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黑铁之堡 金牌帝婿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武道凌天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7章 夏皇:赵狗竟敢图谋朕的爱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夏国议和主使听张浚传达完赵官家的圣谕,他的震惊程度,无以复加。

他瞪大了双眼,目光呆滞,脸色惨白,张着的嘴巴,竟然说不出更好的反驳之词。

张浚逼迫道:“方才,吾登上西城面圣。赵官家嘱吾,今日就将送诸位夏国乞和使臣回国。”

“啊?!”夏国议和主使惊讶出声:

“张相公,宋夏两国议和之事,尚未谈成,为何要急着送吾等离开宋营呢?”

张浚嗤之以鼻,道:

“今日吾与你密谈之事,还望你回国后,如实地紧急转达给你家夏皇。”

“赵官家若见不到夏皇把皇妃曹氏送到宋营来,这议和之事免谈。”

“吾奉赵官家圣谕,即将送尔等出营。”

“唉!”夏国议和主使无奈地长叹一声。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今,夏国被御驾亲征赵官家指挥的数十万大军打得接连惨败。

折姜会、萌井、溥乐城、耀德城,陪都西京城,接连被宋军攻克;

细封蛮牛、李察哥、李仁忠等大夏国最着名的猛将名帅良臣,皆被宋军打败,其部兵将惨遭灭顶之灾,其主帅或战死、或被俘、或自刎……

现在,还拿什么跟大宋讲条件呢?!

如今,宋军若不停战,大夏将有灭国的巨大风险。

他作为被夏皇李乾顺重用的议和主使,从保全大夏国社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得不暂时向大宋低头。

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哭丧着脸,不情愿地点了下头,说道:

“吾等夏国使臣,回到京城兴庆府后,吾定将赵官家欲索要大夏国皇妃曹氏一事,秘奏给我大夏国皇帝。”

张俊急忙摆手,纠正道:“非如贵使所言那般是‘赵官家欲索要大夏国皇妃曹氏’,而是‘赵官家欲让夏皇,遣返降夏的大宋叛臣曹勉的孙女皇妃曹氏’!”

夏国议和主使苦笑。

他心中暗想: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大宋国的君臣还要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吗?

“对对对!张相公提醒得对,是吾说错了。”

“吾恳请张相公,转呈大宋皇帝:请在此期间,万万不可再对我大夏国兴兵了。吾也定当说服我家皇帝,答应大宋皇帝的要求。”

“哈哈哈……”张浚开怀大笑,拍着夏国议和主使的肩膀,说道:

“如此,甚好!”

“吾亦会向赵官家,奏明今日议谈之事。”

“还请贵使速速回去,与其他十一名夏国使臣准备一下,吾将奉官家圣谕,即刻送诸位夏国议和使臣出营。”

……

张浚率领百余精壮护卫,将十二名夏国使臣被扣下的马匹和兵器等物,归还给他们。

然后,张浚手持赵官家赐给的令牌,率领百余骑宋军护卫,送十二名夏国乞和使臣出了大宋军营……

“驾!”

“驾!”

“驾……”

十二名夏国使臣带着巨大的屈辱,快马加鞭,马蹄踏起的尘土,飞扬而起。

站在宋军大营外的张俊,面露微笑,目送着十二名夏国使臣渐行渐远。

他心中暗道:“官家圣明啊!正如赵官家所预料那般,夏国议和主使迫于如今我宋军的强大,还是乖乖地答应了会将赵官家的要求,转呈给夏皇李乾顺。”

“若如赵官家所言那般,此举并非官家为个人私欲,而是为了动摇西夏国的根本,那官家他可谓是深谋远虑到百年之后了!”

张浚自感以自己的见识,无法完全理解赵官家之言有何所指,官家有何深远用意具体是什么。

只不过,他亲历了赵官家御驾亲征以来的谋事必成、逢战必胜的辉煌战绩,他已经对赵官家崇拜到了不敢生出半点质疑的程度。

张浚送走了夏国乞和使臣后,他立即拜见赵官家,奏明详情……

“呵呵……好!”赵吉微微一笑,亲切地叫着张浚的字,表扬道:“德远,你办事,朕放心。”

“朕嘱你秘嘱你之事,既然已告知夏国乞和主使,那等他回奏夏皇之后,若夏皇李乾顺真的被迫将皇妃曹氏送到朕的军营,那么夏国君臣军民,在心理战上已经输了。”

张浚立即拜服道:“官家圣明。只是臣浚,还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请官家教臣。”

张浚心中有很多话,不敢问出口,那就是:

‘官家你不索要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去打击夏国君臣军民的心理,是不是嫌弃人家皇后已年过三十,人老珠黄了?’

‘而且,耶律南仙还生育了太子李仁爱了。’

在此之前,张浚与夏国议和主使的交谈后,却得知夏国皇妃曹氏正值妙龄,温良贤淑,有倾城倾国之貌;她虽得李乾顺宠爱,却至今未生下一儿半女……

官家,您向夏皇李乾顺索要人家爱妃曹氏,虽然能击碎到敌国君臣军民的心理防线,但是,官家您是不是也随便满足了自己的好色之心呢?

当然,张浚心里隐藏的这些话,打死他他也不也直接说出口。

赵吉看着张浚那疑惑的表情,他嘴角上扬,走到张浚面前,伸手拍了拍了张浚的肩膀,悠悠地说道:

“德远,何事不明,尽管讲来,朕可教你!”

“微臣张浚所问,恐惹圣怒,请官家恕臣之罪。”

“讲!”赵吉斩钉截铁道:“朕恕你无罪。”

张浚战战兢兢,委婉地说道:

“微臣不明之事便是:若论更能打碎夏国君臣军民的心理防线的,不应该是向夏皇索要其皇后耶律南仙吗?为何官家却索要夏国皇妃曹氏呢?”

“朕向李乾顺,索要回降夏的大宋叛臣曹勉的孙女皇妃曹氏,名正言顺。”

“朕预料,夏皇李乾顺多数会按朕意行事。”

“而若按德远之意,向李乾顺索要其皇后耶律南仙,名不正言不顺。打死李乾顺,他也不会把耶律南仙送到朕的面前来的。”

赵吉边说,边用炯炯有神的双目盯着面前这位历史名臣张浚。

他看到此刻的张浚,依然是满脸疑云。

赵吉当然不能告诉张浚实情了。

这个实情,是只独属于穿越者赵吉一人知道的天机。

这种天机,是不能泄露的。

这个埋藏在赵吉心底的天机,就是:

别看现在的夏国皇后是耶律南仙,她也为夏皇李乾顺生下了太子李仁爱,但是,李仁爱并非西夏国这片土地上的真龙天子,他顶多算作一条仁慈软弱且胆小悲惨的四爪之蛟……

在历史上,公元1125年,夏国太子李仁爱得知自己母后的祖国辽国大败的消息时,就叹息伤心了好几个月;

待他得知父皇李乾顺向金国称臣,背弃了夏辽两国的盟约时,更是失声痛哭着劝止父皇。

李乾顺出于对西夏本国利益的考虑,没有听从太子李乾顺的劝谏,反而狠狠地责骂了他。

年轻的李仁爱悲愤不已,在辽国被金国灭亡后的当年九月,他悒郁忧愤而死,年仅十七岁。

同月,皇后耶律南仙伤爱子夭亡,忧祖国大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绝食而死。

赵吉知道在历史上,未来西夏国这片土地上的真龙天子,是在明年才会出生的李仁孝。

历史上,打小就聪明的李仁孝,福大命硬,他以一岁之低龄,躺在襁褓中,就能‘克死’皇兄即太子李仁爱。

因太子薨,年仅1岁的李仁孝,捡了个大便宜,被立为太子。

李仁孝十六岁时,李乾顺驾崩,他顺利继位,大有作为,之后他成为西夏国的中兴之主。

李仁孝是西夏国在位时间最久、寿命也最长的皇帝,他在位54年,活到了70岁,是西夏国的中兴之主。

赵吉知道历史上的李仁孝,乃是当今夏皇李乾顺与皇妃曹氏这位汉家女所生。

如今,穿越者赵吉这么急着索要夏国皇妃曹氏,还真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曹贼之好;

等到一年以后,也就是明年,历史上的大宋宣和四年,这位汉人曹妃将为李乾顺生下了一代中兴明君李仁孝。

现在,趁着夏国皇妃曹氏,还没有为李乾顺孕育出一条真龙天子之前,

索要曹妃入宋营,把她弄手,相当提前斩杀了西夏国皇族最优秀一代传承,也相当于变相斩断了夏国的龙脉和国运。

赵吉这位穿越者,当然不会对中书舍人张浚泄露这些天机。

此时,张浚依然疑云浮面,他试图向赵官家继续请教……

赵吉只是淡然一笑,轻轻摆了摆手。

他并没有直接回应张浚的疑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方,悠悠地说道:

“德远,你只需按照朕意行事即可。”

“至于其缘由,日后,你也恐难明白!”

赵吉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这让张浚感觉到,从赵官家的嘴里迸发出了不容置疑的这几句不容质疑的话语,带有巨大的压迫感,令他不得不从。

同时,张浚也感觉到,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愈发高深莫测……

…………

之前,被张浚奉赵官家圣谕放走的那十二名夏使,他们策马扬鞭,一路狂逃……

他们顶着秋日午后的烈日,在回夏国京城兴庆府的大道上急驰。

原夏国的西京城,现在大的宋灵州城,距离夏国京城兴庆府,有一百四十多里路。

十二名夏使,快马加鞭,所经夏境内的驿站,换马不换人,两个多时辰后,他们赶回到夏国京城兴庆府时,已是黄昏后。

他们下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两条大腿内侧的髀肉,被马背磨得火辣辣的疼。

他们战战兢兢,站立于巍峨的大夏国皇宫的宫门前,等候夏皇的召见,皆是心情沉重,胆战心惊。

他们不知道把自己出使宋营后议和没有结果这事,以及把所见到的大宋皇帝御驾亲征攻克夏国陪都西京的消息,奏报给夏皇时,那将会是怎样的场面呢?

夏国的议和主使面色,他最为担心一会将大宋皇帝向夏皇索要皇妃曹氏这事说出后,夏皇会不会雷霆大怒呢?

他们心情忐忑,在宫门外等候近一刻钟,此时天色已经黑,到了掌灯时分,他们才被从皇宫内小跑而出的传旨宦官,宣旨入宫觐见夏皇……

……

大夏国兴庆府,皇宫内外,庄严肃穆;

议政大殿,灯火通明。

侍立在大殿外的宫女和宦官们,面色严肃,神情紧张。

之前,他们都听到了议政大殿内,夏皇李乾顺所发的雷霆大怒……

他们隐约地听到,有数位大臣向夏皇奏报:从西京城内逃回来的大夏国败军,带回来了陪都西京沦陷的噩耗……

……

此时,十二名出使宋营的夏国使臣,在宣旨宦官的引领下,进入议政大殿。

他们看到,此时并不是朝会的时间,可这大殿内,却分两列,一共站立了四十多位文武大臣。

夏皇李乾顺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整个朝堂上充满了肃杀与紧张的气氛。

“扑通……”

“扑通……”

十二名出使宋营的夏国使臣,一齐跪在大殿中,行叩拜大礼……

夏皇李乾顺目光如炬,审视着跪在殿内的十二名使臣。

使臣们不敢抬头,却感受到李乾顺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怒火。

他们心中忐忑不安,深知此次出使宋营的结果并不理想,没有办成夏皇交待的与大宋议和之事,实难复命。

夏使们使心跳加快,身体不自觉地颤抖得厉害。

这批出使宋营的夏国主使,更是紧张得厉害,他不知如何找机会单独向夏皇李乾顺,提及大宋皇帝索要大夏皇妃曹氏这种令人难以启齿之事。

“朕从逃回京城的数十名守卫西京的败军口中听闻,西京已被宋军攻破,可有此事?”

十二名出使宋营的夏使纷纷点头,回奏道:

“确有此事,西京沦陷了,臣等亲眼所见……”

“啊?!”

“啊?!”

殿内四十多名文武惊呼不已……

他们中的很多人,被夏皇急召入拿外殿后,便看到夏皇龙颜大怒,说是西京可能被宋军攻克了,当然这个战报还是没有正式确定,只是从几十名逃兵口中得到的消息。

当时,他们中的很多大臣,还劝慰夏皇:这极可能是宋军使出的动摇我军心的诡计。大夏国的陪都西京,城防坚固,又有濮王率兵镇守,哪会那么快就被宋军给攻破呢?

可是,这会儿,当他们从出使宋营的这十二名夏国使臣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后,皆震惊不已。

李乾顺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愤怒地质问道:“朕派尔等出使宋营时,宋军只是围困我大夏国的西京城。”

“为何尔等出使宋营后,宋军能如此快速地攻破西京城呢?”

“尔等出使宋营议和,就只给朕带回了这个结果吗?”

“臣罪应万死……”

“臣无能……”

“臣罪应万死……”

“请陛下息怒……”

“唉!”李乾顺叹息一声,道:“尔等议和之事,未给朕办妥,那尔等出使宋营,可否给朕带回来了重要的敌情军报?”

十二名出使宋营的夏使,面面相觑,心中苦涩,只能如实回答:

“启禀陛下,臣等虽尽力斡旋夏宋两国议和之事,奈何吾等出使宋营后,并未得到大宋皇帝的召见……”

“是啊!大宋皇帝只派一个小小的六品官中书舍张浚为钦差,与臣等周旋议和之事。直到宋军强行送臣等离开宋营时,也没有达成议和……”

“臣等还在宋营内,看到被宋军所俘的我大夏国晋王,惨遭宋军蹂躏,并被挂于楼车之上,推到西京城外,游行示众……”

“啊?!”

“啊?!”大殿内的四十多名文武大臣,一片哗然。

他们中有很多人,也从逃回京城的残兵败将口中听闻,大夏国战斗力最强的铁鹞子军在西京城外惨败于宋军,当今夏皇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晋王李察哥被俘……

可是现在,当他们亲耳听到,从出使宋营而归的夏使们,亲口中说出了李察哥惨遭宋军蹂躏成了残废之人后,他更加恐慌和震惊不已……

端坐在龙椅上的李乾顺,听闻自己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庶弟李察哥,竟然惨遭宋军蹂躏成了残废之人后,他不禁愤恨得身体颤抖起来,导致他屁~股下的龙椅也轻微地摇动起来。

李乾顺从小到大,一直将李察哥当做亲弟弟一样看待,他俩兄弟情深,感情甚好。

现在,李乾顺听闻,大夏国最杰出的统帅李察哥被俘后,还惨遭宋军蹂躏成了残废之人后;

他情绪几近崩溃,这不仅是恨失股肱重臣的悲伤,还是痛失至亲却无能为力的悲愤。

不过,李乾顺不愧为西夏国的一位雄主。

他紧咬牙关,狠握双拳,指甲陷入掌心。

他双手的掌心,生出丝丝疼痛,传向了他的大脑。

他用疼痛,来使自己尽快地冷静下来。

他强压怒火,继续听着这些夏使们的奏报:

“奏启陛下,臣等无能。宋军入驻我大夏国陪都西京城后,也没有与臣等达成和议事项……”

“宋军势大,宋皇赵佶御驾亲征,据吾等所闻,宋军中还拥有能‘引天雷’的神秘武器,才会那么快地攻克我大夏国陪都西京,逼得濮王李仁仲自刎于东城,血溅城头……”

“啊?!”

“啊?!”大殿内的夏国文武重臣,再次哗然。

李乾顺也震惊不已,他为了稳定朝中文武大臣的人心,故作镇静,高声道:

“众爱卿,莫要惊慌!”

“朕的御弟察哥和朕的皇侄,皆是英雄!”

“察哥被宋敌折磨成残疾,宁可受辱,也不投降;仁仲他,宁死不降,自刎以明忠君报国之志,他二人可谓是朕的忠臣,众爱卿当效仿他二人忠君报国!”

群臣安静下来,立即跪伏,各怀心思,高喊道:

“臣定当效仿晋王和濮王,忠君报国,宁死不降……”

“臣当以晋王和濮王为楷模,与宋敌势不两立……”

“…………”

李乾顺看到下面跪着的数十位文武大臣,听着他们表着忠心,他为了给臣子们信心,高声道:

“别看宋敌攻下了朕的西京,可是朕的大夏国京城,有三万多重兵镇守,量敌不是敢长途来攻打的。”

“更何况,朕已经派遣出十三路特使,手持朕亲赐的十三道调兵银牌,去往夏国各地方部落军中,急调三十万大军,火速来援京城。”

“等到三十万夏军精锐之师,齐聚京城外,不仅可以扞卫京城无虞,还可趁机光复西京西平府……”

文武大臣们听到了夏皇的话后,仿佛被强喂下了一颗写心丸。

他们中有少数几人,如枢密使和宰相,是知道夏皇李乾顺虽然已经用银牌调兵,可是到今还还没有地方军来勤王。

不过,他们不敢也不会在朝堂上揭穿夏皇这种稳定人心的伎俩。

更多不明真相和文武大员们,则是自信心大增,高呼道:

“陛下圣明……”

“陛下银牌调兵,必能击溃孤军深入的宋敌,光复我大夏国陪者西京……”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李乾顺强挤出一丝笑容,以便安稳住臣下们那惊慌失措的心。

他又对回来的夏使们,悠悠问道:

“尔等出使宋营,无功而返。若无要事向朕奏明,就退下吧,居家反省三日。”

出使宋营的主使立即跪奏道:

“臣有关系夏宋两国能否议和成功的要事,需要单独向陛下奏报……”

李乾顺皱眉道:“在尔等未入殿之前,朕已与朝堂重臣们约定,值此夏宋两国交战之际,军情要事,君臣互不欺瞒!你尽管在朕和群臣面前,当面道来。”

“臣不敢当面说出来。臣请私下奏于陛下……”

出使宋营主使的话还没有说完,副使阴阳怪气地启奏道:

“臣为此次出使宋营的副使……”

“宋国的钦差张浚,单独召见了我方使,却阻止臣这位副使坐陪旁听……”

“他二人密谈良久,不知是否商谈议和之事……”

“臣等回京途中,臣追问主使,他却不肯说出与宋国钦差所密谋为何事……”

“故此,臣劝陛下,为安全计,还是让主使当面讲出他与张浚密谋为何事吧!”

使宋营的主使听到副使一通背刺的话后,他气得都快炸毛了。

李乾顺瞪着使宋的主使,怒喝道:“副使所言,可有此事?”

“启奏陛下,却有此事。然则,宋使张浚与臣所议之事,断然不可在此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啊!”

李乾顺由于听完了那位副使话后,更加怀疑起了这位办事不力的使宋主使,他冷冷地问道:

“你在宋营与张浚单独密谋了何事?”

“为何不在归途,与其他十一使臣共商?”

“你为何又要单独向朕奏明呢?”

“宋皇赵佶所提出的议和条件,究竟为何?”

“你难道听敌之言,却不信朕和朝堂的重臣们吗?”

“啊?!”出使宋营的主使,惊叹一声,他知道自己被副使的背刺后,夏皇李乾顺应该是怀疑他了。

他为了自保,为了不被夏皇误认为他叛宋了,他环视了一眼大殿内的数十位夏国重臣,他也自信今夜所言,这些人是不会外传的。

他声音颤抖地回奏道:

“张浚受大宋皇帝所差,让臣转告我大夏国皇帝,只要此事先办成了,大宋才会与我大夏国开启议和。”

夏皇李乾顺急不可耐地问道:“何事?快说!”

大殿内的数十位文武大员,都屏息竖耳,静听到底是什么条件呢?

使宋营的主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说了出来:

“请陛下恕臣大不敬之罪,臣所转述之言,乃是宋国钦差张浚的原话:

‘赵官家欲让夏皇,遣返降夏的大宋叛臣曹勉的孙女曹氏!也就是当今皇妃曹氏’……”

突然,整个大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夏国的文武大臣们,震惊得张大了嘴巴,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李乾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立起身的同时,气得他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龙案,他怒喝道:

“赵佶,你竟敢如此无礼!”

“赵狗,竟敢图谋朕的爱妃!!”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官梯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超级神医赘婿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蝉动 朔明 绍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宋终:一拳镇关西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