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特工萌妃 灵剑尊 特工之回到清朝 明朝败家子 武道凌天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明使用劳工,很合理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看着大明军舰下水长大的这一代人和之前跟着朱劲松一起车翻了大清的一代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跟着朱劲松一起车翻了大清的一代人,跟再之前的一代人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跟着朱劲松一起车翻了大清的这一代人充满了攻击性,他们的心底充满了骄傲,只是这一代的人太过锋芒毕露,他们一直在等着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旨意——征讨不臣!

似乎,这样儿能更加证明大明的强横,能更加证明他们自己。

至于上一代的人,则是真正的内敛,或者说谨慎,这是受到了大清百十年奴役统治的影响,纵然一朝翻身做了主人,心底却总有一种危机感。

唯有看着大明军舰下水长大的这一代人,他们身上充满了强汉盛唐文宋刚明的自信,昂扬,他们可以平等的对待任何一个欧罗巴平民,他们表现的更加内敛,但是他们的心底却更加骄傲,防范意识也更强。

更关键的是,从这一代人开始,中原堂口或者说大明的人口数量才真正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仅仅只是人口红利就足以保证大明未来百年的发展。

当然,人口爆发式增长在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潜在问题——整个大明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需要养老的老人数量会越来越多。

就像是兔子家一样。

兔子家刚刚建国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穷二白,就跟朱重八当年刚刚建立大明的窘境差不多。

朱重八当年是车翻了蒙元,兔子是推翻了为列强代言的秃子。

朱重八当年立国的时候,中原堂口的金银珠宝大多都被蒙元朝廷带到了草原,兔子刚刚建国的时候,大量的黄金白银都被秃子带到了岛上。

但是正如当年的大明曾经做过全世界的爸爸一样,兔子也成功做到了垂死病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的程度。

反正第三胎就只有八万余吨,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个余到底余了多少——按照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字8不能整除的最小正整数是3。

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在这当中,兔子享受到了多少人口红利?

基建狂魔,是吃了人口的红利;

奇观兴国,房产救市,同样也是吃了人口的红利;

大妈们能在黄金市场上搅动风云,还是吃了人口的红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怕有一天房地产要彻底凉凉崩盘,依照兔子家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一天也会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得都晚!

甚至可以这么说:假如小破锅的五大善人集体抽疯,在互相拿着蘑孤弹互轰的情况下,依靠巨大的人口基数,兔子也会是最先恢复过来的那一个!

只是兔子的人口红利期多少有点儿短暂,毕竟兔子家的领土面积就摆在那儿,就算兔子想要多吃几年的人口红利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反而还要面对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老龄化趋势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只是有只非黑即白的玩意玩的一手好病毒,而兔子家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良知和道德不允许兔子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儿来。

大明也早会要面临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毕竟大明的国土面积顶大天也就是占领整个小破球的程度,根本不可能无限度扩张。

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大明就必须做好人口增长与老龄化之间的平衡。

只不过,现在的大明还远远不到考虑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的时候——天竺填满了吗?奥斯曼填满了吗?欧罗巴到手了吗?殷地安光复了吗?

没有?

辣么多的土地,足够再额外安置几亿大明百姓吧?

换句话说就是大明的人口红利期起码还得有个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五十年,差不多够搞工业革命的了!

一想到工业革命这几个字,朱劲松便忍不住曲起手指慢慢敲着桌子,说道:“奥斯曼大概率会认怂,并且会像法兰西和傻贼鹰他们几个一样派出留学生来咱们大明留学。”

这几乎是明摆着的事情。

自从艾哈迈德一世废除了“弑亲令”之后,奥斯曼的素丹们就可谓是麻袋换草袋,一代不如一代,整个奥斯曼也慢慢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到了现任素丹塞利姆三世当家做主的时候,整个奥斯曼的实力已经明显的衰落。

倘若没有朱劲松车翻大清这回事儿,那么奥斯曼跟大清可谓是小破球上少有的卧龙凤雏,反正就是难兄难弟一般的哥俩儿,谁也别笑话谁。

问题是大清被朱劲松给车翻了,重新立国的大明甚至率先搞起了工业革命,小破锅的玩法以及足够强横的军队甚至压得整个欧罗巴所有国家都喘不过气来。

虽说大明不会无缘无故的跑去嘲笑奥斯曼,但是奥斯曼现任素丹塞利姆三世多少也能算得上有脑子,这家伙绝对不会放弃向大明学习的机会。

朱劲松甚至连理由都替塞利姆三世想好了——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瞧瞧,先贤圣人都这么说了,奥斯曼上上下下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朱劲松笑着说道:“先贤有云: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奥斯曼倘若真有向学之心,愿意派出留学生来咱们大明留学,朕觉得咱们大明还是广开方便之门,收下一些留学生比较好?”

刘怀文满脸无所谓的说道:“只要奥斯曼愿意像英格兰他们几家一样交学习,臣是没什么意见的。”

礼部扛把子孟繁志瞥了刘怀文一眼,冷笑道:“反正都是奥斯曼出钱,你刘老抠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要是让你户部出钱你试试?”

习惯性的怼了刘怀文一句后,孟繁志忽然话锋一转,说道:“其实我们礼部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给他们准备的教材都是一样的,欧罗巴来的留学生学什么,让他们也跟着学什么就是了。”

朱劲松一脸无语的瞧着刘怀文和孟繁志等人——瞧瞧,瞧瞧,这就是大明朝堂的衮衮诸公!

堂堂的户部尚书满门心思的想要收人家留学生的学费,礼部尚书满门心思的想拿阉割后的《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去坑害人家留学生,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多长高尚的模样,我呸!

这还有一个好东西吗!

心中暗自吐槽了一番后,朱劲松干脆曲指敲了敲桌子,说道:“奥斯曼的留学生,跟欧罗巴以及傻贼鹰他们的留学生还是有所不同的。”

“像法兰西和傻贼鹰他们几家的留学生,又或者欧罗巴其他国家派来的留学生,他们的信仰是相同的,拜的都是同一个神仙。”

“但是奥斯曼来的留学生则不然,他们拜的是他们教义中的神仙,并且有规定的礼拜时间——咱们大明还是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嘛,该让他们礼拜的时候就让他们礼拜,千万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强人所难。”

“当然,他们要是因此而耽误了留学的学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说到这里,朱劲松忽然间话锋一转,对柯志明吩咐道:“欧罗巴那边儿不是在搞什么运动之类的玩意么,派人把那些玩意都引到奥斯曼去。”

待柯志明躬身应下之后,朱劲松又望着礼部扛把子孟繁志说道:“把给他们用的教材改一改。”

“除了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之外,把“风能雨、雨能进而王不能进”之类的内容都相应增多,像那些“国富民强”或者“民富国强”之类的内容都尽可能减少。”

“朕听闻奥斯曼那边儿是拿着经书当律法使的,卿等有责任让奥斯曼的留学生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律法,懂?”

孟繁志当即便躬身应了下来——要说把奥斯曼的留学生培养成大明皇家学院里面的大牛一样的精英,那可能还有点儿困难,可要说把他们带跑偏,那孟繁志可就很有信心了。

毕竟是跟着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学来的嘛,论起坑人的本事,大明的礼部诸公要是认下了第三,估计就只有内阁的一众大老们敢认第二了。

第一当然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的皇帝陛下。

朱劲松又望着工部扛把子宋玉成问道:“铁路现在修建的怎么样儿了?倘若再多出十万劳工,能不能把速度再提一提?”

宋玉成苦笑一声道:“启奏陛下,就算是再多上百万劳工,只怕速度也没办法变得更快了,除非开设更多的钢铁厂以及蒸汽机车制造厂。”

“只不过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开设更多的钢铁厂固然可以提高铁路的修建速度,可是这也会影响到咱们大明对于铁路的修建规划,犯不上。”

朱劲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看看哪里还缺劳工?”

听朱劲松这么一说,不光是宋玉成这个工部尚书激动了起来,就连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都激动起来——哪里还缺劳工?哪儿都缺!

像铁路修建这事儿还好说一些,毕竟是大明朝廷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重心,大明这些年引进的劳工有一大半都归了铁路所有。

可是除了铁路项目之外,大明另外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项目急缺劳工!

比如水利工程。

中原堂口的水患灾害比较多也比较严重,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大明圣皇十四年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原堂口较大的洪涝灾害就有一千多次,平均2年就发生一次。

因此,中原堂口历来就有“治水就是治国”的说法。

尤其是建夷入关之后,中原堂口的老百姓就饱受两大祸患之苦。

一个是建夷搞出来的铁杆庄稼满大爷,另一个就是水患。

朱劲松起兵车翻了大清,算是终结掉了满大爷这个祸患,而对于如何治理水患,变害为利,就成了大明朝廷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明圣皇二年元月,工部水利司上书提出了“蓄、泄并举,治水先治河”的方桉,打算由黄河沿岸诸省一起动手疏浚黄河河道,同时在长江、黄河以及其他大型河道附近外加缺水地区都修建大型水库。

当时的大明朝廷还并不富裕,虽说还不至于穷成狗吧,毕竟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从来就不走寻常路,能想办法捞钱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手软,可是大明用钱的地方也多如牛毛,尤其是还有社学和扫盲这两大支出,当时的大明国库也实在是紧巴巴的。

然而再怎么困难,国库还是想方设法的调拨了三百万两白银给水利司,并且在其后每年都会专项调拨五百万两用于治河以及修建水库之用。

凭心而论,倘若不是刘怀文这个户部尚书一直抠抠索索的给国库省钱攒钱,只怕大明很多工程都要延后,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说干就干。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钱的问题终究还是比较好解决的,真正比较让人闹心的问题还是出在了人的上面。

众所周知,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挖井取水都是有生命危险的事情,大明一开始的时候派军队去为老百姓挖井倒还说的过去,毕竟当时的大明既要争取民心,同时也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就算是有风险的事情,也只能先让大明的军队顶上去。

大明的军队自百姓而来,为百姓服务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哪怕牺牲。

可是现在的大明有了更多的选择。

比如说劳工。

劳工或者说昆仑奴的命到底贵不贵,朱劲松不太在乎,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不乎,五军都督府的那些扛把子们就更不在乎了,他们只会在乎大明军人的命——大明的军人,首先是大明人!能够拿劳工去填的,以朱劲松为首的大明朝廷就绝不会让军队去填!

问题是劳工的数量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仅仅以治理黄河河道为例,一次征召十万八万的百姓去做工不算过份吧?为了保证这十万八万百姓的生命安全,很多危险的工程就要提前计算出可能牺牲的人数并且提前准备好昆仑奴,这也很合理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保护我方族长 女公务员的日记 人族镇守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军工科技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逍遥四公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超维术士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桃花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灭剑神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抗战之血肉丛林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父可敌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动荡的大元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无双镇北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晋霸主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十三皇子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