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浙东匹夫

首页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科举,寒门状元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浙东匹夫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全文阅读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txt下载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章 天下泰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沈树人的升官事宜,暂时就被定在“可以给更多实权,但级别待遇不能升太快”的调子上。

相信这样的基调,也是沈树人自己乐于接受的——如今这乱世,他最需要的就是实权,至于官位,那都是虚的。

沈树人是知道大明还剩几年的,到了真正天倾的时候,还不是看每个人手头实际上能掌控多少资源,虚名品级到时候顶个屁用?

至于待遇、薪酬、贪油水的机会……呵呵,沈家从来就不指望做官来钱,从来都是倒贴钱做官!

不过,沈树人自己会这么想,别人却不知道。作为封官的决策者,崇祯内心反而对此是稍稍有些愧疚的。

所以定下调子之后那段时间,崇祯勤政之余,也开始难得地关心起沈树人这位臣子最近各方面的建树,还让王承恩多搜集一些沈树人的事迹。

说白了,就是想更加全方位的考察一下这位人才,看看有没有其他值得褒奖的地方。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对这事儿挂着心,经手此事的吏部尚书魏照乘,当然也心里有数,所以后来又借着机会给皇帝进言过几次。

魏尚书的意思无非是这样的:“沈树人此番虽立奇功,却是靠着杨阁老通盘统筹两省剿贼军力、通力合作的结果,沈树人只是决策的受益者。

能立功的关键,在于两省战场的军事资源,都往随州、信阳战场倾斜了。但前几日,河南方面来报,六月初李自成就出了商洛山,破洛南、洛宁,从南侧包围了洛阳。

如果杨阁老不能扭转全局,只是倾斜资源到局部战场,却导致其他方向出现纰漏,那沈树人的功劳也无非是建立在别人的兵败上的。

这个过失未必要算在沈树人头上,但肯定有湖广、河南战区某些文臣武将调度不力、或是畏葸不前。在全局受损的情况下,唯独给沈树人升官太快,怕是也不能服众。”

说句良心话,魏照乘这番道理还是很恳切的,皇帝也听进去了,才算是彻底歇了别的心思。

这就好比后世如果有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如果母公司、集团公司整体效益都不好,手下一家有内部关联交易的子公司、业绩却单独很好,那这家子公司的老总,也不可能被破格太多重赏提拔。

因为谁知道这家子公司的业绩,是不是关联交易做假账、让其他兄弟公司低价给他供原材料、高价买他的成品,才把这家子公司捧成明星企业的呢?

后世上市公司这样做假账的可不要太多,保守点说x成以上都有这种假账。

杨嗣昌要为中原剿贼的全局负责,如果是杨嗣昌一碗水端不平,给沈树人这个局部战场倾注资源,导致其他地方崩盘,那沈树人就算还是有功,也不该升太高。

……

崇祯听了魏照乘的话,暂时在这事儿上放宽心后,王承恩却不知道主子的心态变化。

前几天崇祯吩咐他通过别的渠道搜集关于沈树人的材料,王承恩也一直有记在心上。

到了六月二十这天,也就是为剿灭二贺议功之后的第五天,王承恩还真找到了一点好东西,就通过内部渠道直接送到了崇祯面前。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只有几十页的书。明朝的线装书每页字数也不多,这种小册子一页不过两百字,正反面也才四五百。所以一篇两三万字的论文,就能弄上五六十张纸。

“此乃何物?”崇祯看到王承恩送书给他,一时不解。

王承恩:“陛下,封面上写着呢,这本书叫《流贼论》,署着沈树人着、顾炎武编修,老奴问过了,是民间近日新出现在京城的,河南、湖广那边,可能半个多月前就刊印问世了。

书的内容,老奴也不太懂,听说是沈兵备着作,分析天下历朝历代流贼得失、分析哪些流贼最危险,为什么危险,哪些流贼又相对不能成事。”

“哦?这沈树人剿贼数年,倒是给他剿出心得了么。不愧是两榜进士出身去剿贼,这是文武并济啊。”

崇祯闻言也是颇为欣喜,他这些年看过文官们上的各种关于如何剿贼的实务奏折,但都是谈细节谈操作,还没人从政治哲学系统理论的层面讨论过流贼的历史教训。

沈树人能这样写,怕是肚子里确实有点货。

崇祯很快翻开来看,还别说,仅仅几分钟,他就被沈树人的论述吸引住了。

沈树人的论述内容,无非是当初跟方孔炤求援时,谈论如今天下各路流贼危险性的内容。

但此时此刻崇祯看到的文字,比沈树人当初口述时更完备缜密了许多,而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非常有说服力——这显然是顾炎武这位大文豪大哲学家捉刀代笔的结果。

“原来流贼这么犀利,官军却处处掣肘,并不仅仅是官军战力不济,而是流贼这种组织人马的形式,天生就利于阵战、不利于稳定天下?

流贼是一种从头到尾不用考虑如何防止内乱、防止夺权、一切以提升军事战力为要,没空顾及长远的存在?这观点到有点意思,确实,前宋和我大明,都要掣肘武臣,内部制衡,流贼却朝不保夕,哪用在乎长远安定?眼下怎么最能打,就先挺过去再说。”

“历朝历代,陈胜、黄巢都不是军事上打不过秦、唐,而是军事上再能打,内部分裂自相图害后,陈胜为武臣所害,黄巢为朱温所害……

如此看来,朕如今倒是该想想,谁是李自成张献忠手下的武臣、朱温了。去年沈树人殿试策问时,建议朕怀柔远人、勾引李张二贼属下杀主归降,甚至连他们的义子都能劝诱,怕是当时就已经想明白这一点了吧……”

“嗯?!原来在沈卿眼里,这李自成、张献忠竟比陈胜、黄巢更为危险?只因李张二贼不但可以拥有历朝历代流贼的优势,还能拥有历朝历代邪祟歪道,如太平、白莲的优势?

只因为李张二贼一个天阉一个受伤残疾,都是断子绝孙之辈,所以他们的义子、部将拥戴他们如同邪祟僧道拥护教主一般、不肯轻易背叛?

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自己背叛了,李张二贼的其他义子、部将也不会背叛,反而会乐见其叛、杀了他向李张表忠、将来也能减少一个继承李张家业的竞争对手?

因为部将人人都知道闯王不能传子,这才由一般贫贱出身诸贼互相图害夺业,改为争相为这番大业‘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争取到闯王麾下功劳第一,将来等闯王老死自然能和平接承其家业?!”

看到这儿时,崇祯简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但仔细一想,沈爱卿说的句句都是至理名言,虽闻所未闻,却着实挑不出毛病来。

原来如此!原来竟是如此!

难怪我大明对付流贼,那么艰难,比秦对付陈胜、唐对付黄巢还难得多!

原来根子在于李自成张献忠一个是伤阉、一个是天阉,害得流贼内部凝聚力远高于其他历朝历代不断子绝孙的流贼!

有那么一瞬间,崇祯脑中甚至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要是朕也断子绝孙,只招一个女婿,就招大明朝最能打的武将当女婿。甚至是当成婿养子,也就是那种要先给女婿也赐国姓朱、有皇帝义子的待遇,然后让他入赘娶公主,将来传位给这位猛将女婿。

那说不定流贼哪怕有一千万人,都早就被如狼似虎想要皇位的“准驸马”们斩尽杀绝了吧!

他记得当初皇兄在位时,徐阁老翻译过泰西罗马帝国的一些史书,里面提到罗马最强盛的五贤帝时期,就是五代翁婿相传。

老皇帝晚年就挑帝国最能打的名将当女婿传位,导致五代皇帝期间,罗马开疆拓土无敌于西方,打得其他国家屁滚尿流。

直到五贤帝的最后一位奥勒留皇帝时,觉得自己亲儿子康茂德能力也不错,非要传位亲儿子,导致儿子和女婿内斗,中枢血雨腥风,罗马才渐渐衰落。

好在,这种可怕的念头,也就在崇祯脑海中一闪而过。他这人还是非常刚烈的,宁折不弯。

别说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就算他现在没儿子,膝下只有一个坤兴公主(朱媺娖,后来的长平公主),他也绝不会真的胡思乱想的。

但是,沈爱卿这本书,崇祯觉得倒是真有价值重重推广。

尤其是后文,他看到里面还描述了李自成、张献忠在未来流贼发生内部自相图害兼并时,必然会有优势,因为李自成张献忠没儿子,所以他们的部下凝聚力忠诚度肯定比罗汝才马守应的部下忠诚度高。

不管怎么说,这些言论只要分析得头头是道、下发下去,流贼肯定会自相残杀的呀!

为了流贼的内耗,这种无本万利的离间计也该好好推广!

“王承恩!”

“老奴在!”

崇祯一开口,旁边隐在暗处尽量不打扰皇帝的王承恩,就恰到好处出现了。

崇祯满眼激赏之色:“这书有点意思,让翰林院拿去广为刊印,让满朝文臣都好好读读!更要往流贼泛滥严重的地方大力传播!”

“老奴这就去办。”

“等等!”

“陛下还有何吩咐?”

崇祯法令纹抽搐了一下:“罢了,如果会误事的话,不让翰林院承办也行。”

王承恩不解:“翰林院本就有宣扬文治之职责,怎会误事?”

崇祯叹了口气:“朕记得去年殿试时,状元魏藻德等人,就跟沈树人、方以智那几个吊车尾的不对付吧。

你去翰林院时,记得多提醒一句,不用他这个修撰多事,沈树人的文,一个字都不许改,给朕原模原样刊印天下。敢改一个字,让他别在翰林待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剑来 辣妈攻略 背剑之人 天下枭雄 春满香夏 我的总裁老妈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一剑独尊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蝉动 朔明 绍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星落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穿越梁山成霸业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大明抄家王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浙东匹夫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txt下载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最新章节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