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混在洪武当咸鱼 灵剑尊 绝代神主 晚唐浮生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53章 崇祯的倒行逆施,回来了,都回来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二月的辽东,已经白雪飘飘。

时值一六三四年,小冰河期已经展露峥嵘,辽东大雪纷飞天气奇寒无比。

而沈阳城中,大同党人们齐聚徐光启家,为这位大明的工部尚书送行.

徐光启是明末少有的集科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他不仅仅是大明的瑰宝,更是华夏的瑰宝徐光启这些年所做的贡献寻常百姓可能不怎么知晓,但大同党人都很清楚,天启中兴的盛世种种,背后都有着徐光启默默无闻的贡献。

这是一位不喜名利的大才,更是张好古他们少有的知心人。

徐光启家中已经布置好灵堂,张好古看着灵牌和棺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在这个世界上能随心交流的朋友,又少了一位。

仔细算算,自己眼下还有多少朋友呢?

张好古哀戚的看着灵牌,神情满是悲伤,徐光启这几年看似默默无闻,但徐光启所做的贡献却是惊天动地的,这些是能促进华夏发展,是可以传承下去留给后人夯实基础的财富根基

卢象升说道:「徐老不要风光大葬,只要求一副薄棺可以裹尸。

张好古点了点头:「虽然这样说着,但徐老的功绩和事迹都要切切实实的记载下来,生前徐老不重名利俯首农桑,这逝后总不能让徐老继续如此了。

黄宗羲走上前来:「徐老已经走了,明公还是节哀吧。

张好古问道:「徐老的家眷,一定要照顾好,徐老作出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一位真正的大同党人,一位真正心怀天下的仁者。徐老家眷有什么要求,有什么需求尽量都要满足,不能让人说我们这人刚走茶就凉了。」

黄宗羲说道:「明公放心,学生明白。

关于徐光启的事迹,很快在沈阳城传开,随后是周围各地,等当徐光启出殡当日,大批百姓赶来为徐光启送行。

辽东的百姓懂得不多,不知道什么数学,什么军器,但老百姓知道徐光启研究的是风调雨顺,是四季时节,研究的是怎么让老百姓能吃饱饭,研究的是怎么利用辽东的水利让老百姓能丰衣足食,家有余粮.老百姓很单纯,也很朴实。

老百姓知道徐光启做的都是为天下百姓好的事情,这就是善人,是值得大家送行的好官。

于是这一日,沈阳及周遭数万百姓来为徐光启送行。

徐光启的棺棹被他的弟子们抬着放在四匹马拉的马车上,周围有一队骑士进行扩卫,张好古等人亲自扶灵,大同社用最高的荣誉来为徐光启送行,直至将其棺棹送入沈阳城外天柱山。

这里本来是努尔哈赤的福陵所在,可惜修建了没几年,大清国都没了,这里被大明接手,原本修茸建造的建筑设施也都被保留下来,经过改造后,成为了全新的陵园。

徐光启第一位入葬天柱山陵园,张好古的要求就是立碑作传,将徐光启的事迹流传千古。

而在徐光启辞世后,张好古再一次召开会议,一方面是号召大家向徐光启学习,多做实事,二是要在沈阳建设一所全新的学院,名字已经定下了:光启农学院。

张好古不仅要建设一所以徐光启名字来命名的农学院,还派使者去京师汇报,希望朱由检能懂事一点,给徐光启追赠一番。

而朱由检对徐光启还真没什么恶感,加上张好古亲自来信,所以朱由检给徐光启追赠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等一系列头衔,给了徐光启极高的待遇。

而徐光启的墓碑也就成了: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工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

张好古亲自题文物元勋、熙朝国辅,王佐儒宗。

张瑞图提挽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应对的都是徐光启在农业、军事、水利等方面的成就,可谓完美概括了徐光启的毕生功绩。

而崇祯元年,也在徐光启流然长逝中宣告结束。

崇祯元年结束,崇祯二年到来,新的一年开始,也是朱由检正式亲政掌权的第一年。

身为大明的皇帝,朱由检已经迫不及待要宣告自己的施政理念了。

于是在新年早朝之上,朱由检直接宣布自己会恢复祖制,敬天尊祖,让大明朝回到正轨上来

这一系列发言直接让旧党的官僚们和勋贵们兴奋的叩首直呼「吾皇万岁」!

什么是好皇帝啊,这就是好皇帝!

知道大家伙才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知道大家伙过得苦,憋屈了十年,终于要给大家伙一个发泄赚钱的机会了!

而作为废新法,效祖法的第一条,朱由检就是宣布取缔新军,恢复卫所制。

日后大明没有新军这一说了,大家都是大明的兵,自然都是卫所营兵。

而取缔了新军,那新军原有的待遇自然也是全部废除。

而朱由检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认为朝廷养着这么多全职士兵太浪费了朕翻看前朝公文,当年养四十七万新朝廷每年支出的银两高达数百万!」

训练、火器消耗、粮饷、补贴...一桩桩一件件,朕看的是触目惊心啊!」

昔年太祖养百万兵而不耗一文,为何朝廷如今养四十七万兵需要花这么多钱?」

「每日操练,三日一小训,五日一拉练,每月还要比武,每年还要演武,这消耗的军械能不多吗?这种种开支,朝廷每岁要额外支出多少钱?」

「如今天下承平,四海安定,也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朕觉得没必要再花费如此多银两了,还是恢复卫所制,让兵士自行耕地就食的好。如此一来朝廷每岁可节约数百万银两,这笔钱做什么不好?」

面对朱由检提出来的废除新军恢复卫所的想法,旧党群臣立刻表示赞同。

是啊,新军这东西天生就是克他们这些人的,自从新军建立以来,是打了不少胜仗,可这样一支新军摆在那里,群臣也害怕啊,毕竟新军一开始见血就是拿贪官污吏来练手的,这谁不害怕?

如果把新军取缔了,那大家不仅能睡觉睡得安稳,而且日后也少了威胁,也不用害怕朝廷了,这是大好事啊。

于是旧党群臣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就该废除新军,大明的天下里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东西存在,就像当初勋贵和群臣坑死戚家军一样,如今新军已经严重影响到勋贵和群臣的利益了。

见群臣都表示赞同,朱由检也认为自己这个想法是对的。

皇帝上位总要展现一下自己的施政抱负,先废除新军宣布恢复祖制,天下百姓必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仁善的,纯孝的好皇帝!

孙承宗虽然有心反对,但他却根本没机会开口,只能眼睁睁看着圣旨下发。

而孙传统知道这个消息后,屡次上书希望朱由检撤回成命,可他的上书压根就没送到朱由检桌子上去,早被人拦下来了。

温体仁和朱纯臣等人见孙传庭这么固执的不断上书,也是忍不住了,他们也不能一直这么压着孙传庭的上书,只得去找孙承宗,希望这位旧党的文武担当来劝一劝:「次辅啊,这孙传庭屡次上书希望陛下收回成命,是不是不太好?

陛下已经下达的圣旨,怎么能轻易收回?而且废除新军改为旧制,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害啊,他为什么非要反对呢?难道这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吗?

孙承宗无悲无喜的看着朱纯臣:「对大家都有利,对朝廷,

对天下就有利吗?废除新军,朝廷惟一能打的军队被罢黜,那将来出了问题,朝廷又该怎么应对?

温体仁哈哈一笑:「次辅您过虑了,大明在陛下的治下可谓盛世太平,怎么可能会有灾祸,莫要庸人自扰了。这些言论也不要乱说,这崇祯盛世,怎么会有问题呢。

见状孙承宗也不想说什么了,他这个次辅如今就是个摆设,他也懒得去争论这些,最后孙承宗只是默默给孙传统去了一封信劝他不要继续上书了,不然那些人不会轻易绕过他。

而孙传庭收到孙承宗的信后气的直接破口大骂:「一群误国的女干臣!这不是要我大明自废武功吗?大明赖以威震天下的新军没了,那周遭藩国异邦能不生异心吗?这些女干臣,只顾自己,谁想过大明?

孙传庭知道自己的上书都被扣下后,就感觉失望了,他很悲哀的发现,新党才离开多久啊,大明又是妖气横生群魔乱舞,他感觉自己非常的无力,最后也值得罢休。

他还能如何?只能是勉强带好自己手底下的兵马,为大明保存一点力量了。

而新军将士们知道自己曾经的待遇都被废除后,也是一阵慌乱,但崇祯还是说会给他们按照卫所待遇来发放钱粮,只不过日后待遇没那么高,但还能吃饱饭,而且不用频繁操练演武了等等。

对此新军将士们将信将疑,可他们毕竟已经是三大营的兵了,眼下也只好听朝廷的圣旨办事,但心中的疑惑和担忧却是挥之不去的。

废新法,废新军后,朱由检见没人反对自己,便知道这是「天下苦新法新党久矣的表现,大家早就看不惯新法新党了,祖宗的旧制才是好的!

朱由检并不傻,孙承宗也好,钱谦益也好,都说过新军新法的好处。

但孙承宗和钱谦益不明白,新军新法那都是天启朝的东西,不是他崇祯朝的东西!

如今是崇祯朝,朱由检自然不可能萧规曹随,他要把天启朝和崇祯朝区分开来。

天启朝实行新法,他就要推动祖制旧法,天启朝废卫所练新军,不断征战,他就要废新军恢复卫所,刀剑入库马放南山:天启朝以新党执政,而他必须以日党执政。

如此他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不受到威胁,朱由检很清楚,他需要一支可以运用指挥的力量,而这支力量必然不是新党和新军,既然如此,他也只能恢复三大营,同时再恢复老朱家的忠诚旧部,勋贵的力量。

很快,朱由检再次下达圣旨,宣布恢复贵族们的旧有待遇,将一大批天启朝废为庶人的贵族再次官复原职恢复爵位归还田宅而这些勋贵自然感动无比,一个个对着朱由检是不断叩首表达自己的忠心。

对于这些勋贵们的表现,朱由检很是得意朱由检很清楚天启朝有新军和大将,他没有那么多大将,自然需要这些家传武略的勋贵来为他带领军队。

把曾经的新军变成忠诚皇帝的三大营然后恢复贵族们的待遇,把那些被废黜的贵族重新提拔上来,这些贵族必然对自己感恩戴德成为皇帝的死忠因为是自己给他们地位,他们必须保护自己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和地位。

朱由检一口气恢复了大批贵族的地位归还给他们宅院和奴仆,而这些勋贵也被朱由检趁机安***三大营,成为掌控三大营兵马的实际指挥官,这些勋贵自然知道自己的地位来自于谁,一个个都对朱由检表着忠心而身为成国公,靖难老臣朱能的子嗣后裔,朱纯臣这个同为老朱家的人自然得到了朱由检的重用,不仅恢复成国公的爵位,归还田宅,朱由检还赏赐了朱纯臣一大笔钱,并委任朱纯臣领五军都督府,掌握京师三大营。

朱纯臣自然是感激涕零,表示会为皇帝陛下带好兵马,让皇帝陛下高枕无忧。

对此朱由检更是自得,

他觉得自己的一系列操作可比自己那皇兄朱由校强多了,看看自己,这一上来就把军权和人事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已经大权在握了,自己这样的皇帝,古往今来有几个?

然而朱由检还没高兴多久,他就突然发现,这朝中的旧党,竟然大部分都是江浙地区的人!

这让朱由检瞬间意识到了问题:如果旧党都是江浙地区的人,那么以朋党乡党为利益体的旧党,和新党有什么区别?

都是一样的势大,那自己这个皇帝怎么办?

毕竟这内阁里可不少人都是江浙出身阿。

于是朱由检很快发动他那聪明的大脑想到了新的办法:废吏考,恢复科举,开恩科!

科举还是有好处的,一次科举中举的人就自然形成一个山头派系,虽然科举也看地域,但还有恩师,有皇帝掺和呢。

朱由检认为恢复科举更利于自己掌权开恩科后的士子可是自动成为皇帝的家臣要叫皇帝恩师的。

无论是从君臣角度还是师徒角度,朱由检都是那些士子的主子,这才是真正御下的智慧啊!

更何况朱由检还打算趁这个机会多录取点其他地域的士子和江浙一带争一争,毕竟群臣斗起来了,皇帝就可以安稳了很快,朱由检宣布废除吏考恢复科举并于秋季开恩科,取士天下才子。

此消息一出,不少士子才子都闻风而动,开恩科!

这可是成为天子门生的好机会啊,成了天子门生害怕日后没有***厚禄吗?

如今朱由检废新法,废新军,恢复旧制,恢复勋贵们的爵位待遇等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又加上恢复科举,对天下的地主士绅进行安抚,已经让人们看的很清楚,朱由检是要走回头路的。

回头路固然不咋的,但大家都有利益啊。

因此天下的士人也好,地主士绅也好,纷纷支持,表示这是仁政,是仁君明君才有的为政举措,并广派水军去散播,还刊印报纸,好让朱由检知道大家都是支持他的,一定要好好干啊。

而得到了四方反馈的朱由检更是认为自己所做的没有问题,他很快又下达了新的旨意,恢复孔家衍圣公的地位,把孔府还给孔家,让孔家继续执掌曲阜。

这下那些在农场里的孔家老爷们可是真的喜极而泣了,当场就兴奋的抽过去了好几个很快孔家老爷们就脱去身上的粗布衣服,换上华贵漂亮的服饰,打扮的正气凌然的模样,前往京师谢恩,他们可是真的要好好谢谢朱由检,不然他们可能要在农场里干辈子了!

新政没了,新军没了,吏考没了,勋贵官僚再次骑在了百姓头上,地主士绅也重新支棱起来,加上开科举,恢复孔家地位,朱由检的一系列举措在旧党文人士子和地主士绅看来就是千古名君!

大明也就一个仁宗一个孝宗,至于宪宗?

那是什么?

还是孝宗好,乖乖听大家的话,这不就有了弘治中兴吗?

至于天启中兴?盛世大明?

老爷们迟早让笔杆子黑死他!

于是在文人士子和地主士绅这些既得利益者的鼓吹下,在勋贵官僚这些封建权贵的奉承下,朱由检感觉自己真的是堪比孝宗的千古仁君了。

很快,朱由检又下达了一个宽慰人心的好消息:反贪局,崇祯朝也不需要了,大明有御史和检察院就够了!

这个好消息简直是重大利好,让原本还有些担忧的官僚权贵们一个个是惊喜万分!御史们也是没料到自己还能有掌权的一天。

反贪局没了,那就相当于枷锁镜铐没大家伙真的可以过上为所欲为的好日子崇祯皇帝,果然是好人啊!

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请浏览器

输入--到进行查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女公务员的日记 雪中悍刀行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1942有空间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混沌神王 都市极乐后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退下,让朕来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一统大宋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