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釜中囚

首页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王牌进化 寒门状元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中华第四帝国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釜中囚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全文阅读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txt下载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八十七章 传说中的后起之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一个传说顺着汾水极速南下:太原温氏谋刺刘平难,被南阳张氏灭族了。

刘平难是谁

长沙定王之后,十七岁的大汉中郎将。

十六岁时起兵清君侧,率五千骑兵以少胜多,歼灭了北军五营,陛下非但不怪罪,反而封官进爵。

张车骑征调在前,张刺史杀人在后,南阳张氏要投资这位少年俊杰了。

何以见得

“明白人”讲话了,凉州贼入宼三辅的时候,尽是苦战,不见征调刘平难,等击退贼人该追杀了,张伯慎非要征召这位少年俊杰,皇甫义真还跑出来力挺,你想想,这里面有内情,懂了吗

懂了,懂了!

“明白人”又多了一个。

谣言传播不止,“明白人”越来越多,刘襄就被吹嘘成了名将种子,下一代的领军人物,一副政治明星的样子。

这位传说中的后起之秀,现在正在挠头。

大军到了临汾就不能再沿河行军了,汾水到了这里就调头向西,往龙门山而去,沿途都是山陵、险滩,不适合骑兵行进,得改换陆路,去河东郡的郡治安邑,在那里获得第二批补给,然后沿大路去长安。

可船里还有四千多石粮食,六千多束草料,扔了可惜,想拉走大车又不够。

随军的民夫也不想回去了,跟着安平军南下的这些天,顿顿能吃饱,还没人虐待,干脆不走了,准备投身混饭吃。

迎接大军的临汾县令抖得跟筛糠一样,听说这位中郎将就是因为军粮的问题,三百多颗人头落地,郡望之家都灭族了。现在自己也赶上了军粮问题,虽然不需要临汾供应粮草,可拿不出大车,军粮无法运输,这也是问题啊。

他感觉脖子发凉,项上人头不保。

其实刘襄的要求不高,四五百辆大车而已,临汾水运发达,商贾云集,这点大车完全不是问题。

奈何县里刚被贼人劫掠,大车一辆都没剩下。

临汾北边四十多里,有一处东汉末年标志性的地名:白波谷。那里就是白波黄巾的起兵之地,现在张白骑还没揭竿而起,可白波谷一直是盗匪盘踞之所,山谷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又靠近汾水,方便劫掠行船的商贾,天生的贼窝子。

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股盗匪,他们自己也数不清,反正天天在火并,今天数完,明天就不是这个数了。

但是,来临汾借粮的时候,他们就很团结,一窝子一窝子的聚在一起,铺天盖地的就把城围住了。那些盗匪也懂得涸泽而渔的道理,临汾破败了,他们也得饿死,所以只借粮不攻城,往来商贾只要交了过路费,就不会大肆杀戮。

当然,每年也有不少的愣头青,抛尸在汾水之上,增添了白波谷贼人的凶名。

刘襄来得不凑巧,大车都被拉走了,新作的数量不够。

等等吧,临汾百姓出了名的擅长制造大车,做得又快又好,新作的车上还有几年前的记号。

临汾的那些破事他不想理会,也不会像个小傻子一样去剿灭白波谷,不说以后的张白骑是潜在的盟友。

单说现在,当地人也不会喜欢白波谷覆灭,这可是他们的财路,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当地人不想剿,外来人剿不了,白波谷这个河东郡的腹心之地,离洛阳只有四百多里的要害所在,就这么一直存在着。

所以说,存在即为合理,有很多人需要它呀。

果然如刘襄所料,临汾人特别会制造大车,两天之后五百辆大车凑齐,大军即刻出发,直奔安邑而去。

在安邑补充了六千石粮食,一万两千束草料,征调了一千大车、两千民夫、一千五百匹驮马,因为安邑靠近盐池,他又征调了一千五百石的粗盐,能把全军上下都腌制一遍。

一切都很顺利,他提出来的要求都被满足,想找个撒泼的机会都没找到,大汉的官吏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怀揣着满心的不甘,带着一脑门子的雾水,三千五百骑兵,三千民夫,一千五百辆大车,四千匹战马,五千匹驮马,载着一万石粮食,一万八千束草料,一千五百石粗盐以及酱菜、药材,大军出营,奔长安行进。

骑兵、车队向西急行,掀起一路风尘,在蒲坂津征集船只三百艘,调头沿黄河南下,在风陵渡口渡河。

风陵渡就是金庸笔下郭襄见到杨过的地方,也是渭河汇入黄河的所在,虽然两河交汇,但水流并不湍急,适合摆渡。

到了黄河南岸又得弃船,这里是秦岭的地界,往西就到了华山,南北二十里,东西三十里,地形险峻无法沿河行军,得去桃林塞才能通行。

桃林塞就是潼关,再过十年,曹老板为了抵挡西北的各路军阀,就在这里修建了潼关。

潼关真的很难走,路径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辆大车通行,车队就跟沙漏里的沙子一样,一点一点的通过关口,耽误了两天时间才走出三十里的山道,到了华阴县。

所有人都很累,刘襄在华阴驻兵修整,通告全军安静休息,不可招惹是非。

这里是弘农杨氏的祖地。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三国历史里面他们家最出名的就是杨修了,但杨修只是名气大,成就比不上他的祖辈。

杨氏最有名气的应该是杨宝,成语“结草衔环”,其中的“衔环”,说的就是杨宝的故事。

传说杨宝九岁的时候,在华阴山北见到一只凶恶的大鸱鸮咬伤了一只黄雀,后又被一堆蚂蚁团团围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杨宝起了恻隐之心,救了受伤的黄雀。

他将黄雀放在箱子里保护,又用黄花喂养,直到伤好之后才将其放走。

后来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以白环四枚赠送给杨宝。

此后,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均如黄衣童子说的那样,“四世太尉,德业相继”,全都官至三公,成为了传奇。

这就是衔环的故事。

杨修是杨彪的儿子。

看着找上门来的杨修,让刘襄有一种成语典故就在身边的感觉,就好像电视剧里面的古人,敲开了你家的大门,问你中午吃的是面条还是米饭一样,很奇妙。

奇妙的是感觉,不是杨修这个人。

杨修很骄傲,不只是出身高贵的那种目中无人,还有常年智商碾压所养成的,俯视别人的傲气。

虽然这个小屁孩的身高只到刘襄的肩膀,但他总觉得杨修在居高临下的审视他。

很不爽。

刘襄心里不痛快,杨修心里也不高兴。

最近他听到了一种说辞,说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里,出了个领军人物,他原本不屑一顾,二三十岁的老家伙,有什么可比的。

可听说只比他大五岁的时候,他就坐不住了,想要见识见识,也是天遂人愿,刘襄率兵在华阴修整,杨修就找上门来了。

“众人皆言刘宜程为年轻一辈之翘楚,吾特来拜望。”

“翘楚何意”

杨修有些不屑:“不学无术,翘楚乃魁首之意。”

“魁首什么意思”

这人不识得文章典籍,粗鄙不堪,当真让人失望,杨修有些不耐烦了:“魁首乃是首位第一人。”

“噢,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刘襄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那你认为谁才应该是第二人”

杨修一扬脑袋:“自然是我。”

也不怎么聪明啊,刘襄挑了挑眉毛:“既然汝自认第二,那我就勉为其难,做个第一好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重生药王 佛子天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误嫁豪门,闪婚大叔宠爆了 人族镇守使 斗罗龙王传说之三龙鼎立 武神至尊 抽烟喝酒搞女妖,你管这叫圣僧? 三体 至尊狂妻 赵氏嫡女 全球高武 精灵之黑暗崛起 九爷又挨家法了 混沌吞天诀 晚安,总裁大人 诸界第一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谍影:命令与征服 武炼巅峰 重生三国之中兴大汉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蝉动 明末小平民 崇祯十五年 覆汉 
最近更新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我乃边军一小卒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釜中囚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txt下载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新章节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