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首页 >> 大明求生记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这个大明有妖魔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黑铁之堡 灵剑尊 抗战之烽火 朕就是亡国之君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学的震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廷的意思这三处书院作为新学,虽然没有对大明造成不利影响,可是也动摇了大明的科举方式,冲击了儒学的许多学说,朝廷中的许多“大佬”当然看到了这三处书院教学出来的学生对大明社会的“贡献”,还有从许多的侧面也获得了许多好处,个个都是“宝”,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如果营商的话就能富甲一方,酿酒、制糖、制砖瓦、建窑烧水泥、炼铁、制造各种翻砂机械零部件,各种机械的精密加工,这个就很厉害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种机械车床在功能上已经完善,不管是铁制的农具还是木制的各种装饰,只要用到车床,必是精品,特别是各种式样的蒸汽机配件,发展的非常快,目前早就脱离了十几年前对蒸汽机的认识,各种各样的改进,提高转速的改良,采用各种材料的运用已经是各显神通,其它的就更多了,比如种植香菇、制造“味精”、香水、制做各式罐头、方便食品等等,每一样都是推动及改变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思维。利用齿轮传动的原理建造水车,各种起重的滑轮组件,利用医学办医馆,特别是在外科外伤的医治,在测量计算上的精确,加上各种化学、物理知识,对各种农作物从育种、种植、施肥的管理及见识,往往可以颠覆许多传统农业的种植经验,而古代人特别看重种地带来的收获,在田地上的产出越多,就意味着家境的富裕程度。

科学技术的积累往往是集中在一个爆发期,以往这三处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不断地增大,认知也在不断地翻新,当达到一个点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进步,这就是“工业革命”吧,小型蒸汽机对农田的灌溉,替代了现今的脚踏手摇水车,蒸汽机动力的加持下以往的打铁磨豆腐也变成了铁器工坊及豆腐厂房,饭锅、炒锅、菜刀、马蹄铁等,成了货架上的商品,这些都是新学带来的好处,加上学院内报及《大明科技报》这几年来的大力鼓吹洗脑下,把以往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唯一出路的思维拓宽了,成千上万的落第书生“觉醒”了,读了书考不上科举也能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不光能养家糊口,日子过的很不错,还能继续“读书”等待来年科考。哎!商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经商就意味着自愿放弃了科举考试的道路,成为了四民之末。由四民之首到四民之末,读书人心里都接受不了。更何况文人的目标还是走向仕途,没法啊,不过现今有了一个去处,就是去各大工矿厂坊去做主事、主管什么的,不过先决条件得去新学堂读三年以上的书,拿到结业证书才行。

大批大批的落第书生,年龄从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穷苦童生、秀才乌泱泱地在读新学,震惊了地方,也惊动了朝廷,贵为内阁大学士,又“以文章领袖缙绅”门生群集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论艺的当代文人之首,李东阳对新学带来的成就,也是震惊莫名。

以往新学都是从学龄前儿童开始进学,而最近这十年来有所不同,考取了朝廷功名的童生、秀才前来进学,这些文人有做文章的基础,所以选修的都是跟今后生计相关的学识,比如外科医学、机械传动、化工化学、地质勘探采矿、锻烧炼矿、农场山庄管理、会计计量、军队武器研究、化学爆炸学、蒸汽机动力学、电气内燃机科技院学前研究进修班......,就是没有写文章的。

电气内燃机科技院就厉害了,坐落在榆林牛家梁村,因为这里有平坦广袤的黄土地,也是榆木铁路和榆延铁路的交汇点,除了封闭式教学外,在学院边上就是电机马达、发电机的研究工坊,全是来自各工坊中的技艺高超的匠人,有研究冶金合金的当今高手,还有研究轴承传动的匠人和新学的学生,各种各样的机关“大师”,这些人都是高薪酬供养的,能考取内电气燃机科技院的,这辈子就不用担心生活问题,章子俊为这批人专门营造了一个住宅区,占地极广,内有花园洋房,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小桥流水、花园式小区,各种当今最好的设施在其中,每家每户三进大院落,水泥钢筋框架结构房梁,红砖黑瓦,大玻璃窗户,水泥路面,瓷砖贴面厕所卫具,架空式钢管水管供水,屋内金砖铺地(这里的金砖是一种古代地砖,用上好的黄泥烧制成三尺见方的厚地砖,表面打磨后能照出倒影),整个小区专门有一队总旗兵守护,不用担心小偷小摸更不用担心有强盗山贼前来打劫。

周辰宇跟景花小姐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已经成家立业,目前都能独挡一面。还有杨六郎和婉琰家,也是儿女成群。王秋生的两个儿子,也在铁路上找到了活计,都在榆林站做调度员、安检员。万庆怀早就成家,娶的是平安镇上包子铺姜昌的女儿,二十年来也是儿女成群。可以说当初先来到平安镇的许多人家,都成了平安镇“老人”,儿女们也成为了平安镇的主力,这是新一代人,从小接受新学长大成人。

这一批新一代在新学识长大的人,当前早就成为榆林及整个延绥地区的中坚,左右着一场社会变革,引领着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繁荣,首先是在见识和视野上的拓宽,民族意识及国家意识的觉醒。

好比在农村,村民之间的大部矛盾都是鸡毛蒜皮引起,谁家的树遮了隔壁邻家的院子。原本的路慢慢蚕食变成了庄稼地。故意在别人家大门口起高墙。把羊圈养在邻家厨房边上。邻居家的排水管要经过自家的地就是不行等等。好比足不出村的农妇整日想的就是这些事,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多种上几棵黄豆苗,多养上几只鸡鸭拼命向外扩张着。

如果一个人有了文化就有了格局,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然是看不上这些小九九了,这就是区别。

比如着名的“三尺巷”的故事,就说明了许多的问题,衍生了许多的版本,有唐朝的、有宋朝的、明朝的、大清朝的不下十几个版本。三尺巷又名六尺巷,出名的主要是那首诗,发生的地点有扬州的、泰州的、河南安阳的、正阳城南大街的、安徽桐城的、山东聊城的,反正已经无从考证,到底是出自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很有哲理性,里面讲的就是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就是君子厚德,方可载物!谦让是美德,人低为王啊!还很合乎儒家的中庸其至矣乎。

这已经是平安府发往浙江鄞县杨家第五十八批货了,从开始的肥皂到目前的各种新奇日用品,平安府跟杨家合作了九年,成化二十三年时,杨守随调任南宁府知府后,就让族中推荐人手,跟章子俊做起了生意。记得那年章子俊曾跟杨守随的大哥杨守陈是同僚,一起在翰林时共过事,杨守随及杨守陈是兄弟,当年可谓是一门双进士,只因得罪了大国师李孜省,被派往南宁任知府,这些年来杨家已经成为当地大户,势力日增,也在当地私塾推广新学教学。

还有那个张黻,张家是陕西望族,说起张黻就绕不开林俊,成化年时,员外郎林俊上书请把妖僧继晓斩首,并把权宦梁芳问罪,朱见深正沉湎在房中术中,听后大为恼火,把林俊打入诏狱中拷讯。后府经历张黻搭救林俊,也被关了进去,可谓是难兄难弟,林俊才被贬为姚州判官了事,张黻贬为师宗知州。当时朝廷中言路久已隔绝,他们两个这下可说是名震京城,人们为他们编了一句话,说是“御史在刑曹,黄门出后府”。不久因为正月初一发生星变,朱见深怕了才省悟过来,就恢复了林俊的官职,改派林俊到南京去了。从此林俊就跟什么佛啊道啊杠上了,林俊又拆毁了三百六十处滥建的祠堂庙宇,木料都撤下来修筑学宫。林俊的做法,朝中不满佛道的文人官员都很佩服林俊,成为了在成化年间抗衡憎道官的中流砥柱,一面反抗朝中憎道官的旗帜。所以在众多文官的保护举荐下,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员外郎慢慢爬上了朝廷高位。历任擢云南按察副使、按察使,湖广按察使。

目前张黻的族家在陕西生意做的很大,主要经营起了盐业加工,随后又跟平安府合作,做起了煤矿及铁矿的生意。而通过林俊的关系,又与吏部尚书林瀚、都御史张敷华、祭酒章懋交谊笃好,平安府资助为其出书,着有《见素文集》28卷、《奏疏》7卷等。这可是百科全书,另还采用新学的教程办了两处私塾。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军工科技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逍遥四公子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倚天神雕 重回1982小渔村 踏星 官梯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明末之我若为王 大晋霸主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