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民国之铁血少帅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盛唐日月 敛财人生 大清隐龙 抗战之烽火 大魏宫廷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的各种问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造反是个特别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穿越者来说,只要熟读并且大概掌握了五卷屠龙秘术外加土法炼万物丛书,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赤脚医生手册以及某几本不太好找资源的书籍,造反都很容易。

因为以上书籍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拉起一支队伍,如何培养军队,如何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卫生医疗等等乱七八糟的内容,用在古代任何一个王朝都属于是降维打击。

但是,造反容易,打江山容易,却不代表着治天下也一样容易。

什么三权分立、文武制衡、公权私权皇权三者交叉稳固之类的理论说起来容易,真到了实行的时候往往就没有那么容易。

比如说,朱劲松刚刚要试着在加强一部分公权和私权的同时收拢一部分皇权,大明的官老爷们就给了朱劲松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事儿还要从废除宗权,加强户权的问题说起。

对于古代任何一个王朝来说,宗权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不光皇帝们头疼,朝堂上那些大老们也都头疼。

然而比较操蛋的一点就在于,朝堂上的那些大老们往往是在当官的时候头疼宗权,一旦告老还乡了,他们自己也就成了宗权既得利益者。

正如那个谁说的,有背叛阶级的个人,但是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所以,宗权的问题就始终存在。

为了解决掉宗权的问题,朱劲松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强废宗法并且加强户权、加强个体私权的操作。

然而一番操作勐如虎,反馈回来的结果却很感人。

宗法确实是废掉了,毕竟是马上开国的皇帝,现在的大明还没有人敢跟朱劲松唱反调,但是在加强个体私权和户权的同意,民间开始对现行的大明律产生了疑问。

这事儿又要从江南某些被查封的小报说起。

因为朱劲松这些年一直都在玩了命的推广社学和扫盲,大明的识字率虽然依旧算不上是多高,但是随着识字的百姓越来越多,对于读物的需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某些乱七八糟的小报自然也就应用而生。

在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这些乱七八糟的小报自然也就拥有了一个野蛮生长的机会——在报纸上面指点江山那都算是轻的,胆子肥一些的甚至敢编造后宫的花边新闻,而且还编的有鼻子有眼像模像样。

对于这种乱七八糟的小报,各个地方的官府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抓人,封报。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朝廷能封掉一份小报两份小报,封掉十份八份的也没问题,但是是民间对于报纸或者说读物的需求就摆在那里,总是一个劲儿的靠封小报来解决问题也不是个长远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劲松就合计着与其不停的靠封停小报来解决问题,倒还不如学习某工信部和某文宣的作法,直接把报纸纳入到管控当中。

比如说允许民间开办报纸,但是谁开办的报纸谁负责,一旦上面出现了某些不合适的内容,官府会直接找到责任人。

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报纸发行之前增加一个审核环节,哪怕只是大概的审核,从而保证不在大方向上出问题。

搞到这一步的时候,一切还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报纸这个玩意的作用在于什么?

在于引导舆论,在于监督朝廷的施政得失,朱劲松也从来没有说过不允许报纸上面点评朝廷的对错。

但是吧,直到了施行阶段,原本挺好的一个事儿就变成了坏事儿。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那些被允许开办的报纸——到了朱劲松手里的报纸,有一份算一份,上面全是对朝廷各种歌功颂德的内容,至于针砭时弊的内容那是一篇都没有。

朱劲松本能的觉得不对劲——就连某位教员都有被批评的时候,朕一个程序猿转职成的网络写手就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再说了,就算朕是摸着毛熊、傻贼鹰和兔子过河,把所有能够规避的毛病全都规避了,可是这大明朝堂上下真就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比如说某个官老爷又贪了多少两银子从而被剥皮实草的消息,比如某个官老爷因为多纳了几房小妾从而丢官罢职之类的花边新闻,这些小报都不报道报道?

这他娘的不正常啊。

而在发现不对劲之后,朱劲松的第一反应就是又他娘的有人欺上瞒下。

针对这种情况,朱劲松自然也就毫不犹豫的把锦衣卫和东厂、天地会都给派了出去。

而锦衣卫和东厂、天地会汇报上来的消息也确实证明了很不对劲——从朱劲松和内阁发出去的要求是要对这些小报进行监管,而从礼部到布政使司一级的要求就变成了加强监管,等再到了各地州县之后,就已经从监管到加强监管变成了加强内容管制。

这种玩法直接把朱劲松都给惊呆了。

这种玩法,挺眼熟的哈?

属实是反向漂没了!

当然,这种反向漂没的问题倒也不是不能解决,毕竟各地官老爷们的官帽子都还掌握在吏部手里,想要拿掉某些不听话的、捣乱的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

再者说了,那些官老爷们就算不怕吏部,多少也会害怕朱劲松手里的枪杆子。

然后,这些小报上面就开始流行起了一个话题——大明进行现在动辄族诛、诛三族、诛九族、灭门、抄家以及全家流放的律条,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慢慢的,这个话题就从某些小报上面转移到了《大明报纸》上面,《大明报纸》上面也开始讨论起了这种律法到底合理还是合理的问题。

又他娘的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玩起了漂移!

虽说心里也早就有所准备,可是真遇到这种要不就漂没要不就漂移的情况,朱劲松也依旧感到蛋疼。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想要被诛九族或者灭门,又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的待遇?

说白了,有可能被诛三族、九族、灭门、抄家的,基本上就不可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起码也得是有一定江湖地位才行。

比如说官老爷们。

那些普普通通老百姓,就算是上赶着想要享受这种要命待遇,他们也没这个资格!

所以,朱劲松想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那些官老爷和乡贤士绅们指使某些文棍发表这样儿的文章,大明的百姓就愿意跟着附和这样儿的文章?

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苦哈哈的佃农,自家孩子还饿的哇哇哭呢,结果丫的煮了好不容易才从鸡屁股里面抠出来的两个鸡蛋,然后巴巴的给地主家的少爷送去了!

或者说,牛马担心屠夫。

虽说这些牛马以后都有机会成为屠夫吧,可你们这不是还没成为屠夫呢?

所以朱劲松就死活都想不通,到底是因为什么。

让朱劲松闹心的,其实还远不止类似于诸多小报以及百姓替官老爷们考虑私权等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更让朱劲松头疼的是大明下一步路该怎么走。

五小工业,这玩意对于朱劲松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或者说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以后呢?

随着大明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五小工业这种东西铺开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大,当每个县都有了各自完备的五小工业之后,重复建设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就随之而出现。

当然,类似于重复建设之类的问题还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工坊对于工人的需求量也随之而暴增。

事实上,不仅仅是各个地方都紧缺大量的工人,大明朝廷也同样有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工部扛把子宋玉成,那简直都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来用。

按照宋玉成的说法,那就是现在各个地方上的工地已经在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但是对于工人的需求,也依旧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左右。

如果再算上地方官府以及民间的那些工坊,大明对于工人的需求甚至达到了三千万左右的缺口。

当然,想要解决对于工人需求量暴增的问题其实也不算太难,比如说可以让一部分百姓脱离土地,全面向工人转职,又比如说还可以引入劳工,先用劳工顶上去。

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是各有利弊。

比如说引入劳工……算了,这种想法想想也就算了,真正落实下来却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劳工没有大明的户籍,也不受大明律的保护,虽然不能说一次性的消耗品吧,实际上也差不多,属于那种死了不用心疼也不用抚恤的消耗品。

这样儿的劳工,基本上都是用在开山修路等等需要拿命去填的工程上面的,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进入到正常的工坊里面去做工。

这就跟当年说是去傻贼鹰那边儿淘金但是最后却被卖猪仔去修铁路的华人劳工是一样的。

傻贼鹰能这么干,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当然也能这么干。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比如说让一部分百姓脱离土地——且不说百姓们是否愿意脱离土地,就算是百姓们可以一点儿意见都没有的脱离土地,那么这些脱离了土地的百姓的收入会不会变高?如果变高了,会不会吸引更多的百姓也想要脱离土地?

如果大量的百姓都选择脱离土地,粮食的产量是否还能够保证?大量因此而闲置下来的土地又该如何处理?是继续拿来分给其他百姓?还是给这些进入工坊做工的百姓保留下来?又或者用到其他地方去?

如果分给其他百姓,这些进入工坊做工的百姓未必会愿意。

如果继续给他们保留,那对于一直种地的百姓们来说还公平吗?

至于说用到其他地方……这就跟分给其他百姓差不多,那些进入工坊里做工的百姓也肯定不会愿意。

总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大明其实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大堆,让朱劲松这个大明的皇帝都头疼的想要砍人。

偏偏这些问题不解决还不行,毕竟都是关系到整个大明未来的问题,远不是倭奴在天竺那边儿招募几个劳工那种小问题能比的。

所以,朱劲松就很头疼。

不过,朱劲松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擅长把自己头疼的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去。

比如说面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反向漂没和漂移的问题,朱劲松就选择了把问题扔给礼部以及御史台、锦衣卫和都察院。

礼部该想办法出台新规定的就去想办法,御史台该查的查,锦衣卫该抓的抓,都察院该问的问。

又比如说各地都存在五小工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扔给内阁的一众大老们以及工部尚书宋玉成去头疼。

其他像什么宗权、私权、公权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扔给内阁跟刑部的一众大老们去头疼。

反正这些人都是拿着朝廷给的俸禄,这些问题也算是他们的份内之责,要是这些大老们解决不了问题,朱劲松也可以选择解决掉他们,然后换一批能解决问题的人上来。

唯独这个工人缺口问题,是扔给谁都没有用。

扔给户部尚书刘怀文?

正如刘怀文所言:就算臣是送子观音,给大明所有的已婚夫妇都送个孩子,他们也得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把一个孩子养大成人。

户部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各个地方上的户科以及各地的农会,到各地地方的城镇和农村去刷标语,比如多刷一些“日子怎么才能富?多生孩子多种树!”又或者“生了孩子养不起,朝廷帮你们养!”之类的标语,从而号召百姓们多生孩子多种树。

除此之外,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

反正就一句话,这个问题扔给谁都没办法解决,皇帝您老人家要是有能耐您就自个儿想办法,俺们都老老实实的听您老人家吩咐,绝无二话。

这就让朱劲松很不满意——朕要是有办法,朕还会想着把这问题都扔给你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御女天下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我为炉鼎 逍遥人生 武师的自我修养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重生:权势巅峰 重生之千金媚祸 重生:1977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官路沉沦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黑夜之后 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离婚后,禁欲前夫失控了 败给喜欢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陛下就是躺赢狗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苏定方演义 风雪战火 大漠群英传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大禹逍遥王爷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仙秦:祖龙觉醒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