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特工之回到清朝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PS:本章先不要订阅!现在虚汗是不出了,咳嗽的也轻了,但是改左半边的脑袋开始疼了!我就想问问专家,尤其是几百年上千年才出一个的犬养闻洪,所谓跟小感冒、大号感冒没什么不同的这个病,它为什么能折腾我多半个月还不好!彼汝娘之!

大明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四大紧,分别是开新锁、穿新鞋、湿透的麻绳、螺丝帽,可是这四大紧跟大明户部尚书刘怀文握着钱袋的手比起来别说紧了,恐怕连姑娘腰、棉花包、熟透的柿子、杨柳梢这四大松软都多有不如。

在大明,向来只有刘老抠从别人手里往国库抠银子,却不见得有谁能从他刘老抠的手中弄到银子,即便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想要从国库里调拨一些钱财,也必须得看他刘老抠的脸色。

现在曾诚看向刘怀文,自然是想看看刘怀文的脸色到底是什么颜色——要是正常的颜色,说明刘老抠愿意从国库里往外掏钱,接下来不管倭国那些矮矬子们能不能将麻风病传到大明,曾诚这个大明首辅都不需要太担心;如果刘老抠的脸色不对劲,那就说明刘老抠不愿意从国库里往外掏钱,曾诚这个大明首辅很有可能会因为倭国向大明传播麻风病而头疼。

然而让曾诚没有想到的是,刘怀文刘尚书的脸上居然挂着笑容!在听到倭国那些矮矬子们有可能向大明传播麻风病的消息后,在听到五军都督府有可能会对倭国动手的消息后,刘怀文刘尚书居然笑了!

一时之间,曾诚甚至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还是他刘怀文刘尚书被这两个要花大钱的消息给刺激疯了!

再三确认了自己的眼睛没出现什么问题后,曾诚便忍不住宽慰起了刘怀文:刘部堂,这次就算花钱也应该不会太多,这国库……

刘怀文一脸懵逼的瞧着曾诚,毫不客气的反驳道:花不了太多?那怎么行,该花的钱就必须花,不管是因为麻风病这事儿还是因为要攻打倭国,这钱都得花!国库有钱!

这下子,可不仅仅只是曾诚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儿了,就连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都忍不住噌的一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刘怀文身边,抓着刘怀文的手道:怀文叔,这次大不了由内帑出钱,您老人家先休息几天也行,可不敢累坏了身子。

刘鹤鸣也低声道:其实……其实打倭国真花不了几个钱,刘部堂你这……

这回轮到刘怀文一脸懵逼了。

刘怀文用力抽出被朱皇帝握住的双手,掰着手指头盘算一番后说道:我还没老糊涂!刚刚我算过了,五军都督府要是打倭国的话,大概需要五亿龙元的军费,各地全面封锁住麻风病的传入,需要的花费则在十亿龙元左右。

听到刘怀文大概计算出来的数字,刘鹤鸣话说的声音顿时更低三分:其实……其实也不是不能省。

然而让刘鹤鸣没有想到的是,刘怀文居然恶狠狠的瞪了刘鹤鸣一眼:省什么省?老夫执掌国库这些年,不敢说国库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也不敢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但是想要拿出十五亿龙元还是很容易的。

满怀骄傲的自我吹捧两句后,刘怀文又将目光投向了朱劲松朱皇帝:只是国库能拿的出十五亿龙元宝钞,却拿不出十五亿两白银,恰好倭国有座石见银山……

当刘怀文的话音落下后,刚刚还满脸担心的朱皇帝顿时尴尬的哼了一声,随后便踱步转回了龙椅,其他诸如曾诚、刘鹤鸣等一众大佬脸上的担忧之色也同样消失不见,甚至还有人悄然挪动脚步,试图离刘怀文远一些。

听说过不要脸的,可是真没听说过像他刘怀文一样不要脸的——他是真心实意想要拿钱出来支持封锁麻风病的传播还是真心愿意拿钱支

持五军都督府去灭掉倭国?

其实都不是。

刘老抠这货从头到尾都在惦记着倭国的石见银山和菱刈金矿!

彼其娘之!

现在倭国那些良民、贱民跑到大明商人的周围躲藏,幕府方面能怎么办?

万一激怒了那些大明商人,惹得那些大明商人抽刀跟幕府对抗,最后倒霉的还是幕府!

心中越想越纠结,德川家齐干脆皱着眉头问道:有没有跟那些明国商人交涉过?难道他们就不怕被传上麻风病?

在后世滚着叽歪患者横行的年代,傻贼鹰豢养的那些狗儿子们总是拿这国怎,定体问来说事儿。

问题是朱皇帝自己却陷入了定体的疑问当中。

大明到底该走什么样儿的道路?

改成欧罗巴那套所谓三权分立的滋油体?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能想想,真要是把这套玩法搁在中原堂口那就是作大死。

想要深入分析这里面的具体原因未免太过于复杂,但是归根到底,却终究是利益两个字。

你选的嘛。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欧罗巴和傻贼鹰那些蛮子们普遍心大的原因。

因为欧罗巴那边儿从来就没有过真正大一统的王朝,蛮子们也习惯了小国寡民的心态,同样也习惯了小朝廷制。

毛熊也差不多——布尔什维克好不好?好!关键是人这种生物是有欲望的!

这种玩法在平时当然没什么问题,毕竟连中原堂口的百姓似乎也是如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旦到了类似于小冰河这种灾害频发的时候,或者说到了百姓真正活不下去的节骨眼上,大小朝廷的区别就现出来了。

傻贼鹰当然也没比欧罗巴强到哪儿去,要不然拜振华同学也不会登上宝座,更不会出现傻贼鹰内部开片由二毛开始的天大笑话。

然而同样是大朝廷制的布尔什维克直接搬过来用也未必就能行。

直接照搬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大明现在并没有那一套理论的生存环境。

当然不能说这套理论是错的,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宣扬的。

搏个从龙灭贼之功,不比全心全意给那些泥腿子们当仆人要强的多?

彼时的中原堂口,还没有经历过即将彻底亡国灭种的痛。

尤其是在皇帝慢慢放权的情况下,内阁甚至可以直接顶替皇帝的作用。

因为朱皇帝直接明确了内阁的江湖地位。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好笑,因为朱老四当年折腾出内阁的时候是把内阁阁臣们当做秘书使用的,后来等过了仁宣二帝之后,内阁的权柄才慢慢大了起来。

但是权柄归权柄,实际上能够领导六部的内阁阁老们品级却不算高,所谓的领导六部其实也是名不正且言不顺,另外还有司礼监制约。

现在朱皇帝则是明确了内阁的品级、职责,即内阁首辅大臣为正一品,其他几个辅臣的品级定为从一品,而诸部的尚书则是被定为了正二品。

与之对应的,则是大明原本的六部以及后来增设的穷酸部、由铁道司升格而来的铁道部等等一大堆的部都明确置于内阁的管理之下,除了首辅大臣外,剩下的六位阁老每个人都得分管一摊子事儿,差不多算是责任明确到人。

与内阁并列的还有五军都督府,内阁的首辅大臣可以问过军府的事儿,但是也仅仅只是过问——可以问,但是没有决定权,军府的决定权掌握在军府大都督的手中。

御史台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喷人,皇帝、文武百官全都是他们要盯

防的对象。

然而御史台也不归内阁管,真正能管到御史台的是御史衙门,与之同列的还有一个都察院,这两个衙门都不归内阁管,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其中御史衙门当中除了在京城的一部分御史的负责是喷人,剩下的则是负责承担了检的职责,都察院则负责连审带判。

而大明律的最终解释权却又在刑部。

总之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门都有,彼此之间的职责也很明确,彼此之间既要互相扶持,同时也得相互制约。

基本上可以说是有皇帝没什么鸟用,但是没皇帝也不行,像朱皇帝自然可以直接越过内阁诸部乃至于五军都督府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朱皇帝以后的那些皇帝们除了能监管并且拥有换相的权利之外也基本上告别了插手政务的可能。

想通过换相来重新拿回权利?

首先得让锦衣卫找到首辅大臣的罪证,然后还得由御史台发起弹劾,都察院给定罪,走完这套流程才能换相,其中但凡有一个流程走不完,这首辅大臣就换不了。

而首辅大臣和内阁阁老们的任期又是固定的,都是从入阁之日起开始算,五年为一期,最多干两期,这是朱皇帝直接定死的铁律,根本不允许更改。

除此之外,大明律又讲究法无禁止即为可,顺带着又定下了一大堆针对宗族和豪商的打压政策,对于普通百姓的保护除了体现在律法上之外,同样还有农会也承担了一部分职责。

这就让大明的国体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看上去很是美好,差不多可以算是虚君的典范,除了还有个皇帝之外,剩下的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冥煮滋油了,甚至可以说是在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在运行。

然而朱皇帝的心里很清楚,这种完美基本上就是扯蛋。

甚至于兔子的那一套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无论是当初挥泪斩了两个马谡,还是后来先富却不愿带动后富甚至想把手伸到朝堂上面,这些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皇帝一直在放权给朝堂但是却从来没有放松锦衣卫、东厂以及御史御门的原因之所在——大明的官老爷们也没那么高的觉悟!稍微放松一点儿,他们就能捅出天大的窟窿!

一想到这里,朱皇帝又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自己再怎么样也不是个神,哪儿有可能解决那些久远的事情?

自嘲的笑过之后,朱皇帝干脆直接说道:今天朕要说的事儿很简单,一是把那些青皮破落户都打掉,既然一个个的都不愿意过好日子,那就扔到工地上去过几天苦日子,尤其是那些横行乡里甚至有不法之行的混账,直接拉去打靶。

第二个事儿就是那些不愿意好好赚钱却想着欺压百姓的工坊主们,该杀的杀,该流的流,让他们多逍遥一天,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遭到他们的祸害。

还有那些自个儿跳出来作死的官老爷们,该怎么处理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在场的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们都很清楚,朱皇帝以咱这个词来自称的时候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除开大朝会以外,一旦用到朕这个字,那多半就是起了杀心。

而在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们都躬身应下之后,朱皇帝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曾诚:曾卿为相,至今也差不多快三十年的时间了吧?

这个从朱皇帝在孟良崮时期就主动跑去投奔的前大清知府老爷,因为其本身的能力以及对朱皇帝各项指示的领会能力、办理速度,在朱皇帝刚刚称帝那年就已经成为了大明的首辅大臣,到现在也足有二十六年的时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曾诚恋栈不肯辞,也不是朱皇帝非得留下曾诚来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而是

朱皇帝在制定这条规定的时候已经是民间所说的圣皇二十年。

也就是说,曾诚这个首辅大臣还可以接着再干上四年,然后也得老老实实的从首辅大臣的位置上滚蛋,而后也不能再担任其他掌握实权的职务,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或者回老家去养老。

当然,大明对待功臣的待遇一向不差,虽然不再是首辅大臣了,但是一应的待遇却还是按首辅大臣的来办,甚至还会有个爵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渔港春夜 重生之武道复苏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猎妖高校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逍遥四公子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汴京春深 桃花沟 恶魔军官,放我走! 重回1982小渔村 我有一剑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无双镇北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十三皇子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