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8章 人前显圣,还得数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敢问官家,不知想看末将杨忻中展示哪样本领呢?”

“朕听伯英言说,杨家大郎你能轻松拉开三石硬弓,还能连射数十箭,百步远内,几乎箭无虚发。你就先给朕拉开三石之力的硬弓吧!”

“末将杨忻中遵旨。”杨忻中将右手握着的战马缰绳,交给了张俊手下的一名的兵卒。

他取下后背背着的那张劲弓,道:

“官家,这张硬弓,是末将应募从军前,从自家带来的,正是三石之力的硬弓。”

赵吉微笑着点了点头。

可是,他却听到了身后一众皇城司亲从官们,质疑之声,纷纷而起:

“他那张弓,看起来平平无奇,能有三石吗?”

“不见得能有三石之力吧?”

“要知道,按我大宋军制,‘弓射一石五斗’,便属一流弓箭手了。”

“是啊!吾等在皇城司进入御前‘班直’选拔时,其中一项就是拉满一石五斗的硬弓啊!”

“能拉满一石五斗硬弓者,千里挑一啊!”

“我看杨忻中那张弓,根本达不到三石之力。问世间,何人只用双手,就能拉开三石的硬弓呢?”

“你这就孤陋寡闻了。吾听闻,之前在京城的武试中,武状元岳飞在武场考试时,不就拉开了三石之力的硬弓吗?”

“然,天下有几人,能像武状元岳飞那样天生神力呢?”

“……”

赵吉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听着身后皇城司亲从官们的小声议论,他不怒也不恼。

毕竟在大宋朝,皇帝和臣子之间,还是挺讲民主的。远远好过元、明、清。

大宋的臣子有发言权,也敢于议事,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会像明朝那样会受廷杖。

更何况,穿越者赵吉的到来,又进一步提升了当今大宋君臣之间的民主程度。

杨忻中也听到了皇城司亲从官们的议论声,他心里是想辩解的。

这张弓,可是家传下的劲弓,经过多次测试,它真的有三石之力啊!

可是,颇有城府的杨忻中,还是不想得罪赵官家身后那群皇城司班直,更不想跟那些见识短浅之人进行计较。

赵吉看到杨忻中微微开口,其又将嘴闭严,低下头去。

他看出了杨忻中,这是欲言又止啊,他大致猜出了其想法。

“杨家大郎你莫要急着拉圆此弓,将它交给朕检查一下。”

“末将遵旨。”

杨忻中虽然心中不解,但他还是遵旨,双手托劲弓,奉到赵官家的面前。

赵吉接过劲弓,看了一眼。

他凭着自己脑海里原主留下的那见多识广的记忆,一眼便看出了杨忻中的这张弓;

虽然表面看上去平平无奇,

但是,用料和做工精良,绝非朝廷配发给宋军小校的那种普通硬弓。

赵吉问道:“杨家大郎,这是把良弓啊!它非我大宋军中所配发的吧?”

杨忻中诚惶诚恐道:“官家好眼力。此弓跟随末将有十年之久了。今年,末将应募从军时,将它带在了身边。”

赵吉点了下头,道:

“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朕观此黑漆‘筋角复合反曲弓’,用料考究,制作精良。”

赵吉掂量了一下这张硬弓,又放到面前端详起来,悠悠地说道:

“此弓是选用优良竹木、牛角、牛筋为原料;将牛筋撕成细丝并层层铺在木制弓臂上进行‘披筋’;等。待筋层晾干后再继续披下一层,如此反复了八次。”

“它比普通弓多了三倍‘披筋’工序,故此,此弓之劲力,才会更大!”

赵吉此言一出,当场的这些大宋的军汉们,震惊无比。

他们这些平时常摸弓箭之人,都自感没有赵官家对弓箭制作过程了解得多。

赵吉微笑,又道:“朕观此弓臂的截面形状,是粘的更为贵重的大牛角片,性能会更好;上漆亦是精良。”

赵吉轻轻地弹拨一下弓弦。

“砰!嗡嗡嗡……”

他又道:“朕观此弓之弦,所用之料,乃是较为贵重的老黄牛脊梁上的生筋。杀牛而取其筋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而做成此弓弦!”

在场的张俊和众军汉们,闻听圣言,再次震惊。

杨忻中望向赵官家的目光中,流露出了无比敬佩之情。

他惊叹道:“官家说得甚是。因末将从小力气就大于常人,故此,在吾十岁那年,吾祖父花重金请制弓良匠,专门为吾制造出此劲弓。”

赵吉嘴角上扬,他扭回头,对身后刚刚来质疑杨忻中不可能拉开三石弓的数名皇城司亲从官,问道:

“卿等,能拉开几石的硬弓啊?”

“回奏官家,吾能开弓一石五斗。”

“吾能开弓一石八斗。”

“吾能开弓二石。”

“……”

赵吉微笑地点了下头。他听着皇城司亲从官们的回答,发现他们中最强的也只能开二石的硬弓。

其实,作为了解宋史的穿越者赵吉,当然知道,宋朝的一石为现代社会里的一百一十斤。

杨忻中说他在攻打夏国西京北城之战中,他能轻松拉开直石硬弓,并且还连续射出了七八十箭,射杀了七十余名敌军,追击敌军时他还能一马当先斩杀了三十余名敌军逃兵。

这让本就是宋军中的骑射技能都很优秀的皇城司亲从官们,无法相信了。

也难怪他们质疑杨忻中所用的弓,根本没有三石之力。

赵吉微笑地对皇城司亲从官们说道:

“卿等既然不相信杨家大郎所用的硬弓,能有三石之力。那卿等不妨拉一下此弓,试它一试。”

“若以卿等这些神射手之力,都不能拉此弓如满月,那便证明杨家大朗所言非虚了!”

“官家圣明啊!”

“微臣请求先试一下此弓。微臣能拉开一石八斗的硬弓!”

赵吉将手里的硬弓,扔给了那名主动请缨的皇城司小校。

他自信满满地接过硬弓,上手一拉,立即面色大变。

“啊?!”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将此弓拉得如满月。

他使了出了全身的力气,最后只能将此弓拉得如“渐盈凸月”(又称“上凸月”)。

他如此试了三次,皆不能弯弓如满月。

他灰溜溜地将杨忻中那张硬弓,交给身边的其他人……

此时,军营中内传出一队疾行而来的马蹄声。

种师中得知赵官家亲临军营,他亲自率队出来迎接圣驾。

种师中拜见赵官家过后,他很好奇皇城的亲从官们,相互传递着一张硬弓,互相拉弓却谁也不能拉开此弓如满月。

“官家,这是考验亲从官们的臂力吗?”

赵吉哈哈大笑,他自己懒得向种师中解释,他一指在旁恭身站立的张俊,道:

“伯英,向小种相公讲一讲此事经过。”

“微臣张俊遵旨。”

张俊立即绘声绘色地向顶头上司种师中,讲起了事情经过……

种师中听完后,不禁多看了几眼站在一旁的杨忻中。

他对张俊问道:“伯英,此子,就是你在奏报军功名册上所写的在那位北城之战中,连射带斩,杀敌百余人的杨忻中吗?”

张俊立即回答道:“正是。”

种师中是第一次见到杨忻中,他端详着杨忻中那年轻稚嫩的面庞,问道:

“此子,年纪几何?被招募进伯英部没多久吧?”

张俊如实回禀道:“杨忻中今年才十九岁。三个月前,他骑着良马,带着兵器和弓箭,只身来投我部!”

种师中好奇地问道:“此子,自备战马、兵器和弓箭,来投你部的?”

张俊珍视着杨忻中,像是看到自己捡到的从天而降的宝贝一般,他对种师中,道:

“可不是吗?杨忻中说他家资颇丰,却无心享受荣华富贵,一心想沙场建功立业,他除了我大宋禁止平民私藏的甲胄没有外,其它的诸如战马、兵器和弓箭,他都是自备带来的。”

“他来我部主动要求当兵,说他从小就苦练骑射。经我当场考验,还别说,此子别看才十九岁,军中很多人的骑射和武艺都还不如他呢……”

在一旁的赵吉,自然将种师中和张俊之间的问答,听得清清楚楚。

他现在只需要再验证一下,面前这位杨忻中的本领和他的出身,那么,就能跟他没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历史上的大宋名将杨忻中对上了。

毕竟,赵吉发现,在这个世界里,杨忻中投靠到张俊军队的时间,好像比历史上提前了一点儿,甚至是他投到张俊所部的方式,也与历史上的稍有不同,出现了一点点的偏差。

赵吉能够理解,这可能是自己这位穿越者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吧!

……

此时,赵吉听到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群宋军将领,距离种师中军营前的赵官家仪仗护卫后队百余步远,勒马驻足,他们派出了自己所来的亲兵护卫,先行骑马赶到皇城司护卫队的后方,一一向报事官通报。

“报!韩世忠、岳飞,奉召前来……”

“报!刘延庆、刘光世,奉召前来……”

“报!郭成、王禀,奉召前来……”

赵吉得众将到来的通报后,便道:“让众将不必下马,速来见朕。”

“遵旨。”

韩世忠、岳飞、刘延庆、刘光世、郭成、王禀等众将,骑着战马,来到赵官家近前。

他们纷纷下马,拜见过赵官家……

赵吉让他们平身,站在一旁,等待宗泽、姚古、吴玠、吴璘等几位路程较远的还没有来的将领。

后来的众将,遵旨而立。

他们都惊奇于保护赵官家的很多皇城司亲从官,都正在相互传递试拉一张硬弓箭,可是谁也没能将此弓拉得如满月型。

赵吉问向皇城司的一众亲从官:

“卿等皆过试拉过此弓否?”

“启奏官家,吾等试过,皆不能弯弓如满月。”

赵吉看向回奏之人,正是让皇城司中最有力气的亲从官。此人能拉两石硬弓如满月,却只能将杨忻中这张硬弓,拉到“渐盈凸月”的形状。

赵吉微微一笑道:“如此,卿等相信杨忻中这张硬弓,需要三石之力,才能拉满了吧?”

“这……”

多位皇城司亲从官感觉很没有面子,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杨忻中这张看似普通的硬弓,他们这些骑射和武艺超群的亲从官,居然一个人也没能弯弓如满月。

“这,只能证明拉满此弓,需要两石以上之力。”

“呵呵!”赵吉看到皇城司的亲从官们还在嘴硬,他也不与他们计较。

“将此弓交给鹏举一试。”

“朕让鹏举试此弓,到底有没有三石之力,卿等到时应该相信了吧?”

下马后躬身而立的岳飞,还没弄清这是怎么回事。

赵官家便让亲从官,把杨忻中那张硬弓,递到岳飞的手里。

十九岁的杨忻中的目光,也随自己那张硬弓而转移。

身材高大魁梧的杨忻中,看向近期风头正盛的武状元岳飞。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岳飞,只见岳飞的身高,比他矮了多半头。

不过,岳飞虽然身材不高,但他长得却很壮实。

杨忻中心里也很好奇,这位武状元到底有能否拉开此弓呢?

岳飞遵旨,按赵官家的圣意,接过那张硬弓。

岳飞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下沉,呈弓步,他左手紧握那张硬弓的弓臂,右手拉弓弦。

在场的所有兵将,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岳飞,期待着这位武状元能否拉满这张三石硬弓。

岳飞猛地一用力,弓弦发出“嗡”的一声响,那张硬弓瞬间被拉开,呈满月之型。

在场众人再一次震惊……

“好!”赵吉大声喝彩,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他转身看向在场的文臣武将们,只见他们一个个面露震惊之色,无不佩服岳飞天生神力。

杨忻中也被震惊得睁大了双眼,他是第一次见识到除了他之外,还有人能将此三石硬弓,拉成了满月型。

岳飞的右手松开弓弦。

“砰嗡嗡嗡……”

他恢复持弓而之势,脸上毫无波澜。

他躬身启奏道:

“微臣岳飞启奏官家,经微臣验证,拉满此弓,确需三石之力!”

杨忻中闻言,目光中流露出钦佩和感激。

赵吉笑呵呵道:“鹏举,将此弓,还给杨家大郎吧!”

“微臣岳飞遵旨。”

在一旁的种师中赞叹道:“岳鹏举天生神力,果真名不虚传啊!难怪你能在武举中脱颖而出,夺得武状元!官家真是慧眼识英雄啊!”

刘延庆、刘光世、韩世忠、郭成、王禀闻言,一起附喝道:

“官家真是慧眼识英雄啊!”

赵吉微微一笑,目光最后落在了杨忻中的身上:

“杨家大郎,你的这张硬弓,岳鹏举已经试过了。现在,该轮到你了。”

“末将杨忻中遵旨。”

杨忻中上前一步,从岳飞手中接过那张硬弓。

岳飞看向跟自己年纪相仿的杨忻中,目光中流露出期许之色。

……

岳飞和杨忻中这二人,相互交接劲弓这温情一幕,被赵吉捕捉进眼中。

他心中却感慨良多:若按历史的正常发展,二十年后,也就是南宋的绍兴十一年,即公元1141年,杨忻中接到了他一生中最难以抉择的皇命——监‘斩’岳飞!!

历史上的绍兴十一年,宋高宗赵构特批: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彼时,杨忻中真的想担任这监斩官吗?

赵吉能推断出,当时的杨忻中,肯定不想如此的。

因为,杨忻中和真心想害死岳飞的秦桧等人,截然不同。

其与金军的大小百余次作战中,深知岳飞对抗金的重要作用。

杀死岳飞,就是自断南宋的臂膀!

然而,圣命难违!!!

面对皇帝赵构的圣旨,杨忻中不敢不听,也不得不听,他最终选择了遵旨……

从此,杨忻中背上了千古骂名。

当天,踌躇满志的岳飞,

年仅三十九岁,

是大有作为的壮年,

他怀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

在大理寺狱中被害,监刑官正是杨沂中。

当然,杨沂中还是张宪、岳云的监斩官。

而杨忻中也因为办成了这件棘手的皇差,得以加官进爵,风光一时。

岳飞被害的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杨忻中被高宗赵构赐名为杨存中。

同年,宋徽宗棺椁要下葬永固陵,高宗赵构命令杨存中都护。事毕,拜少傅,以【保、傅】管军,自杨存中开始……

赵吉闪念至此,又看了一眼刚成年的杨忻中和岳飞。

他知道,虽然历史上的杨忻中有监斩岳飞等将领的骂名,可是,杨忻中确实一位有真才实学、屡立战功的抗金名将。

历史上,杨忻中在宣和年间,大约是在公元1119年至1125年之间,应募从军,具体哪一年已无从考证。

史载,靖康元年,杨忻中随信德知府梁扬祖起兵勤王,隶张俊部。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杨忻中从张俊平苗傅、刘正彦兵变,升任统领。

建炎四年,金兵攻明州,杨忻中从张俊,率部力战于高桥,迁御前中军统制,成为高宗赵构的心腹……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杨忻中率部大败伪齐军于藕塘,阻止伪齐大军南进。以功授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兼领马步帅……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杨忻中与张俊、刘锜合兵在柘皋(即巢湖),击败完颜宗弼的大军。他被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兼领殿前都指挥使。

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其被封恭国公。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杨忻中早已改名为杨存中,他遭陆游等人抨击,罢殿前都指挥使,封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杨存中起用为御营使,负责江淮防务……

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杨存中班师,朝廷加他为昭庆军节度使,再次奉祠。当时兴起屯田,杨存中将自己在楚州的私田三万九千亩献出。

乾道二年,杨存中以太师身份致仕,不久后病逝,享年年六十五岁;被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

彼时,早已禅位后成了太上皇的赵构,追念旧臣杨存中,为其流泪,赠杨家钱十万

赵构曾言:“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

……

赵吉在没有穿越前,就知道杨存中(原名杨忻中)这位南宋的名将,一生都力主抗金的。

史载:杨存中机敏多力,娴习兵法,善于骑射;驭军宽而有纪,不私用部曲故旧。

自北宋宣和末年起,他应募击贼……

绍兴二年起,杨忻中开始掌管宿卫亲兵。

其后,藕塘之战,杨忻中率部大破伪齐刘猊,名震北方。

柘皋之战,杨忻中亲率手下精锐士兵(敢死队),持长斧砍敌马腿,大败金军“拐子马”……

金帝完颜亮南侵时,杨存中反对议和,并督军防守……

杨存中一生,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

赵吉感慨历史上杨存中(原名杨忻中),其功远远大于过,他是一位忠孝英勇敢的抗金名将。朕必当重用之!

……

此时,

赵吉望看到:年轻勇武的杨忻中,已按圣谕行事……

他左手握住弓臂,右手猛地一拉弓弦,那张三石之力的硬弓,在他的手中,轻轻松松地变成了满月形。

“哇……”

在场的很多兵将,再次被震惊出声。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小校杨忻中,居然也能像武状元岳飞一样拉满这三石硬弓。

作为杨忻中的顶头上司的张俊,并没太过震惊,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虽然,他平时也见识过杨忻中的力大如牛,但是,在赵官家面前杨忻中这等优秀的表现,说明他这个杨忻中的上司做得好。

岳飞倒吸一口凉气,他凭生第一次看到有跟他力气不相上下的人物。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跟他年纪不相上下的杨忻中,将这位壮士的姓名和容貌刻记在心中。

杨忻中的右手松开弓弦。

“砰嗡嗡嗡……”的弓弦颤抖响声,仿佛是在打之前不相信杨忻中能有如此神力的那些皇城司亲从官脸上的巴掌声。

杨忻中恢复持弓而立姿势,他进前一步,躬身启奏道:

“末将雕虫小技,还请官家赐教!”

赵吉道:“朕闻三石之力的劲弓,射出的箭矢,强劲而霸道,百步之远,亦可锲入铁中!杨家大郎可否为演示一下?”

杨忻中高兴道:“末将幸得官家赏识,末将愿当场演示。”

一旁的张俊,看到自己带出来的新兵杨忻中,在这次伐夏之战期间,因军功升迁得如此之快,现在又得到了赵官家的赏识,他为了给自己多留一条可以平步青云的捷径,他格外殷勤。

他令手下军兵,扛来了平时军中练习射箭的木架子箭靶,又找来了一块之前从敌军尸体上缴获来的精铁护心镜。

张俊亲手将精铁护心镜,挂在了木架子箭靶上。

他亲自测量百步远的距离,让手下的军兵,抬着挂着精铁护心镜的木架子箭靶,放到了距离赵官家所在地百步远的营外空地上。

赵吉看到张俊的表现后,笑而不语,心中暗道:中兴四将里,最能领会圣意、最听官家话的、也愿意用实际行动逢迎圣意者,当张俊莫属!

毕竟,在历史上的张俊,为了迎合宋高宗赵构的圣意,他是第一个带头站出来,主动奏请甘愿解除自己兵权之人。

……

此时,一切准备就绪,杨忻中按赵官家的旨意,他弯弓搭箭,向着百步远的木架子箭靶上挂着的精铁护心镜,连射三箭……

“铛!”

“铛!”

“铛!”

三箭皆中,接连发出震耳的叮铛声。

“好箭法!”

在场的众人,震惊高呼……

张俊奉旨,带着手下两名兵卒,跑到百余步远外的箭靶处查看后,迅速跑回来,启奏道:

“启奏官家,微臣张俊,已亲自查检过,杨忻中在百步之远,射出的三箭,皆中目标,锲入精铁护心镜三寸有余!”

“哇!”

赵吉高兴道:“大善!”

“朕曾读过唐朝卢纶的《塞下曲》一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朕以前每每读此诗时,认为射出的箭矢,‘没在石棱中’,是不大可能的。”

“然,朕今观杨家大郎,力大如牛、弓箭娴熟,便知箭矢‘没在石棱中’,那算个啥啊?”

“朕见识到,杨家大郎,百步远外,挽弓搭箭,三箭连中,锲入铁中!真是可喜可贺啊!”

“末将杨忻中,谢官家赞誉!”

岳飞等众将,望向刚刚被赵官家表扬的杨忻中,他们眼中都闪过一丝钦佩和羡慕。

他们纷纷称赞起杨忻中……

此时,年轻的杨忻中,倍感骄傲,他有些飘飘然了。

赵吉看到了杨忻中的表情变化后,立即决定要给年轻人上一课,让年轻人戒骄戒躁!

他要让杨忻中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知道,冷兵器使用得再厉害,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最终也要被杀伤力更强的热武器所取代。

赵吉对身后的皇城司亲从官,高喊一声:

“取朕的火铳枪来!”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