部队,那是天大的好事,比什么事都更让他兴奋了。

高达的话音才落,侍卫队长解晋报告道:“启奏皇上,李庭芝,张世杰求见。”

“快快快,有请。”解晋的话对于李隽来说无异于久渴之人望甘露,闻言之下大喜,话才一出口,马上改口道:“不不不,我们去迎接。”率先跑在头里,太高兴了,差一点撞在门框上了。

李隽正为总兵力不足,无法尽快解决郭侃发愁,李庭芝和张世杰求见,不用说自然是他们赶来江南了,这援兵嘛不用说,肯定是带来了。李隽这一喜真的是非同小可,没有扭家乡的秧歌,已经是很克制了。

廖胜功他们也是大喜,跟着跑了出去。高达自然是大步一迈,紧跟着李隽冲出去了。赵佥他们是一个紧跟一个地跑。只可惜苦了行动不便的柳河子,拄着拐杖一拐一拐地跟上,解晋忍着笑忙搀着他。

李隽赶到营外,只见张世杰,李庭芝的郑静和三人站在前面,在他们身后黑压压地站着上百身穿盔甲的将领,不用说他们自然是淮西淮东军的将领,张世杰和李庭芝带他们来面圣,一睹天颜。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张世杰,李庭芝和郑静和三人带领下,淮东淮西军将领向李隽行大礼。

李隽本来就没有要人给他叩头的习惯,乍见这么多将领到来,开心得不得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虚礼,道:“起来吧,起来吧。快起来。”双手把张世杰,郑静和与李庭芝扶起来。

将领们谢恩之后才站起来。

李隽把张世杰打量一番,只见这位名将依然精悍过人,只是脸上多了少许皱纹,很明显这一年主持淮西军务,独立面对蒙古大军日子也不好过,他费尽了心力。李隽拍拍他的肩头道:“张将军,辛苦你了。淮西能够保全,将军大功。”

“为朝庭出力,臣之本份,不敢言功。”张世杰不敢居功。

李隽看着郑静和年轻的脸庞,赞不绝口道:“郑将军,江南得以保全,皆将军之功。将军焦山一战,雪却一年前焦山一战的耻辱,大长大宋朝军威,扬我国威。”

张世杰自责甚深道:“皇上,这都是臣无能,请皇上降罪。”

李隽忙安慰道:“将军力战为国,何罪之有。胜败兵家常事,一年前朝庭在焦山一战中是败了,一年后我们不是赢回来了吗?将军不用放在心上。”

“皇上言重了,这都是皇上圣明,将士们拼死杀敌的功劳,臣无尺寸之功。”郑静和忙谦道。李隽所言并非虚语,要不是郑静和在焦山打败蒙古水军,重新夺回长江水道的控制权,天知道蒙古援军什么时间来到江南。即使李庭芝和张世杰赶来江南,要是忽必烈大举增兵的话,后果依然是严重得多。

“郑将军谦虚了。”李隽对郑静和谦逊的态度大生好感,看着李庭芝,只见这位名臣身材高大,很是英俊,按现在话来说,是一个美男子,要是往大街上一站的话,肯定会引来一片少女的尖叫声。可惜的是,在他英俊的脸庞上多了少许皱纹,破坏了原本的美感,双鬓已经见华发了。不用说,这都是长期没有得到朝庭支援,独自主持淮东军政事务操劳所至。

李庭芝,号祥甫,出生之日有芝生在屋梁上,有人说这是吉祥征兆,就给他取名庭芝。仪容不凡,少有伟才,远胜常人。十八岁那年,预言守随的南宋官员会激起民变,劝告家人迁走,在他再三劝说下,家人才不情愿地迁走,后来随地果然发生了民变,别家都倒了霉,他家却因听了他的话迁走才避免于难。

历任南宋要职,就是贾似道也对他青眼有加。扬州地处前沿,遭到蒙古军队的进攻,朝庭议守扬州人选,理宗就说没有比李庭芝更合适的人选,于是李庭芝成了唯一人选去到扬州这前沿之地。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已成危地的扬州才转危为安。

当临安给攻下后,谢道清在押去大都的路上,曾派人劝李庭芝投降,李庭芝严辞拒绝,说:“只听过受命守城,没听过受命投降。”后来,谢道清又派使者持她手书来招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直接命人把使者射杀。

尽管城里粮尽,军人已经把自己的儿女杀了煮着吃了,感于李庭芝的忠义也没有人有投降的打算,仍然是力战不休,阿术在扬州坚城下费尽了心思,始终拿他没有办法,要不是叛徒朱焕投降的话,打下扬州还不知道到什么时间。李庭芝得到城破的消息时,想跳到莲池里淹死,由于水浅淹不死,给蒙古人俘虏,阿术多次劝降都给他拒绝了。叛徒朱焕说扬州之所以难以攻下,给蒙古军队造成重大伤亡,都是李庭芝和另一个力主抗战的将领姜才的过错,把李庭芝和姜才给杀害了。

一提起南宋名臣,人们就想到文天祥,那是因为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其实,李庭芝的气节一点不在文天祥之下,要说到军政才干的话,李庭芝比他杰出得多,正是他的努力,才把阿术几十万大军牵制在扬州之地,阿术攻打扬州可以说用出了吃奶的力气都打不下来。

李庭芝还有一个为人称赞的品德,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人才,很喜欢提携后进,只要有才,给他发现了肯定会重用。

对李隽来说,李庭芝这个人的大名是早有耳闻,还是如雷贯耳。李隽读史读到李庭芝传为李庭芝的忠义感动,忍不住唏嘘,慨叹“生平不逢此人,诚人生遗事”,早就想一睹他的尊容,没想到竟然成真,心中那个激动就是不笔墨所能说得清的了,比起当日见到文天祥这位千古名臣时的心情还要激动,大叫一声:“祥甫!”一下子把李庭芝抱在怀里,抹着眼泪道:“祥甫,终于见到你了,我好高兴。”

李隽这作法不要说在礼法制度极严的宋代,就是在现代一个上级如此对待下级恐怕都会有人指责说不合理,有损他的身份。可李隽实在是激动,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对于李隽这种真情流露,廖胜功他们哪里敢有李隽不合礼法的想法,心里唯有感动,心想皇帝对臣子如此厚恩,不是说在宋代,就是在历史上也多不见。恐怕只有光武帝刘秀在得知大司马吴汉病逝后的痛哭能与之相比了。一个个都偷偷抹着眼泪,很是激动。

对于李庭芝来说,当年离开临安时,宋度宗一副病体,弱不禁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那是御女过多所致,论到政事更是让人寒心,是非不分,黑白不辨,只知道与一干妃子享乐,到处寻花问柳。现在的李隽往那里一站,就有一股精悍之气,身上的霸气更是透体而出,不用看,只用感觉就知道这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有道之君,心里那个激动就不是笔墨所能说得清的了。

李庭芝万未想到李隽有这种举动,先是一惊,后来也是拥着李隽呜呜地哭了起来了。不是李庭芝脆弱,实在是他凭一人之力苦苦支撑扬州的局势,其中有多少辛酸,有多少苦楚,不是亲身经历者谁也无法说得清楚。乍见李隽如此真情流露,多年积郁在心中的苦楚一下子全涌上来了,好象决堤的江水,一泄千里,不可收拾。

一君一臣,当着群臣之面,哭得天昏地暗,在历史上恐怕是第一遭了。

李隽之所以这么激动,实在是他对李庭芝这个人很是钦佩,凭一人之力苦苦支撑危局,让蒙古人束手,在南宋历史上仅此一人而已,任谁读了《李庭芝列传》都会感动得流泪。李隽是个真性情的人,给李庭芝一哭,也忍不住哭得天愁地惨。

南宋能有现在这局势,李庭芝功不可没,正是他把蒙古人很大一部分兵力牵制在扬州,使得忽必烈不能出动更多的军队猛攻江南。在没有得到朝庭补给,没有得到朝庭一兵一卒增援的情况下,依李庭芝一人之力力抗蒙古数十万大军,其中的艰辛,廖胜功他们是带惯兵的人自然是想象得到,都是以泪洗面。

高达和李庭芝很熟,扑过去抱着李庭芝泣道:“祥甫,祥甫,我们又见面了,我好高兴。”

李庭芝的眼泪象断线的珍珠一般落下来,不住地点头。

正在君臣哭得不可开交时,解晋来报:“启奏皇上,张珏将军求见。”

张珏是南宋镇守四川的名将。自从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以来,四川就遭到蒙古猛攻,大部分地区都丢失了,形势每况愈下。余玠奉命守四川,提出“以山制骑,控点不控面”的战略,才使得四川形势一度好转。

但是,四川因与临安相去太远,朝庭是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来顾及四川,四川至今还在南宋手里,没有给蒙古人拿下,张珏这个四川守将的功劳至伟。

李隽一听这话,忍不住大喜,抹了一把眼泪,道:“快,有请张将军。”脸上还挂着泪水,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要是个女人的话,肯定会是梨花带雨,都不知道他是在哭还是在笑。

李隽话音一落,一员虎将,身材高大,带着四川一众将领大步而来,脚步沉重有力,踩在地上不断发出咚咚的响声,好象在打鼓。

“好一员虎将,不愧虓将之称。”李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张珏赞不绝口。张珏号称“四川虓将”。

据《宋史?张珏列传》记载,张珏“魁雄有谋,善用兵,出奇设伏,算无遗策……士卒必练,器械必精,御部曲有法,虽奴隶有功必优赏之,有过虽至亲必罚不贷,故人人用命。”这又是一员良将,他来了江南,自然是带来了援兵。再者四川军队和蒙古军队打了几十年,始终不处下风,都是精锐之师,必然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乍得如此力量,李隽想不高兴都不行。

不仅李隽高兴得很,就是高达,廖胜功他们也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臣张珏参见皇上。”张珏向李隽行大礼,声若洪钟。

李隽忙把他拉住,道:“君玉,快快免礼。”君玉是张珏的字。李隽笑呵呵地看着这位进了《忠义传》的虎将,赵看越爱,越看越喜欢。

张珏最后被俘,被押解到陕西,碰到一个朋友,数说他为南宋尽忠不值,张珏想不通,在茅厕里用弓弦把自己绞死了。

如今,在李隽的率领下,李庭芝,张珏这些人的命运将与历史大不相同,他们的悲剧将不再会上演。

李隽的目光从张珏,李庭芝,高达,廖胜功,张世杰,赵良淳,黄汉,郑静和,赵佥,柳河子,黄胜材等人脸上掠过,说不出的欣慰。回想起一年前初来这个世界时,南宋面临的情况是何等的艰难,不要说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就是人才方面也是凋弊不堪,无可用之臣,无可遣之将。只能依靠张世杰,文天祥,赵佥,赵良淳,高达几人苦撑。就是文天祥,还是自己要赵佥从蒙古军营中救回来的,至于高达更是急召回来的。

现在的情况与此大不相同了,张珏,李庭芝,高达,廖胜功,张世杰,赵良淳,黄汉,郑静和,赵佥,柳河子,黄胜材,再加上远在临安的文天祥,身在广州的陈宜中,福州的陆秀夫等人,可以说济济一堂,群星闪耀!

《诗》云“济济多士,爰成大功”,正此谓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渔港春夜 福艳之都市后宫 乙木修仙录 退下,让朕来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蝉动 朔明 绍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之铁血捕快 三国之现代魂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 重生之宋武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宋武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