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逍遥小贵婿 驿路星辰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盛唐日月 从山贼开始 前方高能 民国之文豪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魏宫廷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六十章 大明军队把三哥给揍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像兴平村和兴安村这样儿的能被称之为宗族势力吗?

很明显,不能。

真正的宗族势力,首先要有影响到官府的实力,而想要影响官府,要么就是族里有人在官府当官,要么就是以前有族人在官府做官而且地位不低,门生故旧满天下才行。

像兴平村和兴安村这种大部分都是同姓,再有个族长和几个族长的宗族势力,再怎么团结,再怎么声势洗大,也没有资格被称之为宗族势力,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肥羊,朝廷根本就不会担心这些人,这些人也闹不出什么大动静。

只有那些跟朝堂和地方官府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世家大族,才能称之为宗族,这些人才有对抗朝廷和官府的资本以及勇气,人们印象中或者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宗族,其实是跟在他们后面捡剩饭吃的。

说白了吧,宗族势力的诞生,通常都是某些跟着皇帝打过天下但是不够成为贵族的功臣,又或者是某些十年寒窗之后慢慢身居高位的大臣,这些人在朝堂上有地位和人脉,回到故乡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长此以往才慢慢形成的宗族势力。

而在中原堂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每一次的开国和亡国的过程,都是对一部分宗族势力进行洗牌的过程,有的在这个过程中黯然落幕,有的粉墨登场,还有的稳居幕后。

大明也是一样。

比如说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他也有族人,虽说他不可能让他的族人直接当上什么官员或者直接拥有什么,但是地方官府会不会看在曾诚的面子上照拂一二?

哪怕在不违反大明律的情况下稍微给那么一点儿照拂,都能省去普通人几十甚至十几年奋斗的时间。

归根到底,宗族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官场的存在,最大得益者也并不是什么土财主而是这些官场上的官老爷们,他们希望的是还乡以后还能有风光和权势,万一让皇权下了乡,这特么不是给自个儿找麻烦么!

这也正应了网上的那句屁话——“别人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万幸的是,农会以及锦衣卫、东厂、巡查御史和监察御史等多重交叉监管的存在,还有《大明日报》也能算得上是半个监管,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宗族势力的问题,但是多少也能遏制一二。

所以,朱劲松虽然想要解决掉宗族势力的问题,但是却不会借助地方官员尤其是封疆大吏的手来解决。

更重要的是,朱劲松想到的问题其实远比宗族问题更重要——兴平村和兴安村的周围有大量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上面种的并不是粮食,而是桑麻!

尤其是仔细回忆了路上所见过的那些农田后,朱劲松才惊讶的发现,十亩农田当中居然有七亩甚至八亩都是种的桑麻,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种植水稻或者麦子一类的粮食!

这很不正常——把酒话桑麻这句诗写的确实好,可是大量的农田都不种植粮食而是改种桑麻,这背后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大明现在距离工业化的社会水平还有相大当的距离,粮食也没有高产的杂交水稻或者高产小麦之类的,而是以普通的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

人多,粮食的产量不算太高,而种粮的地又大幅度减少,那粮食又该从哪儿来?

一想到大明年间的改稻为桑之事,朱劲松的脸色就先沉了下来,将柯志明喊过来之后吩咐道:“派人去调取卷宗,看看江南这几个布政使司当中,有多少百姓已经改稻为桑,还有那些官老爷们,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儿的角色。”

也实在是由不得朱劲松不担心。

山东、陕西和山西的土地,在经过几千年的开发耕种之后,早就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退化现象,耕种出来的粮食只能够保证百姓自家所需,甚至都无力供应京城。

京城的粮食,更多的就得依靠外部输入,比如辽东,江南,交趾等等产粮高的地区。

现在江南有一多半土地都种上了桑麻,这也就意味着江南一带的粮食产量肯定会下降,要是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那可是事关上亿的江南百姓!

但是等朱劲松从瑞金一路晃到了泉州,拿到了锦衣卫收集来的资料之后,朱劲松整个人却有些懵。

问题居然出在了朕的身上?

改稻为桑这事儿,最开始是浙江布政使在征求了户部的意见之后开始推行的。

浙江布政使的理由很简单——大明种粮食的地方多了去了,尤其是交趾布政使司和象林布政使司那边,更是一年能种三季稻,少一个浙江也不算什么,但是从浙江开始推行改稻为桑那就不一样了,最起码能试着让百姓先富起来不是?

后来户部跟内阁一合计,觉得这事儿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就先挑一个地方试行,成了固然最好,不成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然后,户部和内阁就把这事儿报给了朱劲松,而朱劲松也是点头同意了的。

在得到朱劲松和朝廷的允许之后,浙江布政使就挑了一个地方开始试行,并且从地方的财政里抽出来一部分钱粮,用来劝说百姓改稻为桑。

可是万万没想到啊,其他地方的百姓眼看着试点那里的百姓变得富裕了,一个个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凭啥他们能改,我们就不能改?

改!

收完了去年的粮以后,大量的百姓都选择了不再种植水稻和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而是选择了种桑。

更操蛋的是,这事儿是各个地方农会挑的头,等江苏布政使和广东布政使知道的时候,桑树苗都已经长的挺高,难道还能让百姓把桑苗全毁了改种粮食?

这可把江苏布政使和广东布政使给愁坏了,随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怎么解决问题——大量的百姓都改种了桑树,会不会影响到来年丝绸的价格不太好说,但是这粮食的缺口却是摆在眼前的。

要是再因为缺粮而闹出来什么乱子……

为了解决问题,江苏布政使和广东布政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交趾和缅甸、象林等地,打算直接从这几个地方大量采买粮食,经由海运运到这几个地方之后再让百姓钱购买。

这种情况多少有点儿操蛋——这几个布政使司的百姓都能通过种植桑麻赚钱,赚到的钱用来买粮食也绰绰有余,而海南几个布政使司的百姓也通过卖粮食赚到了钱,兜里也变得富裕起来。

里外里就没有谁亏钱,朝廷甚至可以多收到一些税。

这要是单纯的从治政角度来说,改稻为桑这事儿不仅没什么问题,反而能算得上是好事儿——

大明现在有三十多个布政使司,几个布政使司放弃种粮,全力往丝织方面使劲,本质上就跟草原那边几个布政使司光放牧而不耕种的情况差不多。

草原的牛羊不值钱,这几个布政使司的丝绸也不值钱,交趾的粮食同样也不值钱,但是草原的牛羊运到江南诸省可以换成丝绸,运到交趾可以换粮食,这就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发展到最后就是谁也离不开谁。

但是,这事儿也不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正所谓前面有车,后面有辙,当其他地方的百姓看到了这四个布政使司的百姓通过种桑麻赚钱,其他地方的百姓会怎么想?

如果有更多地方的百姓开始改稻为桑,那交趾的粮食还能不能供应的起?就算能,粮食的价格又会不会因此而一路高歌的上涨?

总之,改稻为桑的背后,绝对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

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朱劲松就再也没有晃悠的心情了。

而更让朱劲松没心情晃悠的事情还在后面。

五军都督府和鸿胪寺急报,大明右军都督府的军队从廓尔喀去干奥斯曼,但是在经过三哥的地盘时,现在还处于被英格兰殖民的三哥胆子长毛,竟然抢先对大明军队发起了攻击,理由是大明军队入侵了三哥家的地盘?

大明的军队哪儿能吃这种亏啊,当即就用最擅长的火炮洗地战术把三哥给揍了。

而好死不死的是,挨揍的这伙儿三哥当中有几个是英格兰的军官,而这几个英格兰的军官又没有搞清楚大明军队和大清军队的区别——这几个英格兰的军官合计着帮大明揍大清这也是应该的吧?

然后就特么乱套了。

英格兰的军队有火炮,大明的军队也同样不缺火炮,英格兰的军队敢玩排队枪毙战术,大明军队反手就用神机箭和手榴弹洗地的战术来教他们做人。

这一下可就把英格兰的军队给打懵逼了。

不是说大清的军队挺废物的?怎么这么能打?

直到英格兰的军队被揍的鼻青脸肿,派人找到大明的军队请求和谈之后,英格兰军队才发现自己是被大明的军队给揍了,大明的军队也才发现自己揍的是英格兰的军队。

而这个时候,也恰好到了一年一度的小破锅大会,乔治三世也差不多该到大明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事儿该怎么办?

要是按照鸿胪寺那边的说法,当然是把责任全甩到三哥的身上,毕竟是三哥先发起的攻击,大明军队属于被迫还击,怎么看都不是大明军队的责任。

当然,揍了揍完了,这事儿差不多也该过去了,毕竟还要去揍奥斯曼,不宜分心——总之就是这事儿以后再说,先别急。

但是五军都督府不这么认为。

在五军都督府想来,正所谓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在揍奥斯曼之前有个开胃菜似乎也挺不错的?

搂草打兔子嘛,多揍一个三哥跟英格兰也不耽搁啥事儿,就是你们鸿胪寺得给力一点儿,争取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责任全推到三哥跟英格兰那边儿才行。

然后五军都督府就跟鸿胪寺吵起来了,鸿胪寺指责五军都督府光知道打打杀杀的,万一把三哥那边儿给打烂了,回头不还得大明来收拾烂摊子?人家户部刘老抠能舍得拿钱出来?

五军都督府也指责鸿胪寺太怂,明明就是多砸几轮炮弹的事儿,顺手还能把大唐故土给收回来——王玄策干掉了印度,就相当于是大唐干掉了印度,那这里当然就是大唐故地,难道不应该收回来?

现在,官司打到了朱劲松这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恰似寒光遇骄阳 赵氏嫡女 背剑之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三体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渔港春夜 陛下不可以! 黑铁之堡 猎艳谱群芳 雪中悍刀行 男欢女爱 重生之丧尸时代 末日乐园 铁骨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大禹逍遥王爷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堪破三千世相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国舅凶猛 我去明末救义士 请摄政王赴死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