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

特别白

首页 >> 顺明 >> 顺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抗日之英雄传奇 大魏宫廷 朕就是亡国之君 
顺明 特别白 - 顺明全文阅读 - 顺明txt下载 - 顺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一十五章 回程 徐州宴 临清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百一十五章 回程 徐州宴 临清乱

在战时被那位东昌的王知府送来的急报,看起来在胶州营核心部门那边真不算个大事,李孟一行人的座船行至砀山,快要到徐州的时候,东昌府临清城那变乱的详细经过才送了过来。

船走的不慢,不过李孟大胜顺军,闯王率残部三千溃逃的消息比这船走的更快,尽管这船队仅仅是在几个大城镇补给,可沿途的乡绅官吏,都是要拜会齐国公,至不济的也要劳军协助。

不管今后如何,最起码现在的北方,齐国公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是形成,而且是绝对优势的独大,如此大功,齐国公接下来可就是齐王了,没准还会再进一步……

从前观望或者是表示的不够,现在再不上前去做什么,那将来可就会麻烦了,树倒猢狲散是一说,这树大起来的时候,无数猢狲争着靠前,却也是常态。

在河上的李孟船队自然不可能寒了天下人的心,大部分人是没资格见到李孟的,不过李孟还是经常等人到了一定数目之后,就在岸边寻一块空地,集体的见面,客气安抚几句,这对于这些拜见者来说已经算是难得的体贴下情。

而那些送来东西劳军的,胶州营也不回推拒,直接是收下来,并且记录奉献者的名字,然后承诺肯定会被大帅看到。

船队走的慢不说,李孟和下面一干人真是疲惫不堪,这样的见面完全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胶州营的控制区,投靠在胶州营这边,或者是站队下注的,早就已经是做好了选择。

现在才过来的,都是些观望和首鼠两端的人物,可这些人也不是少数,目前这样的局面下,还是要让他们安心。

李孟身为齐国公也不光是纯粹的军事统帅,他还有其他的身份,这样的礼节性政治活动,他必须参加不能有什么怨言。

这比打仗要累太多,每日里脸都要酸掉了,过了砀山,就是徐州境地,在徐州走漕运去兖州,这段路程相对要轻松些。

这边是完全的胶州营控制区,每处能来恭贺的人都是有定制的,大家欢欣鼓舞庆祝就是,而且前面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说是哭笑不得,比如说河上送劳军物资的船只太多,结果阻碍兵船前进等等。

进入徐州境内之后,大家都是松了一口气,徐州军副将,现在的中原军副将高科,已经从寿州快马赶到了徐州,在那里调集徐州军驻守在凤阳府和徐州的人马,准备去往河南和陈六汇合。

一直是在扬州府的平南将军马罡也是赶到了徐州,他现在负责了南直隶江北地的驻防,这差不多也是一省之地,而且要比河南富庶太多,也是重任在肩,还是有些事情要请示李孟的。

也不知道李孟是如何想,到了徐州之后,在原来当地卫所的清军厅把各级军将和幕府中的文人都给聚集起来,摆上酒席,然后才请砀山就汇合的信使出来讲述。

众人都是有些摸不到头脑,后来亲信人才估摸着可能是大帅这一路上太累了,所以想听听故事来消遣。

还真别说,一干人等,就连新近归降的郝摇旗和牛佺都很有兴趣,山东地方自从六府全被李孟掌管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说出过乱子,这次居然在临清州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民间作乱不是外来的势力。

到底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这乱子又是怎么被平定的,这真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大家都琢磨着找个乐子。

十月二十八的这天晚上,清军厅周围早早的清场戒严,亲兵卫队和当地的驻军联合做了一番清理,并且进行了布置。

屋内则是从海州那边调来了一整套的酒楼班子过来伺候,这算是胶州营出征众将难得的休息时间,等到开席,李孟端着杯酒站起来,扬声说道:

“此战之后,大局已定,各位随我南征北战,辛苦了,李某敬诸位一杯!!”

这番话要是旁人说,肯定会被认为是无礼或者是荒诞,这等大战,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换来如此淡淡的感谢,岂不是要寒了下面的心思,可李孟这边不同,大家很少记得大帅会主动说什么感谢的话语。

今日这话说的尽管淡漠,可在胶州营这么多年之中,却是难得一见的感情深厚的感谢了,下面的将领们真是有些感动,齐齐的站起,端起酒杯,齐声恭祝说道:

“大帅威服天下,卑职(下官)等岂敢居功……”

这话也是发自肺腑,在座诸人,没什么大才,全是凭借李孟一人构建了这体系,大家不过是在这个体系中跟着上升罢了,没有李孟,就没有这些现在名震天下,已经注定将来在天下占据重要地位的武将文臣的今天。

李孟喝了这杯酒之后,说了句“随意”也就坐了下来,众人也就跟着放松下来,大帅的酒量很大,可却不愿意多喝,众人也都知道这个习惯,所以没有人过去打搅,也知道大帅的性格,下面的人也不拘束,既然是在这个酒场上,那也就放开了,一会的功夫,清军厅的气氛就很热烈。

李孟那张桌子,只有马罡、高科,还有在下午赶到的方家老二方应仁,现在的扬州府同知,本来厘金局的主办孔三德也想赶过来,不过现在河南那边需要大笔的钱粮物资,孔三德和灵山商行侯山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只能是放弃了这个巴结的机会。

四个人坐在这里,实在是冷清,按照规矩,亲兵统领黄平和胶州营主簿袁文宏是没资格坐在这里的,李孟也是让他们坐了下来,还有炮队统领郭梁本来也是在其他的桌子,也被叫了过来。

不过这郭梁却是个没心没肺的角色,本来在其他的位置上闹酒闹得正欢,来着桌子上冷冷清清,大家都非常拘束,索性是嬉皮笑脸的跑了,他的性子大家也都知道,也就是跟着笑笑罢了。

马罡是胶州营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坐在李孟身边,说的话也就旁人多了点,所说的都是两淮之地的事情,但也不必避讳那方家的方应仁。

“马罡,陈六那边在河南,南直隶之事,要你独自的支撑,正月过后,你就开始扩军吧,苏北军改为两淮军,可以扩充两万。”

听着李孟淡淡的说话,袁文宏那边已经是摸出了纸笔记录,这军将的位置上,手下的兵丁越多自然是越好,马罡脸上有几分喜色,稍微琢磨了下,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开口侃侃说道:

“大帅,兵源之事,下官准备从下面几处抽取,还请大帅看看合适不合适,河南流民曾有流窜入淮的事情,为他们所设的屯田田庄护庄队已经做了几年,都是好兵苗子,可以抽取,再就是庐州府一带,地方上有不少是革左五营的散落兵马,尽管现在都是良民,可也是见过厮杀的青壮,也是可以用的,再有就是淮安府和扬州府的武装盐丁,他们多是本地青壮,也是可用的,这些人出两万兵不成问题。”

马罡和张江、张坤等人都是大明的世代军户出身,对于军队的一些规矩都颇为明白,很多事情坐起来也很有章法,这一点是李孟颇为欣赏的,当然,赵能、陈六、王海等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

李孟点点头,对马罡提出的这个建议很赞许,看来在陈六被调往河南之后,平南将军马罡自己也是考虑过接下来两淮驻防的问题,李孟开口说道:

“回头尽快把公文写出来,报到国公府那边去,让征兵一事尽快的开展。”

两人在这里说话,边上的方应仁也是大家子出身,只是在微笑着看场内诸位军将头目的吆喝斗酒,不过听马罡的对武装盐丁的提议,还是忍不住眼角抽搐了下,不过他养气的功夫高深,所以没人发现他的神色变化。

两淮的武装盐丁和山东的武装盐丁不同,山东的武装盐丁多是胶州营退下来的兵丁和地方上的地主乡绅子弟,他们这些人是本乡本土的武装,各级的头目都是胶州营的老兵,对李孟忠心耿耿。

而两淮的武装盐丁则不同,两淮盐商把淮盐行销天下,富可敌国的时候,出于种种考虑,也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尽管是民团和乡勇的性质,可在训练和装备上,甚至都要超过了当地的明军。

这是盐商们自己的盐丁,这股武装力量,在胶州营进入到这里后,自然是不允许存在的,不过胶州营和两淮盐商的关系是合作者,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绝,所以各个盐商的私人武装尽管不允许存在,可没有取缔,而是采取改变的方式,让他们成为两淮的武装盐丁,尽管是从盐商们的私人武装变成了名义上属于胶州营的武装。

可这武装的经费和人员组成,都和当地的盐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盐商们在两淮的武装盐丁中还能保持影响力。

所以在有些细微的事情上,山东派驻在扬州府和淮安府的官员还有些指挥不动,其中最大的几股武装盐丁,自然是属于方家的。

尽管方家对胶州营忠心耿耿,可心里面难免没有把这些力量当成关键时候的自保的工具。

但马罡这个提议却是让方家的想法彻底破灭,胶州营从护庄队和武装盐丁中抽调人手补充力量,这本来就是山东的规矩,平南将军马罡这么堂堂正正的拿出来讲,旁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方应仁的情绪转的倒也快,从前对李孟的投资还算是赌博的话,现在来看已经是赌对了,方家今后的荣华富贵都是不用操心,也不用养什么私兵自保了,在李孟这等人面前还是少玩这等小把戏,要不然真是要粉身碎骨。

想明白这点,方应仁也是放松下来,接下来就是琢磨,方家是不是应该主动拿出笔银子来劳军,要是等到对方张口,可就不美了。他也有个想法,就是马罡和李孟当着他的面讲这个,是不是故意,不过这些想法迅速的就被抛在了脑后。

看见自己的建议,大帅是个赞赏的态度,马罡也是放心了,又是闲聊几句,也就不再说话。

为上位者无私事,本来是场放松的宴会,李孟却是清闲不得,这边马罡说完,边上的高科又靠了过来。

“大帅,在卑职这边得到了调拨命令时候,驻守在凤阳的漕运总督马士英遣散了手下五千余兵,他现在一共也就是七千左右的兵马,并且给卑职这边发文,说是力量不足,请求卑职这边派兵马协防。”

听到这话,李孟愣了下,随即想起马士英的种种,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大明的官员之中,也就是这马士英是个灵醒的人,他倒是早就决定应该站在那边,不过是自家的位置太高,不好明白说话罢了,凤阳那地方,除却是大明的皇陵所在,位置上不值一提,高科你既然去了河南,那这边的事情就安排给马罡做了。”

高科连忙站起来领命,李孟随机和黄平说道:

“找人去写封信,送给那马士英,说他的心思我知道了,让他不要着急,不过,本公以为他这样的大才,却只能是在凤阳驻守,南京才是更加重要之地……”

李孟话中的意思,大家都是明白,想必那马士英更加有数,那边袁文宏到现在还没有吃一口喝一口,笔下始终是不停,已经是写出一份递给了黄平,亲兵统领黄平也是告罪一声转身下去了。

除了这一桌在谈论要事之外,其余各个桌子都已经是闹得厉害,一帮人吆三喝四,彼此劝酒敬酒,高兴异常。

四下看看也就是坐在角落里的郝摇旗和牛佺相对的有些不合群,他们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李孟转身叫来一名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多时,那名亲兵领着一位盐丁打扮的人走了过来,李孟点点头,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抬起手臂向下按了按。

尽管方才还是热闹异常,不过李孟这个动作之后,很快就是安静下来,李孟扬声说道:

“诸位不知,大军在河南征战的时候,东昌府临清州却出了点小乱子,有邪教在临清州作乱,未过当日即被平定,今日里大家兴致高,就特意请人过来给大家讲讲,大家就当个故事来听,乐呵乐呵。”

李孟这边说的很简单,可下面却一阵骚动,除却极少人之外,这个消息根本没有人听到过,很多军官都是愕然,等听到“未过当日即被平定”那句话之后,这才是安定下来,听到大帅说的轻松,好像是平素里请人去听评话一般,众人的兴致重新又是高涨,不过屋子里却是安静了下来。

那名盐丁本来是被派来给大帅讲述经过的,选的倒是个口舌便给之辈,没想到来了这边,却要和这么多的军将讲述,一时间有些紧张,不过说着说着,也就是渐渐的放开了,还真是个故事一样。

临清州在胶州营没有崛起的时候,就是山东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城内城外人口几十万也是个大州县。

这几年济宁的关卡枢纽,胶州的私盐和外洋贸易纷纷发展起来,临清州也不是那么显眼,不过底蕴仍在,他本来就是漕运在山东的第二个枢纽所在,算是山东和北直隶之间连接节点。

北直隶的繁华大城,所需要购买的各色货物,从日常用品的杂货,到利润极高的南货和西洋货物,都是通过临清州中转。

灵山商行在山东分号设置,有几个特殊的点,就是济宁州、济南、胶州还有临清,这四个地方济南尽管是总号,可仅仅是居中调度,要说是货物储备,现金流量还有在山东商业体系的重要性,总号就排不上了,临清州反倒是排在了第二位。

晋州的柳家早早在临清开设了大商行,灵山商行这种地头蛇,八闽商行这种巨无霸自然不必说,在大同总兵陈永福血洗了平遥之后,为了表示一种态度,山西的豪商大富也都纷纷的来这里开设了分号。

这些晋商当时的意思是表示对李孟的臣服,如果胶州营又需要,这些分号随时可以划出大批的银两供应军队。谁想到来到临清州,居然是大把大把的赚钱,这才是变得死心塌地起来。

临清州这么富庶的地方,而且又不是在李孟手中才富起来的,城内的居民百姓对于李大帅的忠心和敬服,比其他地方可是差了许多。

满清鞑虏第四次入关的时候,大军从临清城下经过,直扑济南,这是临清城内的居民遇到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可也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城内的居民也是感觉不出来胶州营是怎么保护了地方平安。

反倒是许多乡间的地主被剥夺田地之后,进入城内过活,对胶州营的屯田田庄政策颇有怨言,这直接也是影响了临清州居民对胶州营的观感。

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上,临清州在满清入关之后被攻破城池,满城平民被屠,史书上记载,被杀百万,是极大的惨剧,可在这个时空,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居民也谈不上什么感恩之心。

在清军厅中讲述的这名信使很是会调动人的情绪,先不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说临清州对胶州营的态度。

下面的军将已经有些怒火,加上方才吃酒,脑子不太灵光,已经有人低声骂了出来,那信使很是满意这个效果,这才是进入了正题。

临清州内有户姓景的大户人家,家中三代单传,这一代老来得子,景大少爷那真是被当成了宝物一般的供奉,娇生惯养自然不必说,百依百顺也是理所应当。

这景大少爷和平常人倒也不同,别人喜欢酒色,他喜欢修仙,家里的银子也不知道被那和尚道士骗去了多少,也不去打理家中的生意,也不去传宗接代,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活活的把自己的父母气死了。

没了父母管束,这景大少爷更是无法无天,偏生是运气不错,家中的几个管事账房又算是勤谨实诚,家业没有被败下去,反倒是做大了不少,这一来二去,也不知道谁和大少爷说的,说是大少爷之所以如此幸运,那是佛子转世,有神灵庇护,这才是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的。

佛子降世,这可不是正经的寺庙讲的东西,说这个的,也就是罗教,世人俗称的白莲教,山东这一支则是被叫做弥勒教,这些教门都是蛊惑愚民村妇耗尽家产,要不就是趁乱起事妄想着天下的邪教。

山东各处,村镇之间有护庄队,城池之中是武装盐丁,再不济还有各路的驻军,暗地里又有清查司的密探,层层叠叠,根本不可能有邪教生存的空间,也就是在东昌和兖州两府还有存在的可能。

景大少爷这种有钱有信教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目标,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景大少爷已经是弥勒教副教主了,弥勒教的教主、圣女这类的人物,自以为找到了大金主,可以把这个景大少爷玩弄于股掌之上。

谁想到这位大少爷也是有手段的,也不知道是看书看糊涂了,还是看聪明了,讲究个人心不可测,讲究什么杀伐决断,一晚上,请那弥勒教的上下头目吃酒,埋伏下些早就联系好的山寨强人,在喝多的时候,进去全都砍翻了,撞在麻袋里埋在自家的后花园中当肥料。

这次之后,他景大少爷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弥勒教主,大家都是恭敬的叫一声景教主,因为这设宴之事,更被人称为有成大事的能耐,有王者之气,高深莫测,莫非真是佛子转世等等的说法。

偶尔有些狠手段,并不说明这人是如何的大才,不过景教主此次却把周围的人全给吓住了,弥勒教不过是些装神弄鬼想要求财的神棍,本来想控制住这景教主混个吃喝,谁想到缺遭了别人的手段。

这景大少爷坐了这样的事情,又当上了教主,心中已经膨胀的厉害,他家中豪富,又有弥勒教的地下网络,一时间居然在临清州甚至是东昌府的地下世界之中称王称霸,这又让不少混不下去江湖强人,破落的锦衣卫,被李孟打压逃窜的盐枭们主动过来投奔,一时间势力也是滚雪球一般的越来越大。

佛子转世,那是要当皇帝的,罗教供奉无生老母,可也经常是用佛子诞世来忽悠人,景教主把那颠三倒四的弥勒教义看多了,自己的脑子也就糊涂起来,觉得自己可以当皇帝了,而且这山东大好基业,偏偏那李孟治理的天怒人怨,如果自己起事,想必是万民景从,夺了这基业,自己来取天下当皇帝。

的确是脑子糊涂了,他身边的人,都是仇恨李孟和山东各项政策的失意者,还有些原来山东锦衣卫的破落户,这都是和李孟不共戴天的人,自然不会在他的面前说什么李孟好话,每日间恨不得把李孟抽筋拔骨。

景教主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山东的天翻过来,自己来做这个江山,他这一举旗号,更多的匪盗、破落士绅官吏、亡命之徒过来投奔。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山东盐帮无能,弥勒教里的那些锦衣卫出身的教徒,对如何对付盐帮的清剿和官府的盘查都有系统的一套,加上地下教门秘密传教多年的经验,居然就这么避开官府和清查司的监视发展了起来。

不过也就是在东昌府一地还有些规模,每次到其他地方,总是会被连根拔起,如果不是景教主心狠,及时舍弃了些卒子,恐怕早就是被发现了。

这次李孟率大军出山东,去和河南的闯王决战,消息隐藏的很好,可军队调动瞒过本地百姓却很难,被这弥勒教知道了消息,他们也会盘算,山东几万兵,流贼几十万兵,就算是山东兵强,也要打上几个月。

相持的时间之中,山东防御空虚,不正是起事的大好时机吗,这个打算倒也是合情合理。

一切准备就绪,就在胶州营在洧川围攻贺锦的那天,晚上三更时分,弥勒教的教徒点燃了景家在城内的一个宅院。

那宅院里面堆满了干燥的柴草,并且在屋内浇上了火油,点上火之后,火光冲天而起,顿时是惊动各处,城中着火,非常容易蔓延,这边一着火,各处的居民都是要过来救援,一下子乱了。

趁着这纷乱的时机,在城内的各处准备多时的弥勒教徒立刻是发动,拿着兵器一边造成更大的混乱,一边是朝着城内的盐丁驻地、武库和知州衙门杀去,富庶繁华的临清州突然间乱的不可收拾。

而此时,在城内的最高武官只是一名守备,这人却是李孟的熟人,自称南山先生,大家都叫他南山贼的张承业。

乱起的时候,张承业在青楼睡的正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武师的自我修养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艳海风波 霸天武魂 陛下不可以!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苏联1941 
最近更新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穿越之铁血捕快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大唐镇国公 三国之现代魂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顺明 特别白 - 顺明txt下载 - 顺明最新章节 - 顺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