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首页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一万年前争霸 驿路星辰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 狂妃很彪悍 我岳父是李世民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抗战之烽火 百炼飞升录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全文阅读 - 我成了大明勋戚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1章 抗旨不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着大公子朱仪的话语,沉忆辰跟朱勇两人都流露出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忠国公石亨注定会走上迎立外藩的道路,看来他还是遵循了最初的决定,选择了襄王朱瞻墡一脉来继承大统。

“无妨,我刚才与向北已经商议过,用托孤大臣的名额来交换忠国公石亨对于皇子朱见清的支持。”

成国公朱勇澹澹的回了一句,他的这一步棋确实起到了料敌先机的效果,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满足石亨的膨胀野心,以及稳住皇权交替的动荡,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公子朱仪听到父亲的回答,以他的聪明才智立马就能揣摩出来背后的利弊得失,点了点头道:“石亨迎立外藩的目标,无非就是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势掌控朝野,托孤大臣的身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可以作为缓兵之计。”

对于儿子能如此迅速的理解自己意图,成国公朱勇脸上的神情很满意,然后补充道:“不错,但刚柔并济除了柔的一面还不够,还得有刚的一面让石亨意识到拒绝将会付出的代价。”

“仪儿,通知三千营中的都督陶瑾、武进伯朱瑛,让他们提前做好战备。另外送一封本公的书信给漠南蒙古的定襄伯郭登,让他配合辽东都司兵马给宣大边军施压,使石亨明白大明九边不是他一家独大。“

“双管齐下,石亨不服也得服!”

说到最后,朱勇一股澎湃的气势迸发,宛如一头压抑许久的勐虎。

随着沉忆辰攻下漠南蒙古,大明整个战线全面北压后,曾经最为重要的宣大防线,就已经不再是重兵云集。相反紫荆关、山海关、辽东军跟定襄伯郭登统帅的漠南蒙古兵团,才是明朝规模最大的边军集团。

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得有雷霆万钧之势,成国公朱勇只是退了,不是死了,他在勋戚跟五军都督府中的影响力,远远不是石亨这样的新贵能比拟。

隐藏的调兵手段使用出来,彰显出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兵强马壮!

一夜过去,时间来到了景泰三年八月十五日,本来应该是中秋团聚的节日,朝中阁部大臣却齐聚在文渊阁议事,原因在于内阁收到了皇帝下发的几封诏书,首辅陈循紧急邀请大九卿共同廷议。

这几封诏书就是沉忆辰与朱祁玉对话的内容,不过任命托孤大臣那一封却被留中不发,因为此刻沉忆辰已经来到了乾清宫面圣,正在与景泰帝朱祁玉商议最终人选。

皇帝诏书中关于恢复建文皇帝尊号,释放“建庶人”跟“吴庶人”,废除妃嫔殉葬以及平反开国功臣跟靖难忠臣等等内容,并没有引发大九卿的过多议论,几乎是非常顺利的就得以通过,还赢得了一致好评。

另外为宣宗章皇帝的元配胡皇后恢复尊号,修造陵寝,并且尊为嫡母的诏书,经历短暂的质疑后也是得以通过。

毕竟胡皇后无过被废,当年就有违礼法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朝中文官集团之前反对景泰帝废后易储,现在总不可能打自己脸又反对恢复胡皇后尊号吧,那样就双标的有些过于明显。

加之当年皇太后孙氏后宫干政的举动,以及还打算调兵镇压叩阙敲登闻鼓的文人士子,引发了文官集团的诸多不满抗议,自己把名声跟口碑搞臭了。

哪怕阁部大九卿心知肚明景泰帝朱祁玉突然恢复胡皇后尊号,是为了从法理上面限制孙太后,依旧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亦或者敢于站出来为她争权。

敌人的敌人,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能成为朋友。

不过过继皇侄朱见清为嗣子,并且册封为皇太子的这一封诏书,直接在阁部大九卿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就是为什么陈循要召集内阁廷议的原因,他非常清楚此事的影响力,绝非自己这个首辅可以单独票拟的范畴。

“荒唐,《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立嫡立长,要是无子则兄终弟及,太上皇身为宣宗章皇帝嫡子一脉,尚有两子传承帝脉,何需过继嗣子?”

吏部尚书王直当即站了出来表明反对,他身为文官排名第一的天官,平常时候秉性懦弱畏缩在礼部尚书胡濙之后。如今景泰帝朱祁玉断后绝嗣,并且摆明了没有几天好活了,得罪冒犯这种君王不用担忧任何后果。

此时不站出来表态,更待何时?

见到王直罕见的强硬姿态,在场阁部大九卿神情各异,不过把朱元章的《皇明祖训》给搬了出来,就等于有了“祖制”背书,一般人还真不好反驳。

不过事态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什么礼法的问题,早就升级到了从龙之功的争权夺势。

身为景泰帝朱祁玉嫡系的兵部尚书仪铭,当即就站了出来反驳道:“先不说前段时日《宗藩条例》的通过,就已经更改了祖宗之法,实在要论帝系传承符合《皇明祖训》,那当年太宗皇帝靖难,是称得上立嫡立长,还是对的上兄终弟及这条?”

此话一出,让在场的大九卿重臣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个靠着潜邸旧臣身份“鸡犬升天”的老家伙还真敢说,直接质疑起来了太宗皇帝朱棣。

确实要完全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就直接否定了奉天靖难的合法性,顺带朱棣这一脉全部篡位叛贼。

“仪尚书,有些话语还是慎言为好。”

看不下去的刑部尚书俞士悦,出言提醒了一句,仪铭这番话有些过于“大逆不道”了。

然后他转而道:“就算不讨论什么祖宗之法,自古也没有大宗过继到小宗的先例,怎能让太上皇之子过继给当今陛下?”

“另外沂王当初无过被废,本身就于礼法不合,现如今既然皇位要归还到太上皇一脉,为何不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硬生生人为弄出一个兄弟夺嫡?”

俞士悦这番话语掷地有声,确实景泰帝朱祁玉这番操作,有着太多违背儒家礼法的地方。

明英宗朱祁镇一脉是嫡子并且是大宗,皇位按照正常的传位顺序,本就应该属于沂王朱见深的,这其中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

强行过继皇次子朱见清,不仅仅是小宗夺了大宗的法统,还让次子夺了长子的皇位,完全就是颠覆了纲理伦常。俞士悦身为刑部尚书,长久与刑罚律令打交道,这种事情发生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司寇言之有理,本官附议!”

都御使杨善当即站了出来表明支持,他可是明英宗朱祁镇一脉的铁党,本来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迎回太上皇,即将要走向青云之路。

结果被沉忆辰搞出一个南宫弑君,斩断了他仕途向上升迁的途径。加之以往为了升官杨善不择手段,官场的名声简直奇差无比,很多人看他就跟看小人差不多。

如今他只有扳倒景泰帝朱祁玉这一系,才有翻身崛起的可能。

不仅仅是都御使杨善站了出来,工部尚书石璞同样说道:“过继太上皇次子为储君,除了有违伦序外,还有就是上皇次子朱见清年仅两岁,时局动荡之际让幼主登基,实非家国百姓之福!”

“没错,本官认同。”

通政司通政使大声附和了一句,然后补充道:“皇太子薨逝那夜的兵荒马乱,想必诸位大臣没有那么快忘记,幼主登基就意味着要有托孤辅政大臣的存在。”

“就目前这种情形,要是石亨跟沉忆辰其一,亦或者双双担任,谁还能阻止他们大权独揽?”

论起来通政使在大九卿的排名中相当开口,仅高于大理寺卿,正常情况下这种廷议就是走个过场,是轮不到他来表态抉择的。

这次之所以会“挺身而出”,就在于沉忆辰的“党羽”萧彝已经做到了右通政一职,给通政使带来了极大的危机感,很快沉忆辰掌控大权后就会让萧彝给取而代之。

毕竟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锦衣卫指挥使赵鸿杰,就是一步步升迁上来取代了前任指挥使卢忠,谁想要步其后尘?

通政使的这番话语,触及到了矛盾核心,那就是权力分配问题。让太上皇次子朱见清顺利过继,就意味着石亨跟沉忆辰这两个景泰帝的嫡系,必然会成为托孤大臣掌控朝堂。

以这两人身上那种武官的“独断专行”作风,文官集团大概率会被强硬打压,未来众人在朝堂上都没有了话语权。

此言一出,让景泰帝嫡系中的何文渊、王一宁等,本来还想要反驳争论的重臣,瞬间话到嘴边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他们身上同样打着文官的烙印,就算顺利让太上皇次子朱见清顺利继位,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最终新君会倚仗依赖的还是托孤大臣,自己等人会慢慢成为边缘人物。

加之无论是何文渊,还是王一宁或者仪铭,他们跟沉忆辰之间实际上并不是一路人,更别说石亨了。就算帮了他们两个,最终还是志不同道不合,还让自己站在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两头不讨好。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别说朝堂中的结党营私了。只要景泰帝朱祁玉咽下最后一口气,大明的天下就没有什么先帝一系存在,明哲保身已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看着局势已经朝着一边倒的方向发展,内阁首辅陈循此时站了出来说道:“既然诸位同僚心中已经有了决断,那就按照各自选择进行表决吧。”

到了这一刻,之前始终没有说话的礼部尚书胡濙,带了个头道:“礼部掌管礼法仪制,小宗过继大宗,并且次子越过长子即位于礼法不合,本官表示反对。”

礼部尚书胡濙就是文官的首领,他的态度几乎就等同于整个文官集团的表态。只见他话音落下之后,吏部、刑部、工部等四部尚书出言附议。

另外阁臣杨鸿泽、贺平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同样赞同。

不算内阁的投票,大九卿中的九票胡濙拿到了七票,就算剩下来沉默以对的大臣们通通表达反对,都已经无法改变既定结果了。

当然该走的投票流程还是走,内阁首辅陈循继续开口道:“谁赞同陛下过继太上皇次子的诏书。”

“本阁部赞同!”

没有丝毫的犹豫,商辂第一时间就举手表明态度。

其实沉忆辰并没有让商辂卷入过继一事中来,因为他知道商辂目前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不如让对方踏踏实实把精力放到为百姓多做几件实事上面。

但商辂却在心中坚信,沉忆辰如果成为托孤大臣,他将会开创一个属于大明的太平盛世,这就是自己必须支持的理由。

“本阁部赞同。”

紧随商辂其后的是阁臣高谷,他答应过恩师杨溥助沉忆辰权倾朝野,可能时间点就在今日!

“本官赞同。”

除了商辂跟高谷,文渊阁内十几名阁部大臣,就只剩下仪铭站在了景泰帝朱祁玉这边。

原因无他,仪铭是在郕王府看着朱祁玉长大,又被景泰帝从南京空降到京师位极人臣的官衔上。

士为知己者死,这份恩情仪铭必须要报答。

除了三人举手赞成外,诸如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年富、都御使王文,何文渊、王一宁等人全部选择了弃权。

于谦是不想卷入这些是是非非,户部尚书年富是秉持成国公朱勇的恩情,至于都御使王文,他选择了站在了忠国公石亨的一方去迎立外藩。

阁部大九卿的廷议走到了这一步,结果已经呼之欲出了,内阁首辅陈循此刻表达了自己的选择:“本阁部同样反对陛下过继一事,按照礼法当由沂王复立太子之位,这封诏书内阁将拒绝遵旨票拟,驳正封还回司礼监。”

此言一出,令在场阁部重臣一片哗然,陈循居然直接动用了内阁的封驳权,把皇帝诏书废为中旨。

但问题陈循可是景泰帝朱祁玉一手提拔的心腹,做出这样的事情着实有些不顾皇恩,看来绝嗣的皇帝真就如同一艘缓缓下沉的扁舟,没有人会愿意共同沉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网游之修罗传说 剑卒过河 赵氏嫡女 穿越1942有空间 乙木修仙录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贞观大闲人 春满香夏 林岚秦小雅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校花的贴身高手 重生之丧尸时代 御兽从零分开始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陛下不可以! 曼陀罗妖精 官榜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明骑 剑道乾坤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锦衣黑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平民乱闯三国 锦医卫 万域之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锦衣为王 
最近更新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汉节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白话三国志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 小强逆袭记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我在元末当霸王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 我成了大明勋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