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妖孽王妃桃花多 寒门宰相 民国之文豪崛起 国色生枭 我岳父是李世民 晚唐浮生 中华第四帝国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4章 双喜临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14章双喜临门

郑居中见势,趁着赵官家高兴之际,立即奏请道:“权拜枢密枢密院副史宗泽,立此大功,微臣郑居中奏请陛下,为其表功行赏!

“哈哈哈!”赵吉高兴道:

“好!

朕派出的宗爱卿前去河东、河~南、河~北,行招安王善所部和杨进所部乱匪,大功告成!

当行封赏!

朕拜宗泽为枢密院副使、赠观文殿学士!

赏赐其黄金三百两!”

大殿中的群臣对三月前被召回京城受到重用又派出行招安大事的宗泽,如今又深受当今官家的恩宠,皆是羡慕不已。

大宋时,黄金绝对是贵金属,三百两的赏赐,绝对是大手笔了!

这也体现了当今赵官家对宗泽之恩宠非常。

权拜(暂代)枢密院副使宗泽,因为招安王善和杨进所部的流寇大军之功,被赵官家转正为枢密院副使,这都在群臣的心理预期之中。

唯独,宗泽被赵官家赠授【观文殿学士】,这太出乎群臣的意料了。

赵吉看到群臣羡慕不已的复杂表情后,他却微微一笑。

穿越者赵吉是知道,在大宋,观文殿学士这官名,是在宋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始置,由曾任执政大臣担任。皇佑元年(1049年)置观文殿大学士,由曾任宰相的大臣担任。观文殿学士无职掌,仅出入侍从以备顾问,示天子对重臣的尊宠!

故此,宗泽如今被朕升任枢密院副使、赠授【观文殿学士】,引起群臣的羡慕和嫉妒,也在所难免。

历史上的宗泽在活着时,最高官职只做到了东京留守、知开封府一官,其死后才被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

赵吉回想起来,三个月前,当朕询问朝堂之上的群臣,谁愿往河东、河~北等地招安王善、李进这两批乱匪时,只有宗泽率先站出来,不惜身家性命敢于去剿匪并行招安之事。

那时候,朝堂之上的你们,却没有敢像宗泽和敢于主动请求去京西、淮南进行剿匪并行招安的李纲那样勇敢地站出来;

现在,有了好处,你们却羡慕和嫉妒,那你们只有眼馋的份了。

身为穿越者的赵吉,是知道历史上的宗泽其活着时,根本没有做到枢密院副使这种高官,更没有被赠观文殿学士这种殊荣。

大殿中的群臣中,对宗泽招安乱匪建功后的受到重用封赏而表露出羡慕嫉妒恨的唯有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了。

因为,当初郑居中洞察出了圣意,知道天子想启用一向为人正直、当地方官政绩斐然却因上疏进谏被贬的宗泽时,他郑居中便立即心领神会,举荐起了宗泽。

如今,宗泽立即此军功又受到天子的封赏,他郑居中也倍感有颜面,自己有举贤任能之功。

果然,赵吉对郑居中赞扬道:

“如今,宗泽能立此大功,功在当初燕国公力排众议,向朕举荐宗泽如此贤良有为之能臣!”

郑居中心里美滋滋的,立即叩拜道:

“臣居中向陛下举荐贤良之士,是尽为人臣之本份,然则,宗泽这种小官能受到朝廷重用,皆因陛下圣明,识才任能。吾皇万岁万万岁!”

有燕国公郑居中的带头称赞赵官家圣明,群臣立即跪拜附喝,道:

“陛下圣明,识才任能。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嘴角上扬,满意至极。这位“国舅”郑居中,还真的会说话,其不揽功还变向地拍了朕的马屁,属实拍得恰到好处,让朕感觉很舒服啊!

赵吉知道,历史上的郑居中,早年属实以当时得朕宠爱无双的郑贵妃之从兄在官场上自居,这算其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污点。

不过,熟悉北宋历史的穿越者赵吉知道,郑居中总体上来说,算是一个忠臣。

之前,朝廷遣使与金约定夹攻辽国以收复燕云时,

郑居中曾力陈不可,劝阻过:“不能守(宋辽)两国盟约,辄造事端,诚非妙算……独不思汉世和戎用兵之费乎?不宜幸灾而动,待(辽)其自毙可也。”

穿越者赵吉知道,郑居中虽然被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委以要职,却因原主宋徽宗的昏庸,没有采纳郑居中阻止联金灭辽的建议,也是导致发生靖康之耻的一个因素。

赵吉还知道,当郑居中死后,其被追赠太师、封华原郡王,谥号文正。便足以看出,郑居中的功劳之大,又得皇帝的恩宠。

自唐朝以后,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着自己死后能得到的谥号就是“文正”。

而天子是不会轻易地把“文正”这个谥号给一般大臣的。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屈指可数。

能得到“文正”谥号者,皆是文人敬仰的重臣,如范仲淹等人。

“文”者,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德美才秀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正”者,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

此时,赵吉翻开郑居中呈上来的宗泽军报奏折。

他看到,宗泽在奏折中,还附有招安王善和李进中所部将领的名录,以及宗泽上疏表奏:王善和李进识大局能接受朝廷招安后,其忠勇可嘉;

宗泽还在奏折上,请求天子开恩特赦,让王善和李进继续统领原部人马为朝廷所用……

如此一来,才能让王善和李进所部人马安心,也才能在国家有战事时,保持着王善和李进两部受招安军队的原本战斗力……

赵吉将宗泽的奏报,交于身边侍立着的大宦官梁师成,让其当众宣读出来,好让大臣们群议一下宗泽的上疏内容可行否?

此时,群臣议论纷纷……

太宰余深出列,跪奏道:

“微臣余深,认为宗泽之奏请大为不妥。王善和李进皆草莽出身,反贼本性难改,若让其还统领原部人马,恐怕再次为害朝廷!”

余深之言立即得到了十余位朝臣的支持,纷纷附奏,赞同余太宰之言……

赵吉若不是知道在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以后,宗泽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来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并任用岳飞等人为将,屡败金兵之事;

那么,他也真的会有余深同样的顾虑。

此时,赵吉风轻云淡地一笑,霸气地说道:

“余太宰多虑了!

朕以诚相待受招安者,便要对其充分信任。

即便,受招安者胆敢再行叛逆之事,朕必当像铲除反贼方腊匪患一样,将叛逆者彻底铲除干净,并夷其三族!

故此,宗泽之奏请,朕准奏之!”

太宰余深看到自己的建议没有被如今心性大变的赵官家采纳,便只好低着头,灰溜溜地退回班列之中。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则意气风发,心中庆幸着自己所举荐之人宗泽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且重用,变向地也是在重用信任微臣啊!

“陛下圣明。”郑居中恭贺道。他难掩喜悦之情,再次启奏道:

“今早,枢密院又接到权拜尚书左丞,领京西、淮南剿匪招安御使李纲传来的捷报。

三月前,陛下派李纲领京城三千名禁军精锐,有调遣京西、淮南两地厢军剿匪之权,历经大小十余战。李纲已经平定了京西路、淮南路多处盗匪流寇。

李纲依仗陛下天威,行陛下宽仁好生之举,分别成功招安了京西、淮南两地拥众数千人的三位匪首王再兴、李贵、王大郎,前后共计招安匪军兵将一万余人;

至此,剪除了京西、淮南两地深受盗匪侵扰抢掠之祸患!

微臣郑居中,请奏陛下,对权拜尚书左丞,领京西、淮南剿匪招安御使李纲,论功封赏!”

此时,群臣也都学乖了,虽然羡慕嫉妒李纲所立之大功,但是,跟着郑居中一起附和着为李纲邀功,便可以给当今天子留下好印象。

群臣纷纷附奏,为李纲所立的平定京西、淮南两地之匪患,并招安了三位匪首王再兴、李贵、王大郎及所部共计一万余人马之功,大加赞扬,并请求赵官家对李纲进行封赏。

赵吉翻开李纲呈报来上的捷报奏折,属实如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所言那样,在京西、淮南两地剿匪招安成功了。

“哈哈哈!”赵吉开怀大笑,高兴道:

“朕派宗泽去往河东、河~南、河~北,行剿匪招安大事,已成。

朕派李纲前往京西、淮南两地,行剿匪招安之事,又成!

此乃双喜临门也!

宗泽已被朕封赏了,李纲岂有不封赏之理乎?”

群臣心中虽然各有想法,却在表面上陪着赵官家一起微笑着,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圣意……

穿越者赵吉深知,三国时诸葛亮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故此,要将大宋境内的匪患在金军灭掉辽国之前全部平定。

如今,赵吉即便对受宋军围剿而从梁山逃出来,成为流寇的宋江等三十六位匪首的追剿,也在进行中。

这段时间以来,赵吉在京城,始终密切地关注着各地往来的军情奏报,并有意地下令各路厢军逼迫将宋江等流寇往南逃窜。

至今为止,赵吉收到的关于梁山宋江等流寇去向的军报,其已经到达了海州境内……

赵吉心中有底,海洲有梁山“好汉”们的大克星——海州知州张叔夜!

……

此时,

赵吉坐在龙椅之上,左手扶龙案,右手以掌前伸,朝向远言;仿佛在遥对身在数百里之外的千古名臣李纲一般,他高声道:

“朕拜李纲为尚书左丞、赠观文殿学士!赏赐其黄金三百两!”

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跪伏,齐声山呼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吉,威风凛然,大手一挥,高兴道:

“众爱卿平身。”

群臣起立,归回班列……

赵吉盯着文官班列的末尾处,看到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文官张浚,他便高声道:

“朕对宗泽和李纲二位爱卿封赏之圣旨,由中书舍人张浚,代朕拟写!”

此时,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张俊,闻听赵官家的点名,立即心潮澎湃。

张浚受宠若惊,出列跪奏道:

“微臣张浚遵旨!”

赵吉微笑着看向这位三年前登进士第高中探花的名臣张浚,心中暗道:“若朕这个穿越者,不知道你张浚是未来的大宋名臣,朕怎么能不远千里,把你从山南府一个小小士曹参军召回京城任如今这个前途大好的中书舍人一职呢?”

赵吉道:“张爱卿平身,拟写圣旨时,必当写出朕对宗泽和李纲二位爱卿褒奖赞美之意!”

张浚再拜道:“微臣张浚遵旨,绝不负圣望!”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浚已经被赵吉召回京城任中书舍人二个多月了,经过赵吉这两个月来的考察,他发现张浚属实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有济时之志、正直凛然、天资忠义、材兼文武、孜孜为国、谦光过人。

不过,赵吉也怕张浚可像个别史学家所总结那样,其志大才疏,张浚之为将,丧师辱国,张浚三次为将,三至败绩……

故此,现在的赵吉通过这两个月以来的考察,发现张浚实属是当一个忠正文臣的好苗子,至于让他统兵为将,想都不要想了。

赵吉对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启奏?”

新任御史大夫曹辅出列,跪拜见礼,笑容可掬地启奏道:

“微臣曹辅有事启奏陛下。只因此事,是微臣今日出府入朝时,刚刚得知,便无法写成奏折。”

赵吉看这位正直敢于死谏自己这副身体原主宋徽宗不可‘夜宿某娼~妓之家’的忠臣曹辅,发现今日参加议政的曹辅不像以往那样面沉似水、一脸严肃的样子。

反而,今日的曹辅,其脸上难掩兴奋喜悦的笑容。

赵吉道:“既然有事要启奏于朕,曹爱卿便速速讲来。”

曹辅道:“先前,陛下在御驾亲征方腊之前,交待给微臣曹辅督办锻钢坊之任。

并且,陛下还曾言说如今大宋盛行的【团钢法】和【百炼成钢法】,皆耗时耗力。

陛下曾御笔新书在宣纸上‘转炉炼钢法’,并画出了一个外形似梨的转炉图纸,并图纸标注道:

‘此为转炉,内壁用耐火砖,炉侧开多个小孔(即为风口),好让空气从这些小孔吹向炉内。’

陛下让臣下监督锻钢坊的老工匠们,在进行转炉炼钢法实验时,所用原料为生铁、或铁矿石、或废钢皆可。

再将其炼成炽热火红的铁水后,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并用吹风机把风吹入熔融的生铁水中。等待铁水冷却后,

炉渣弃之,精钢留之。’”

赵吉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然记得此事。

朕征付方腊凯旋而归之时,私下里还召见过曹爱卿,问过新式炼钢法在锻钢坊那边,是否试验成功了。

当时,曹爱卿曾言,每日反复进行三五次试验,共计做了上百次的‘转炉炼钢法’试验,皆以失败告终!

即便近日以来,朕询问此事,锻钢坊历经三百余次试验,依然未能依据朕所绘之图纸,将转炉炼钢法’试验成功。”

曹辅却兴奋地启奏道:“今日,微臣正是为此事启奏陛下……”

赵吉微微一笑,心里有了数,还没有等曹辅将话说完,便问道:

“今日,朕观曹爱卿喜形于色,难道是锻钢坊那边把‘转炉炼钢法’的试验,做成功了吗?”

……………

【pS:把之前这书里埋下的坑,在这章里给填上了三处。不知道读者大大们,还记得吗?在本书第一百多章节时,赵吉这个穿越者让曹辅督办锻钢坊之事,并画出‘转炉炼钢法’的图纸,让那里有锻钢经验的老工匠们先建个微型的试验厂房进行实验。】

【再pS,求下月票、推荐票和打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辣妈攻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渔港春夜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重生过去震八方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明末小平民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